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健康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HbA1c正常组(44例,HbA1c≤6.5%)和HbA1c升高组(58例,HbA1c6.5%),检测各组患者的baPWV及血脂、血糖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1.82±0.2)mg/L比(2.7±0.1)mg/L比(3.5±0.1)mg/L]均显著升高,baPWV[(1412±95)cm/s比(1755±72)cm/s比(2040±105)cm/s]显著增加(P均0.05),且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和baPWV显著高于HbA1c正常组(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理想者的,积极控制患者血糖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姜涛  宋秀霞 《山东医药》2010,50(8):71-7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将2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HbA1c〈9.0%组(106例)和≥9.0%组(98例),每组依据血糖变异系数(CV)将患者再分为两亚组:血糖平稳A亚组(CV〈0.29)和血糖波动B亚组(CVI〉0.29)。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含量(mALB),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bA1c〈9.0%和〉/9.0%两组中,B亚组UAER及DN发病率均高于A亚组(P〈0.01),且在HbA1c≥9.0%组中DN发病率增高更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与DN发病具有相关性,且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林鹏  杨乃龙  陈红 《山东医药》2006,46(25):35-36
对26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取多次多成分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中检测其五点血糖,五点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的胰岛素量为终剂量,分析睡前胰岛素(NPH)终剂量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检测其中119例患者治疗前五点血糖,分析HbA1c与五点血糖的关系。结果HbA1c〉9.3g/L时,其与NPH终剂量明显相关(r=0.635,P〈0.01);治疗前五点血糖的总平均值与HbA1c的相关性最好,其次为空腹血糖。认为HbA1c水平对NPH终剂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指导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段玉敏  王宾  王尚农 《山东医药》2010,50(25):68-6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与骨钙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男性和100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影像学和生物化学指标检查。以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动脉内膜厚度(IMT)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结果骨钙素与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禁食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呈负相关(P〈0.05),与男性患者的脂肪百分比、baPWV和IMT呈负相关(P〈0.05)。骨钙素与绝经后女性的总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经对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 c进行调整后,骨钙素在男性中仍与baPWV和IMT显著相关。结论血清骨钙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脂联素、脂肪量和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相关;骨钙素不仅是重要的骨代谢指标,而且是糖和脂肪代谢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玫玫  赵秀娥 《山东医药》2007,47(27):156-157
测定68例空腹血糖(FPG)〈6.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7%就诊者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研究HbA1c对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价值。发现IGT患者(2hPG≥7.8mmol/L)与血糖正常者(2hPG〈7.8mmol/L)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HbA1c对IGT的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正常组、升高组,各63例。检测两组心功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正常组无病变、单支病变和三支病变例数,与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支病变HbA1c患者异常率要远远大于其他3组,总体趋势为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无病变。心功能不正常时,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也会相应的增高。结论心功能和HbA1c相关性明显,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用药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我院门诊就诊的57例糖尿病人,既往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即空腹血糖〉7.0mm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加用可溶性膳食纤维(SPF)治疗,同时每日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8周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上述各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餐后2小时血糖、HbA1c下降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P〈0.05)。结论:SDF与降糖药合用,对糖尿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及HbA1c有明显协同治疗作用,在用药期间,除少数患者腹部轻度胀气,肛门排气较多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雁  李融 《山东医药》2010,50(45):52-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动态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测定HbA1c,按HbA1c水平高低依次分为A、B、C组,分析动态血糖及动态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平均血糖、空腹、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血糖平均值、SDBG与HbA1c均呈正相关(r=0.746、0.731、0.550、0.543、0.475、0.658,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动态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测量健康体检首次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名)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脉搏波速度;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154.3±9.1)mmHg]、舒张压[(103.1±6.9)mmHg]和脉搏波速度[(1989.6+198.7)cm/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8.5±13.6)mmHg、(68.3±8.9)mmHg和(1226.3±172.6)cm/s](P〈0.05);总胆固醇(4.98±0.