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野与X线照射野一致性检测尺是一种射线的照射野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单元、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其原理是采用线阵X线传感器检测,经单片机处理后由对称线阵LED发光组件显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检测装置可实时检测与显示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放射诊断相当程度上受益于高科技设备,电子和计算机的进步,这些进展仅极小地影响传统X线成像,新概念和新术语,诸如计算机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已经形成,这些潜在的新的处理方法。可使医学成像采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和计算机改进放射诊断的能力,计算机X线摄影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可有效地减少X线摄影的失败,并提供了一个更这解剖境以帮助放射医师显示图像。此能改善靶点的清晰度和定性有关设备的知识对  相似文献   

3.
以往颈椎X线检查采用常规正、侧、斜位摄片检查,因其自身弱点及操作者人为因素,使得受检部位“盲区”存在和“假阳性”出现。有鉴于此,我们提出“透视下动态观察加适时点片法”这一改良方法,临床应用47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X线遥控床射频消融术治疗PSV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百鸣  黄洪章 《浙江医学》1996,18(3):170-17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公认经支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能安全、有效地根治PSVT。我们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用普通遥控X线机开展RFCA治疗PSVT38例,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种能使医务人员免受放射线辐射的医用X线机遥控装置和能提高诊断准确率的X线机摇蓝床装置,已由空军上海第一医院研制成功。目前这两项装置已配置在匈牙利EDR-750型X线机上应用。这项成果已通过鉴定。军内外专家们认为,这两项装置填补了我国X线机研究空白,属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外同类装置功能相仿,可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X-YK型医用X线机遥控装置设有控制台和监视器,具有遥控机器荧光屏做上、下、左、右、前、后移动,胃肠压迫器进  相似文献   

6.
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患的痛苦,又能较好地配合临床医师为患及时诊治提供可靠的医疗依据,我们采用了移动式床旁摄影X线机,为患施行床旁摄影。为了提高摄影质量,我们对某些部位加用了滤线栅,应用数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38-439
目的认识输尿管囊肿的X线表现。方法对5例输尿管囊肿进行X线平片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结果排泄性尿路造影可清楚地显示输尿管囊肿较典型的X线表现,可以明确本症的诊断。结论排泄性尿路造影是输尿管囊肿较可靠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153例成釉细胞瘤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釉细胞瘤的X线特点。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有完整X线资料的153例成釉细胞瘤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结果①本组包含一般型成釉细胞瘤96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57例;有多房型X线影像82例(53.59%),单房型X线影像71例(46.41%);②本组一般型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为单房型35例(36.46%),多房型61例(63.54%)。本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为单房型36例(63.16%);多房型21例(36.84%);两种组织类型中单房型和多房型X线表现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本组有滤泡型成釉细胞瘤13例,其中X线表现为蜂窝型7例(53.85%);非滤泡型一般型成釉细胞瘤83例,X线表现为蜂窝型5例(6.02%)。二组中蜂窝型X线表现所占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单房型影像,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多房型影像,蜂窝型影像多见于滤泡型成釉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本文对6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进行了体检,并拍摄了肩胛骨正位片及改良法胸部前后位片。结果显示:患侧肩背部酸痛并胸廓畸形或肩背部肿块是多数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患侧肩胛骨形态、位置异常,肩胛骨上下角呈肿块样凸出,患侧上肢外展、上举活动受限是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本症确诊依靠X线检查,改良法胸部前后位片可进行双侧肩胛骨对比,以显示高位肩胛骨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异常。结论:本症并不罕见,诊断不难,其发现取决于系统的全身检查及对该病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的X线设备临床应用情况及防护情况.方法 对某区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X线对环境、对人是否有影响、X线检查的阳性率、X线检查单是否规范、防护措施是否合格等,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发出问卷调查表1500份,收回1270份,占85%.认为X线对人无影响者占33.78%(429/1270),对环境无影响者占52.99%(673/1270),透视阳性率27.92%(369/1680),摄片阳性率47.22%(458/970),X线申请单合格率67.13%(3000/2014).结论 患者和医务人员对X线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防护意识,X线检查阳性率低,X线检查单书写不规范,这些问题不应忽视.建议分别针对原因进行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DFW-10BX光机点片升降系统、诊床起倒系统易出故障.本文对点片升降及升降限位保护电路进行了一些原理分析,为使用者和维修工程人员分析、判断、查找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食道超声和X线检查的易感染因素,探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以降低经食道超声检查的交叉感染。方法对比医院食道超声和X光室分区改进前后、医护人员洗手、消毒前后及食道超声探头正确消毒的细菌检测结果,制定出有效减少经食道超声和X线检查所致感染的措施。结果改进后检查室与消毒室内空气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8,P〈0.05;X^2=26.70,P〈0.05);改进后医护人员洗手后及键盘定期消毒后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与改进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2,P〈0.05;X^2=42.57,P〈0.05);食道超声探头经完全浸泡的细菌数明显下降,与部分浸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食道超声、X室分区、超声探头等地方的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以及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可以减少经食道超声使用过程中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 F30- IIG型 X线机摄影电路中的旋转阳极启动及保护电路、限时电路的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以及高压部分故障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东芝KXO-15C发生器高压电路连环故障的检修和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X线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胸部发现阴影时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 对 2 2 3例经X线、CT检查发现肺部阴影、同时做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诊断 :炎症 93例 (41.7% ) ,结核 5 3例 (2 3.8% ) ,肿瘤 6 6例 (2 9.6 % )及其他 11例 (4.9% )。胸部X线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符合率 76 .2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补充胸部X线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胸部创伤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畅  马海永 《农垦医学》2006,28(4):268-270
目的:加强急性胸部创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本组70例均有较完整临床、X线资料,对其主要X线征象从发生机理及病理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本病9种常见的x线表现,其发生率是:胸部渗出性改变49例;肺血肿2例;肺囊肿3例;肺不张3例;血气胸31例;气胸14例;纵隔及皮下气肿26例;刨伤性膈疝2例;肋骨骨折卑例。结论:所有急性胸部创伤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表现,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肺部疾病诊断中使用X线摄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80例肺部疾病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常规方法和X线检查的方法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分析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X线摄像的检出率为99.13%,诊断准确率为99.13%。而常规检查的检出率为92.75%,诊断准确率为91.96%。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X线检查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部疾病患者诊断时,使用X线检查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超声和C臂X线引导下建立经皮肾取石通路的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完成的经皮肾镜手术,排除上尿路解剖异常,超声引导定位穿刺30例(超声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12)岁;C型臂X线定位穿刺30例(X线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13)岁。结果两组建立通道所需时间分别为(13±3)min和(22±4)min(P〈0.01),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7%和93.3%(P=0.554),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7%和60.0%(P=0.02)。结论超声引导定位建立经皮肾取石通路较X线优越,且无放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