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我院对核素药液新的需求,我们在原研制的"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仪"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研发,对该装置的机械结构、流程控制都做了较大改进,成功研制出具有稀释与大剂量分装功能的新型分装仪.新型分装仪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经临床试用,抽取误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2.
步进电机在核素注射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核医学检查中人工推注核素造影剂的一些弊端,步进电机驱动的核素注射器发展较快.本文介绍了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及在核素注射器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在步进电机使用中的一些应注意的细节,并结合作者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提高步进电机工作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结合放射性核素分装的屏蔽防护需求,研制了一种新型放射性核素分装防护柜。该防护柜主要由箱体、操作平台、升降台、观察窗、监控器、排风负压装置等构成,适用于放射性核素的便捷分装,同时又可为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屏蔽防护。该防护柜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曝光剂量,保护其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无死腔注射器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注射器无效死腔影响药物精确剂量,影响病人治疗效果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科因大剂量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248例病人使用1mL无死腔注射器皮下注射吉粒芬(每支50ug、0.3mL)、洁欣(每支150ug、0.5mL)、白特喜(每支150ug、0.5mL)、里亚金(每支75ug、0.5mL)等微量贵重升白细胞药物,观察有效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结果 248例骨髓抑制病人使用1mL无死腔注射器皮下注射吉粒芬、洁欣、白特喜、里亚金等微量贵重升白细胞药物,极大限度地减少了药液浪费,达到了药物的精确剂量,升白细胞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1mL无死腔注射器注射微量贵重升白细胞药物,可减少药液残留,保证有效剂量准确,临床应用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一种防护性标记放射性药物的运输注射器的研制过程。该注射器主要由注射器防护套、针头防护帽、接固机构等构成,能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有效屏蔽,降低放射性药物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对保障其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研发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动分装注射系统,以实现精准药物活度注射,简化注射流程,降低职业照射。方法 选择钨合金作为屏蔽材料,采用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技术,设计机械驱动模块、管路系统、控制软件。制作设备及相关配套装置。测量防护效能和性能。结果 自动分装注射放射性药物时间约60 s,设备50次稳定性测试空白试验的成功率100%。系统整体注射活度的分装误差≤3%;设备箱体屏蔽40 mmPb,台面屏蔽60 mmPb,隔离防护屏蔽15 mmPb,内置钨合金原液罐50 mmPb。距离运行中设备30 cm处平均剂量率为1.44 μSv/h。操作人员肢端辐射剂量较使用注射器防护套注射操作降低99%以上。结论 自动分装注射系统操作简便,分装精度高,重复性好,防护安全,达到设计功能和放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介入放射诊疗的主要辐射剂量特性进行检测和验证,为全面研究辐射剂量特性及正确实施辐射防护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血管造影仪模拟各种诊疗条件布点,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介入诊疗的水平和垂直辐射场、工作人员体表辐射剂量分布和不同介入手术中工作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得到预设条件的辐射剂量检测数据,由此分析辐射特性及原因.结论 本文检测出的辐射剂量数据和特性分析,可以为辐射防护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静脉用注射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必不缺少的器具、注射器灭菌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多年在常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将静脉用注射器采用传统的分装法包装。我院供应室自1970年代改用套装法包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未发现异常现象,为了考虑注射器套装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院进行了“两法”对比实验探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皮试液配制的准确性,简化配制步骤,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常规将需做皮试的药物溶解后,按药物的不同剂量抽取一定容量的该药物稀释液直接注入50 ml、100 ml或250 ml的生理盐水中,其浓度即为此药物的皮试液浓度.结果 该操作方法 比常规方法 简单,避免了用1 ml注射器反复抽吸,剂量更准确,节约了护士操作时间.同时避免了1 ml注射器的针头在反复抽吸中变钝,也减轻了病人皮试进针时的痛苦.结论 此方法 简便易行,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简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微球内照射治疗肝癌的概况及研究进展 ;阐明其作用原理 ;评价各种核素及其微球载体的特点和选择 ;比较放射性微球治疗肝癌的给药方法及临床疗效 ;阐述核素给药剂量的估算方法和正常肝的耐受剂量 ,以及内放射疗法常见副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