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牟书堂,马玉秀,籍成森,李宗一,肖子奎(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关键词超声;穿刺;手术我院自1987年来应用介入性超声新技术对186例病人进行了诊断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方法结果报告如下。1仪器与方法应用AlokaSS... 相似文献
2.
3.
超声诊断起源于40年代,50年代初期A型超声诊断法开始用于临床,1959年日本贺并敏夫报告应用A超诊断子宫肌瘤和早期妊娠,开创了超声在妇产科领域应用的先河。此后,虽然陆续有应用A超诊断胎儿头颅、葡萄胎、子宫颈癌及卵巢囊肿等的报告,但由于A超只能提供一维信息其使用受到明显限制。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实时二维超声显象技术的出现,才使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上迈进了一大步。实时二维超声能显示盆腔脏器及病灶的外形轮廊及内部结构.能显示6民至足月间妊娠的胎儿、羊水、胎盘及脐带情况,因此,超声已成为妇产科医师不可缺少的诊断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三维超声技术在妇产科临床的诊断价值,更全面的认识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和局限性。方法:通过回顾我院临床记录资料及实时的临床试验来进行探析研究。结果:大量的临床记录资料及我院的临床试验表明,三维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分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根据三维超声影像判断疾病的性质及部位。结论:三维超声技术的大力推广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妇产科,在临床其他科室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患者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大彪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18):19-19
1术中超声的历史回顾在外科领域内,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术中影像技术,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A型超声和非实时的B型超声开始应用;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实时的B型超声技术迅速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新技术的应用,如术中腹腔镜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成像等。追溯术中超声在外科系统的应用历史,实际上是从脑的研究开始的。20世 相似文献
8.
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生物组织的弹性信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体格检查中的触诊就是临床医师感知组织弹性、获取病变信息的过程。但触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量化组织弹性。以往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也只能提供病变的位置分布、解剖特点、血流特征等,无法提供弹性信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由Ophir等于1991年首次提出,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近年来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发展迅速。通过该技术能够获得组织内部弹性分布的信息,从而更加生动地显示病变,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助力,进一步完善了超声诊断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体会。方法:根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选择不同的体位以及相应的穿刺针或活检针,行穿刺诊断及抽吸硬化治疗,对实质性包块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或弹射式活检枪取材并送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经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治疗252例,治愈101例,治愈率93.5%,总有效率100%,穿刺活检准确率为100%。结论: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各种穿刺操作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实时性、准确性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部分项目已代替了CT、X生线下的介入操作。 相似文献
10.
超声诊断技术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常规诊断方法,其获得的信息量在各种医学信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72年灰阶超声问世以来,超声作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医学超声成像系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特别是随着医学数字成像和 相似文献
11.
在对脊柱退变失稳所引起的疼痛治疗中,采用融合固定术是治疗的常用方法[1-2]。但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融合术后增加了相邻节段的负荷压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纳米生物技术的医学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ng YD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4):579-582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诊断技术、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中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的交互与利用和数据隐私安全问题之间的矛盾尚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数据共享与隐私之间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总结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为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中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血液循环使组织细胞获得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 ,保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得以维持。血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协调地收缩和舒张。心肌正常舒缩活动靠收缩蛋白、调节蛋白、钙离子、ATP等物质。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心脏这种活动发生障碍 ,生命将会受到威胁。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1] 。各种病因都可削弱心肌功能而引起心力衰竭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987年 ,Cummins等[2 ] 首次报道了以周围血中的肌钙蛋白 (cTroponin ,cTn)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 ,临床对cTn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医院中计算机辅助医疗的各种新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还对尚处于研究阶段、但确有临床应用前途的几种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待输血患者红细胞Rh血型系统E抗原(RhE抗原)分布,结合抗-E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频率及特点,分析常规检测RhE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输血患者标本10 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E抗原,并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10000例标本中,RhE抗原阳性率51.46%(5146/10000),RhE抗原阴性率48.54%(4854/10000)。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共78例,阳性率0.78%(78/10000);全部检出抗体中,抗-E抗体最多,占23.08%(18/78),检出的18例抗-E抗体阳性患者中17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抗-E抗体在有临床免疫史患者中检出率为0.33%(17/5120),与无免疫史患者检出率(0.02%,1/4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1)。结论:抗-E抗体是临床输血检测中最常出现的不规则抗体,对待输血患者进行RhE抗原常规检测,实现红细胞RhE血型同型匹配输血,可避免患者产生抗-E抗体,促进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赵春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2):1-5
干细胞堪称医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其中两项突破 ,即Wilmut等人完成的动物克隆实验[1] 和Thomson[2 ] 等人培养出的人类胚胎干细胞 ,使得干细胞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认为 ,2 1世纪是干细胞的世纪 ,随着干细胞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人类的健康长寿绝不是梦想。1 干细胞研究的兴起及发展势态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系分化的细胞群体 ,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子细胞。它具有稳定生存、增殖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 ,是便于体外操作的理想靶细胞 ;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使其通过增殖分化形成局部组织细胞 ,是替代… 相似文献
18.
微波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 MHz~300 GHz,在空气中波长为1 m~1 mm的电磁波.微波治疗是常用的超高频治疗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是915 MHz与2 450 MHz微波,其中以2 450 MHz微波最为常用.现对微波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作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质量环(PDCA)循环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对门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数据对比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形象,有助于门诊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光子嫩肤术对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ENERGIST ULTRA可变脉冲光子嫩肤系统,设定合适的波长、脉宽、能量密度、脉冲延迟时间及脉冲模式对186例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21 d.治疗后2个月,根据治疗前后的对比相片及临床表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平均皮损总数减少80%,炎性红斑减少84%,治愈及显效率达到77%,总有效率96%,复发率3%.结论:光子嫩肤对痤疮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红斑性痤疮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