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0.58)mmol/L]和血糖[(5.02±0.45)mmol/L]与对照组[(4.87±0.26)mmol/L、(3.09±0.69)mmol/L和(4.98±0.97)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154.3±9.1)mmHg比(121.6±10.4)mmHg]、舒张压[(103.1±6.9)mmHg比(68.3±7.5)mmHg]和脉搏波速度[(1989.6+198.7)cm/s比(1412.5±181.7)cm/s)]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不同HbA1c水平T2DM患者的血糖特点。方法将178例T2DM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3个组,通过CGMS进行血糖监测。结果各组HbA1C与全天平均血糖值(24hMBG)均有相关性(P〈0.05),与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无相关性。HbAlc≤7.5%时,餐后血糖与之相关性较好(P〈0.05)。HbA1c〉7.5%时,与三餐前血糖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HbA1c代表血糖的整体水平,但不能反映血糖的稳定性,而CGMS可反映血糖的波动规律。HbA1c和CGMS联合应用更加有利于血糖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分析治疗方法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年龄、病程、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留取血标本检测HbA1c。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达标组(HbA1c〈6.5%)和未达标组(HbA1c≥6.5%);根据降糖治疗情况分为胰岛素(Ins)组、胰岛素联用口服降糖药(Ins+OA)组、口服降糖药(OA)组、生活方式干预(LS)组。结果入选T2DM患者2966例,年龄(56.4±11.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3±5.7)年,HbA1c值(7.2±1.6)%,HbA1c≥6.5%的患者占59.8%。(1)平均病程Ins组[(7.6±6.5)年]与Ins+OA组[(8.2±6.2)年]均高于OA组C(5.3±5.0)年](P〈0.01)。HbA1c均值及未达标比例Ins组[(7.4±1.6)%,未达标比例65.9%]与Ins+OA组[(7.5±1.5)%,未达标比例77.9%]均高于OA组[(7.0±1.6)%,未达标比例52.4%](P〈0.01)。(2)HbA1c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病程分别为(4.8±4.9)年和(7.3±6.1)年(P〈0.01),两组中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者分别占11.5%和27.2%(P〈0.01),单用胰岛素治疗者分别占17.0%和22.1%(P〈0.01)。结论江苏省T2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比3年前全国调查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HbA1c水平没有达到IDF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HbA1c均值及不达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表明由于病程延长及口服降糖药用药失效导致病情恶化后,再选择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探讨AASI作为评价动脉弹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67例和高血压患者148例,分别按年龄和血压分级标准分组,进行PWV测量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动态舒张压与动态收缩压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回归斜率,AASI定义为1减去该斜率,对AASI与PWV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两组的PWV和AASI值逐渐升高(P0.05~0.01),两组女性AASI明显高于男性[健康对照组(0.55±0.18)∶(0.48±0.15),高血压组(0.61±0.16)∶(0.55±0.17),P均0.01]。PWV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高血压组PWV、AASI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并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PWV、AASI逐渐升高(P0.05~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AASI与年龄、体重指数、24h平均收缩压、24h脉压、PWV呈正相关(r=0.106~0.573,P0.05~0.001),与24h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其中以PWV相关性最显著(r=0.573,P0.001)。结论:年龄、血压、脉压和PWV都与AASI呈正相关;AASI作为评价动脉弹性指标,可能比测量血压更能准确反映血管功能状态,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血糖状态及降血糖治疗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25例无明确并发症和合并症的T2DM患者,分别测定FPG、2hPG、血脂、血浆Hcy。其中病程3个月内患者43例,进行药物等综合降血糖治疗3个月后再检测以上指标。统计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及随访前后糖脂指标变化和Hcy的关系。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血浆Hcy水平较血糖控制差的显著降低(14.10±3.92vs15.44±4.28,P〈0.05);新诊断的患者治疗后血浆Hey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4.18±4-2.26vs15.25±2.41,P〈0.01),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血浆Hcy水平仍较正常人偏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主要与FPG和HbA1c正相关(分别r=0.193,0.274,P〈O.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升高,良好控制血糖,可以降低血浆Hcy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冠脉侧支循环的关系,并与非糖尿病患者作比较。方法:入选连续434例稳定型心绞痛伴1支或以上冠脉完全阻塞的患者,其中糖尿病组317例,非糖尿病组117例。检测空腹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用Rentrop计分法评估阻塞远端来自对侧冠脉提供的侧支循环情况(Rentrop 0或1分为侧支循环不佳,2或3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结果:在总的437例患者中,侧支循环不佳患者的GA[(20.9±6.3)%对(18.6±5.5)%,P〈0.001]和HbA1c[(6.9±1.0)%对(6.7±1.1)%,P〈0.05]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患者。糖尿病组中,侧支循环不佳患者(118例)较侧支循环良好者(199例)血清GA水平明显增高,为(21.2±6.5)%对(18.7±5.6)%,P〈0.001;但HbA1c水平相似,为(7.0±1.1)%对(6.8±1.3)%,P=0.27。GA与Rentrop计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P〈0.001),但HbA1c与其无关(r=-0.10,P=0.09)。在预测冠脉侧支循环不佳方面,GA的曲线下面积较HbA1c明显增大(0.64对0.58)。在非糖尿病组,GA和HbA1c水平与冠脉侧支循环状态无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女性、非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减退是预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脉侧支循环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校正混杂因素后,GA〉18.3%仍然较HbA1c〉7%更为敏感地预测糖尿病患者冠脉侧支循环不佳。