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挂号是患者就诊时与医院接触的第一个环节,其服务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患者就诊时的心情,也对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声誉的提升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各类大中型医院里目前都存在着不同的挂号难问题,在有些医疗质量好的医院里甚至还滋生了一大批“号虫”。他们的出现使医院挂号环节更加混乱,也加大了普通患者挂号的难度。解决“挂号难”的问题可采用前文提到的规范服务流程、合理布局大厅、完善各项设施、信息化挂号  相似文献   

2.
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自2007年6月新门诊开业以来,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急剧增多,日均就诊人次超过5 000人,高峰时期更是达到了8 380人,门诊管理难度增大.为了解决患者挂号难的问题,提高医疗效率,缓解"三长一短"问题,同时也为了扩展医院医疗服务有效范围,提高医院竞争力,作者开始着手进行预约挂号系统的探讨、研制和实施[1].  相似文献   

3.
挂号收费窗口是医院形象窗口,社会公众对医院评价优劣、口碑的评价,除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收费水平外,窗口服务的好坏也会促进或妨碍医院实现其经营目标。挂号收费人员素质的高低、服务态度的优劣、服务效率的快慢,对医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院为加强挂号收费窗口管理,  相似文献   

4.
医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通过更新门诊诊疗科目信息、改进预约诊疗服务方式、提高门诊挂号比例、加强复诊预约、拓宽预约诊疗服务途径等措施,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宗静 《中国病案》2012,13(8):42-43
门诊预约挂号是医疗机构为患者就诊提供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与传统窗口挂号相比,预约挂号有诸多优势,比如优化了就诊流程,节约患者就诊时间等。但门诊预约挂号方式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预约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预约挂号方式造成的专家资源浪费问题,并从操作平面上就如何更加合理地发挥预约挂号的优势,解决患者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预约挂号的科学性、合理性,利用医疗资源,发挥各学科优势,使专家资源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挂号收费窗口是医院形象窗口,社会公众对医院评价优劣、口碑的评价,除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收费水平外,窗口服务的好坏也会促进或妨碍医院实现其经营目标。挂号收费人员素质的高低、服务态度的优劣、服务效率的快慢,对医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院为加强挂号收费窗口管理,采取了合并挂号收费处、成立了患者结算中心、规范了窗口文明服务,特别是加强人员自身素质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筑安全的预约挂号平台,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服务.方法 系统采用B/S模式的三层架构实现.挂号流程采用身份验证体系;网络拓扑使用防火墙的地址映射并配置智能安全的入侵检测设备.结果 有效地解决了内外网数据共享和实时调用问题.实现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的应用.结论 网上预约挂号拓宽了门诊挂号的渠道,可缓解医院门诊挂号窗口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体系正在逐步健全与完善,并显著缓解了传统医疗体系中患者就医难的实际问题。为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各医院应以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为管理基础,建立电子挂号系统、诊前化验流程、电子病历以及信息助推管理体系,进而解决患者看病问题,提高医院诊疗效率与医疗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则主要论述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挂号和实名制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桐 《中国病案》2006,7(6):24-25
适应时代需求-计算机“实名制”挂号,自2003年执行以来,结束了传统的手工挂号,将计算机挂号系统同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相联接,实现了网络信息的优势组合。使用计算机挂号代替手工挂号,提高了挂号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加强了人员管理,使简单挂号系统融入到医院整体电子网络信息库当中,并成为医院整体系统的信息输入源,同时也成为医院各部门日常管理与沟通、电子病案管理,医疗信息电子化发展的重要信息依据与保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模式的转变,“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在医疗竞争机制中纳入首要日程。面对解决病员上医院难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候诊、交费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门诊护理工作如何适应医院的形势和完善医疗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