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导磁共振机是由计算机、射频系统、梯度电源系统、自动控制部分、超导磁体以及冷却系统组成。其中冷却系统是超导磁共振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冷头是磁共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件。本文着重介绍冷头的工作原理和维修。  相似文献   

2.
飞利浦T5-NT型核磁共振系统是一种超导型磁共振,用液氦来维持超导环境所需的低温.由冷头提供20oK和80oK二级低温冷却液氦上方挥发的氦气来减少液氦挥发,而冷头压缩机通过制冷氦气来冷却冷头,水冷机通过低温水来冷却冷头压缩机.由于冷头与冷头压缩机之间进行热交换是通过高压氦进行的,冷头压缩机与水冷机间进行热交换是通过水进行的,因此冷头压缩机需完成高压氦气与冷水之间的热交换.  相似文献   

3.
用于MRI设备的集成式冷却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现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高磁场强度;另一方向是高的系统性能,包括高的梯度性能(梯度场强和梯度切换率),高的射频性能(发射功率,接收信噪比和多个接收通道)以及高的数据处理和控制性能.急需开发新型冷却系统以满足MRI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方法 通过对现有MRI系统冷却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集成式冷却系统的概念,分为主动式冷却系统和被动式冷却系统两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医院的装机条件.结果 基于集成式冷却系统的概念,成功开发出了用于MRI系统的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冷却系统.通过对样机的测试,其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已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得到进一步验证,具有冷却效率高,成本低,噪音小,安装维修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成像(MRI)已经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检查技术之一.因此,磁共振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对医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磁共振设备开展系统科学的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工作,可使系统正常运行,保障所得数据正确可靠,对临床科研来说,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 MR室使用 PHILIPS T5- NT 0.5T超导型核磁共振系统,为保持超导状态 (即产生磁场的电流所使用的导线的电阻为 0),导线必须浸泡在液氦中,液氦价格昂贵,若有泄漏,不仅会大大增加日常维持费用,且若液氦降低到一定程度 (满液氦面的 35%以下 ),还可能引起失超,所以,及时找出泄漏部位,以便进行维修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所遇到的氦气泄漏故障分析如下 故障现象在正常情况下,液氦消耗为每日 2L,压力表上显示的磁体冷却系统的操作压力应始终稳定在 SUPPLY:从压缩机向冷头提供被压缩机冷却后的氦气的操作压力为 310psig~ 340psig*, RETURN:从冷头向压缩机返回温度升高后氦气的操作压力为 110psig~ 140psig。  相似文献   

6.
超导型磁共振机液氦补充和冷却系统维护杨刚,陈堤,吴琮琏,沈复兴关键词磁共振机,冷却系统维护中图法分类号R812超导型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是通过磁体线圈在-269℃的情况下实现超导大电流而产生高场强,这是MR成像的前提,而...  相似文献   

7.
我院MR为西门子Impact1.0机型.其超导磁体内的低温环境是靠磁体容器内被镶嵌在液氮容器中的冷头,外面的氦压缩机、热交换器以及冰水机组所组成的制冷系统来维持.液氦处在真空封闭的磁体内,其容量多少是靠液氦监测系统来测量和显示的.具体电路由D80、D83、D88、D89、D90电路板组成.液面指示系统可以了解冷头工作情况以及液氦的余量.我院的MRI每天损耗液氦量约0.15%,观察液氦的损耗数能了解冷头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醒在必要时及时补充液氦.(冷循环原理图如下图1)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近年来,磁共振影像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诊断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临床的各个领域.医学影像工作者利用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功能强大的磁共振设备,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也为更深入、更广泛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因此,对磁共振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确保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够正常、稳定、高效地运行.为医学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和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 1.5T超导磁共振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维护方法及其必要性,以降低超导磁共振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浅谈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控制参数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保证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是关系到临床诊断水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常用的质量控制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和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