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采用极泉穴合刺疗法与临床常用肩三针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各60多例对照研究,并应用统一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对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及见效快慢上均优于对照组,这为针灸治疗中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极泉穴合刺(亦称合谷刺)疗法与临床常用肩三针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各60多例对照研究。并应用统一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对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及见效快慢上均优于对照组。这为针灸治疗中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庆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4):53-54
目的:观察推拿合针刺升提穴、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配合针刺常规穴位,治疗组配合针刺升提穴和肩痛穴。每周3次,12次后评定各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24,6,8,12,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分别为25,16,5,4,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刺升提、肩痛穴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取穴少、易于掌握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7.
针刺配合功能锻炼治肩周炎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妙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Z1)
为观察针刺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情况,将11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刺配合功能锻炼组76例,单纯针刺组38例。治疗结果:针刺配合功能锻炼组的临床有效率达97.36%,优于单纯针刺组(81.5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9,P<0.05)。结果表明,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阿是穴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阿是穴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评分变化。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P0.05)。结论:针刺阿是穴结合耳穴压豆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较常规针刺疗效优。 相似文献
9.
呃逆是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控。影响患者的呼吸、睡眠及咀嚼功能,严重影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笔者于2010年3月-2010年9月跟随导师采用针刺配合耳针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呃逆4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仲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0(2):66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50岁左右患者多见,又称"五十肩".笔者近年来针刺"肩痛穴"治疗本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予宁神穴、于氏头穴丛刺分区额区、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公孙、涌泉、心俞、肝俞。耳穴: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肝区。对照组予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2组患者睡眠时间均比治疗前延长(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项目简介
肩周炎主要病理变化是充血、渗出、水肿或局部组织粘连等变化。针灸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现将“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56例镇痛效果观察董建勇针灸系赵晓薇附属医院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治疗三间穴镇痛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0—49岁19例,50—59岁30例,60—69岁4例,69岁以上3例。肩周炎合并糖尿病者3例。... 相似文献
14.
15.
推拿配合电针刺双穴治疗肩周炎(100091)国家安全部机关医院李会新,张志焕自1993年12月~1995年8月,我们采用推拿与电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肩周炎4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34例,女15例,均为门诊治疗。年龄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近端取穴配合经外奇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近端取三间穴及局部穴位,经外奇穴取中平穴,中平穴用毫针直刺,左肩取右侧穴,右肩取左侧穴,双肩则针刺双侧穴。结果:本组85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痊愈75例,占88.2%,好转10例,占11.8%,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运用近端取穴配合经外奇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治愈后患者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 ,是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由于患者年龄多在5 0岁左右 ,又称“五十肩”。1 .一般资料本组 5 8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的 42岁 ,最大的 5 5岁 ,平均年龄 48岁 ,发病年龄集中在 46~ 5 2岁之间 ,病程最短的 1周 ,最长的半年 ,经X线拍片和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病变而确诊为肩周炎 ,且多数经中西药物内服、外敷效果不佳者 ,其中伴肩关节活动障碍的 1 6例。2 .治疗方法( 1 )取穴 :条口穴透承山穴。取双侧 ,病人采取坐位 ,两腿屈成直角 ,用 4寸毫针刺入条口 ,徐徐向承山 ,频频捻转 ,在得气… 相似文献
18.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呃",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特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忍,甚者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呃逆可单独发生亦可续发于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恶性肿瘤是容易引起呃逆的一个主要疾病.其原因多由肿瘤压迫或肿瘤局部浸润,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另外癌症中晚期患者因长期饮食减少,同时接受手术或放化疗,身体虚弱,胃气衰竭,脏腑阴阳俱损,气机运化失常,发生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此病属中医学痹症的范围,一般被称为漏肩风或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三邪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的一种较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夜间加重,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属于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该病系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肩痛穴配合温针灸治疗本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