结论:血清GA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93例老年MS患者和118例体检正常老年人进行PWV检测,并检测血压、腹部脂肪比率、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 MS组动脉弹性指标PWV平均值为(13.82±2.46)m/s,显著高于对照组(11.41±1.87)m/s(P〈0.05);MS组中收缩压、脉压、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腹部脂肪比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中舒张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收缩压、脉压、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腹部脂肪比率呈独立正相关,对MS高危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高血压患者78例,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量血压、体重指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脂、血糖、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行颈部血管B超检查,比较3组间上述临床生化指标及颈动脉血管B超检查结果;同时根据HbA1C水平,9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被分成两组,进一步比较颈动脉血管B超检查结果。结果:①血清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76±4.83)mg/L及高血压组(2.21±3.73)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8±2.85)mg/L,P0.05];②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80.00%:62.82%:40.00%,P均0.001);③HbA1C≥6.5%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A1C6.5%组的(86.21%:68.75%,P0.05)。结论:糖尿病及高血压均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HbA1C≥6.5%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更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诊断动脉硬化,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SDTM)模式对T2DM患者血糖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2005-2010年进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门诊SDTM管理的2581例T2DM患者基线状况。比较其中865例有6个月以上随访记录的患者,记录管理前后HbA1C和FBG的变化,并按不同HbA1c基线水平(〈6.5%,6.5%~7.4%,7.5%~8.4%,8.5%~9.4%及≥9.5%)分组,比较血糖变化。同时按不同起始降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析治疗前后药物使用的变化。结果管理后HbA1C和FBG分别降至(6.75±1.20)%和(6.64±1.39)mmol/L(P〈0.01)。HbA1c≥9.5%组(n=157)降至(7.52±1.54)%,改善患者比例达88%。胰岛素使用比例升至34%(P〈0.05),且胰岛素组HbA1C下降幅度最大,约0.94%(P〈0.01)。结论SDTM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8.
肱动脉袖带血压与中心动脉血压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肱动脉袖带血压与中心动脉血压的差异性,并探讨两者间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及机制。方法:选择住院行诊断性冠脉造影患者128例,平均(60.87±9.36).岁。术前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容量顺应性(C1),振荡顺应性(C2),术中记录升主动脉压力(中心动脉血压,CAP),并同步测量肱动脉袖带血压。结果:(1)根据中心动脉与肱动脉袖带收缩压(SBP)差异程度分为3组:相符组(两者相差≤4mmHg)21例(16.40%),高估组(后者高于前者,差值〉4mmHg)14例(10.94%),低估组(后者低于前者,差值〉4mmHg)93例(72.66%);(2)低估组人群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多,多为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较多(P〈0.05);(3)低估组PWV明显增快(P〈0.05);(4)低估组C2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老年人肱动脉袖带血压大多数低于中心动脉压,中心动脉硬化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14例冠脉造影阳性的心绞痛患者为冠心病组,5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心绞痛类型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5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64例);又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和三支病变组(64例),并计算冠脉病变积分。测定各组患者hs-CRP和PWV,并将其分别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hs-CRP和PWV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UAP组的hs-CRP和PWV均显著高于SAP组[(6.86±1.36)mg/L:(3.75±1.03)mg/L,(11.59±1.32)m/s:(9.60±1.75)m/s,P均0.05];双支病变组的hs-CRP和PWV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升高[(5.32±1.17)mg/L:(3.05±0.95)mg/L,(10.51±1.23)m/s:(9.84±1.62)m/s,P均0.05],三支病变组的hs-CRP和PWV较双支病变组明显升高[(7.21±1.13)mg/L:(5.32±1.17)mg/L,(11.30±2.65)m/s:(10.51±1.23)m/s,P均0.05]。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56,0.32,P均0.01);PWV与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29,0.37,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PWV对诊断冠心病、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T2DM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患者不同HbA1c水平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取T2DM合并HBLC患者65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及血糖控制欠佳组,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IL-8、IL-10、干扰素γ(INF-γ)及TNF-α水平. 结果 血糖控制良好组血清细胞因子IL-2、TNF-α[(42.7±20.5)pg/ml、(30.5±20.2)ng/ml]低于血糖控制欠佳组[(58.2±23.8)pg/ml、(43.5±33.7)ng/ml],血糖控制良好组IL-4、IL 6、IL-8水平[(3.2±1.1)、(7.1±3.7)、(58.3±50.8)pg/ml]高于血糖控制欠佳组[(1.1±0.5)、(3.0±1.3)、(35.5±17.6)pg/ml,P<0.05].血清IL-8、INF-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2DM合并HBLC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对比血糖控制欠佳组辅助性T细胞1和2(Th1/Th2)细胞因子差异明显,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