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52例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肿瘤52例,在诊断上,术前采用CT、3D-CTA、MRI、MRA和DSA,以了解肿瘤的部位、性质、大小和形状.在手术上采用颅底"个体化入路",以显露良好、不损伤及不切除正常脑组织为原则,提高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40例,有颅神经损伤9例,差3例,死亡1例.结论 术前有必要进行详细影像学研究和选择合适的手术人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及疗效.  相似文献   

2.
Notch信号通路可能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增生和侵袭有关,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相关研究也已展开.本文综述Notch信号通路在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及针对Notch信号通路的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焦鎏鎏  张茜  张禹 《安徽医药》2018,39(9):1056-1059
目的 探讨相位值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确诊的30例PCNSL与26例GB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SWI,在SWI序列相位图上测量PCNSL和GBM的肿瘤实性、瘤周2 cm内脑组织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等面积的感兴趣区域(ROI),测量ROI的相位值,比较分析患者的相位值。结果 GBM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0.63±9.27、-3.94±8.55、-4.85±5.16。PCNSL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12±10.47、-5.87±18.00、-5.46±4.90。GBM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均高于PCNS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M肿瘤实质相位值低于PCNS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实质相位值能够有效的鉴别GBM和PCNS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包括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周围骨质破坏、密度及信号改变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13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3例患者CT平扫示肿瘤密度不甚均匀,与软组织密度接近,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MRI显示:T1WI表现为低于脑灰质的低信号病灶,T2WI信号较脑组织稍高.13例中10例伴有囊变坏死,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同时累及颅内外者11例,双侧额叶同时受累1例,右侧额叶受累6例,左额叶受累4例,脑组织水肿7例.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界定肿瘤累及范围及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莹  赵晶 《河北医药》2023,(3):325-329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改善作用,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组、尼莫地平组,每组20只。采用Zea 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检测大鼠脑含水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比,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性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炎性因子和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脑组织病理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比均增高,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表达升高,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磷酸化65(p65)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和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CIRI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比,并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和炎性因子表达,下调p-JNK、NF-κB、p65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人脑正常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构建含9例止常脑组织及9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生存素在所有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随肿瘤级别的升高呈升高趋势.结论 生存素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为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红喜  柳杨 《安徽医药》2021,25(11):2154-2159
目的 探讨亚甲蓝对小鼠机械性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C56BL/6雄性小鼠,体质量范围为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机械性脑损伤组(SWI组,n=10)、亚甲蓝组(MB组,n=10)、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PDTC组,n=10)、亚甲蓝联合NF-κB抑制剂组(MB+PDTC组,n=10).利用针刺伤建立小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MB组腹腔注射亚甲蓝1 mg/kg治疗.时间损伤严重程度(NSS)评分评价小鼠神经功能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Iba-1)、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内NF-κB p65,Iκ-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WI组相比,MB组小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MB能够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MB能减轻病理损伤;MB组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小鼠脑组织Iba-1、GFAP蛋白明显减少;同时,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升高;但是给予NF-κB抑制剂后,MB的治疗作用被抑制.结论 亚甲蓝能有效改善针刺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朝博  任君浩  苏优勒 《中国药师》2023,(11):181-188
目的 探究塞来昔布对大鼠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和塞来昔布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脑出血模型。抑制剂组大鼠在模型组基础上在前侧脑室注射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ERK)抑制剂(DCZ19931),塞来昔布组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1·d-1的塞来昔布,连续两周。采用Longa五级评分法比较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AQP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IL-1β、TNF-α、MDA含量、p-ERK1、p-ERK2、MA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P <0....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的发生是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多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PI3K-AKT信号通路在广泛的人类肿瘤谱中失调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以PI3K-AKT信号通路中组成性活化的关键分子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正在深入.PIK3CA、AKT2是参与这一信号通路的重要因子,PTEN是这一信号通路的重要调节基因,关于三者联合在卵巢中的致癌机制及其他相关性研究国内报道甚少.现简要综述上述3种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下调抗肿瘤免疫,为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研究的靶点.Treg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包括对代谢及相关信号通路调节.其中包括IL-33/ST2通路、PI3K通路、Hippo通路与Wnt/β-catenin通路.通过研究Treg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可以...  相似文献   

11.
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矢状窦,大脑镰旁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肿瘤常隐藏于脑组织下方,有时向双侧生长,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术中既要妥善处理受累矢状窦和大脑镰,又要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及中央区脑组织,增加了手术全切肿瘤的难度。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窦镰旁脑膜瘤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震宁方对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金属单摆闭合性击打方式,建立脑震荡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吡拉西坦组(0.324 g·kg-1)和脑震宁小、中、大剂量组(2.5,5.0,10.0 g·kg-1),每组10只,并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各组大鼠分别按10 mL·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 d。采用Weil氏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大脑神经髓鞘和尼氏体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6(IL-6)阳性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脑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IL-6和MMP-9 mRNA表达。结果脑震宁方可减轻模型大鼠精神狂躁及脑组织神经髓鞘断裂、弯曲肿胀,促进神经元尼氏体恢复,提高GFAP和MMP-9表达,同时抑制脑组织ERK、IL-6和iNOS表达。结论脑震宁方可能通过抑制脑震荡后ERK信号通路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对以神经细胞髓鞘和尼氏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损伤,从而改善脑震荡产生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7(EGFL7)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侵袭性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3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EGFL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L7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L7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表明其可能直接参与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及侵袭过程;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过程中表现了较强的作用,针对肿瘤EGFL7蛋白的表达可以有效进行阻断,从而针对肿瘤的生长与侵袭能够有效起到抑制作用,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铺开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Smad(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颅脑外伤大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颅脑外伤模型,检测血清中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TGF-β1、Smad2、Smad3含量,以及脑组织中的TGF-1、Smad2、Smad3、炎症介质刺激组织因子(TF)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轻度损伤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相比较,脑组织皮质与海马神经细胞的变性、丢失最严重,TGF-β1、Smad2、Smad3、TF血清蛋白的表达最高,血清中Decorin的表达最低.结论 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颅脑创伤诊断及损伤程度的判断关系密切,TGF-1信号因子可作为颅脑创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TEN、VEGF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和10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中PTEN、VEGF和Ki-67的表达,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PTEN、VEGF和Ki-67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差别有意义(P〈0.05);在高分化脑胶质瘤组(I-II级)和低分化恶性胶质瘤组(III-IV级)表达差别有意义(P〈0.05);PTEN在正常脑组织中高表达,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PTEN表达强度下降;VEGF和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表达强度上升。结论 PTEN表达的降低在脑胶质瘤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VEGF和Ki-67的表达反应了肿瘤的血管增殖和分化的一般规律;三者结合检测有利于判断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小脑延髓裂入路(TCMCF)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第四脑室肿瘤患儿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结果 本组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共济失调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5例;17例术前有脑积水的患者,术后脑室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TCMCF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无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暴露范围广,能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颅底肿瘤显微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最大程度地保护神经功能,并保持病人最佳的生活质量这一理念,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颅底肿瘤的治疗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丰富与完善.传统的颅底外科是利用广泛切除颅底骨质获得显露,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及损伤.微创理念用于颅底外科以来,人们保留了沿颅底入路显露病变的方式,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对扩大的颅底操作是否真正增加对病变的显露提出质疑,不再盲目追求过多的切除颅底骨质,使手术创伤大大减小.另外,显微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神经内镜技术、神经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颅底肿瘤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like gene1,TKTL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54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6例正常脑组织,通过Realtime-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KTL1在54例胶质瘤、6例正常垂体组织的表达.结果:Realtime-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发现TKTL1在胶质瘤组织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KTL1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表明TKTL1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TKTL1有可能是预测胶质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刘蕾  郭宏强  杨树军 《河南医药信息》2014,(5):176-176,F0003,F0004
目前多种研究认为肿瘤经治疗后发生复发转移及耐药与肿瘤内部存在极少一部分类似于干细胞样的肿瘤起源细胞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肿瘤干细胞相关的几条重要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正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形成、进展、转移、复发与治疗失败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就肿瘤干细胞假说的起源、上皮间充质转换、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联系、肿瘤干细胞抵抗治疗的可能机制、肿瘤干细胞的信号通路及其治疗启示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