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100例成人的下矢状窦,并根据它的有无和在大脑镰游离缘内的起端分为Ⅰ~Ⅳ四型。Ⅱ型,即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中1╱3,为最多见,占53%;Ⅰ型和Ⅲ型,分别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前1/3和后1/3,依次为33%和13%;Ⅳ型,即缺如型,最少见,只占1%。在下矢窦的末端有17%的标本可见一个静脉池。下矢状窦长度平均为70 mm,直径平均为2.0 mm。窦内未见有蛛网膜颗粒,窦壁内无平滑肌细胞。本文还对下矢状窦的胚胎发生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上矢状窦三维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给临床影像诊断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应用24例头部标本研究了上矢状窦的三维断层解剖,结果:在正中矢状断层内,上矢状窦呈前窄后宽的弯曲裂隙,在冠状和横断层中,上矢状窦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楔形,并测量了有关数据,结论:上矢状窦在各断层内的形态与其和人体横断面及冠状面所成的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5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式.结果肿瘤均作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同时对受累的上矢状窦、硬膜及颅骨作相应处理,除部分病例遗留有偏瘫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采用全切及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并妥善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上矢状窦起始段及其桥静脉属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轶  韩卉  陶伟  庞刚  朱友余  张铭 《解剖与临床》2005,10(4):259-260,263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上矢状窦与其它硬脑膜静脉窦之间吻合的意义。方法:观察3例新鲜胎儿及婴儿尸体头部制作ABS铸型标本,15例湿性成人尸头标本的上矢状窦起始段形态及注入该部位桥静脉的支数、管径及其与周围其它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吻合情况。结果:上矢状窦起始段的前端均为闭锁端,起始段长度为(10.9±1.0)cm,由前向后逐渐变宽,注入上矢状窦起始段的桥静脉多位于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左侧和右侧分别为(6.4±4.2)支和(5.6±3.4)支。上矢状窦通过大脑中浅静脉与海绵窦的吻合。结论:上矢状窦管腔内横穿小梁和纤维索以及桥静脉的锐角逆行注入是血栓形成的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基础;上矢状窦借大脑中浅静脉与海绵窦的吻合是保证上矢状窦的静脉血回流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脑上静脉在上矢状窦各段内开口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明  李振强 《解剖学杂志》1991,14(2):116-119
本文利用手术显微镜对30例成人上矢状窦前、中、后三段内的大脑上静脉开口进行了观察。其开口较集中于窦前段的前2/3和窦后段的前1/3。在窦前段的后1/3和窦后段的后2/3内,静脉开口稀疏,甚至无。在窦中段静脉开口较为分散。静脉在窦内开口的位置,从窦前段到中、后段,有由高变低的趋势,即从窦的侧角和侧壁上份移向侧壁下份和尖。本文还观察了静脉开口的形态和方向,并讨论了有关上矢状窦各段手术时,选择部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手术中保护和重建桥静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手术显微镜和组织学切片,对40例脑标本的桥静脉和上矢状窦进行观测。结果:桥静脉平均每半球10.2支,长度4.2±2.7mm,直径2.1mm以上占36.9%,直径2.1mm以上、长度7.5mm以上共39支,引流中央沟静脉的桥静脉距额极14.6±1.5cm,桥静脉贴段大多数距中线1.5cm以内,桥静脉壁厚度约0.3mm。结论:平均每例标本约有1支桥静脉达到直接重建的条件,应用桥静脉保护技术可以增加重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上矢状窦旁大脑上静脉末段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和铸型方法观察上矢状窦旁大脑上静脉末段形态特点,为上矢状窦血栓发生及其准确及时的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别观测30例(60侧)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和观察12例胎儿和幼儿的脑静脉血管铸型。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前段上矢状窦旁大脑上静脉平均为5.2支,直径为(1.99±0.86)mm,末段可顺行、垂直和逆行注入上矢状窦;后段上矢状窦旁大脑上静脉为6.0支,直径为(2.96±1.13)mm,末段大部分逆行注入上矢状窦。结论:大脑上静脉末段的形态可能与上矢状窦内血栓发生密切相关,影响上矢状窦血栓的影像学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PSM)患者中镰状窦的发生率及其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影像学特点,为术中静脉保护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PSM患者的MRV特点,统计永存镰状窦和再通镰状窦的发生率及其分别与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42例患者中,永存镰状窦和再通镰状窦各有3例。再通镰状窦MRV表现为大小不一、片状、边界模糊的不均匀高信号带,范围大于永存镰状窦,但其信号强度较低。再通镰状窦的发生与SSS闭塞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在SSS后1/3段重度闭塞脑膜瘤中的发生率为37.5%。 结论 镰状窦在PSM中并不少见,其MRV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SSS后1/3段重度闭塞的脑膜瘤,术前应行MRV评估镰状窦,以减少静脉循环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PSM)患者中镰状窦的发生率及其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影像学特点,为术中静脉保护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PSM患者的MRV特点,统计永存镰状窦和再通镰状窦的发生率及其分别与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42例患者中,永存镰状窦和再通镰状窦各有3例。再通镰状窦MRV表现为大小不一、片状、边界模糊的不均匀高信号带,范围大于永存镰状窦,但其信号强度较低。再通镰状窦的发生与SSS闭塞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在SSS后1/3段重度闭塞脑膜瘤中的发生率为37.5%。 结论 镰状窦在PSM中并不少见,其MRV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SSS后1/3段重度闭塞的脑膜瘤,术前应行MRV评估镰状窦,以减少静脉循环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常损伤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桥静脉损伤后可引起和加重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1-6],为了减轻和避免手术后并发症必须熟悉和了解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微解剖,从而在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桥静脉或损伤桥静脉后进行桥静脉重建[7,8]。在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生中,约70%发生于上矢状窦,病因和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有1/3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病因[9,10]。由于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对于脑静脉血栓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0,11]。桥静脉为脑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MRI分析正常成人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内蛛网膜颗粒(arachnoid granules,AG)的影像学分布,同时分析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s,PSM)临床资料,探讨窦内起源脑膜瘤的解剖依据。 方法 收集100例排除脑器质性病变的各年龄段头颅MRI常规及增强扫描资料,统计SSS内AG的分布及大小,本研究称为AG组。收集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PSM患者30例的MRI资料及手术情况,特别关注疑似SSS内PSM的影像特点和起源位置,本研究称为PSM组。 结果 AG组100例中有32例MRI能够辨认SSS内AG,其中在SSS前1/3段发现6个AG,中1/3段发现24个,后1/3段发现11个。分析30例PSM患者的MRI特点,发现符合SSS内脑膜瘤者5例,其中位于SSS中1/3段2例,后1/3段3例;均手术治疗并随访24~33个月,无肿瘤复发。两组比较,窦内AG的分布与窦内脑膜瘤好发部位相仿,肿瘤的影像学形态符合窦内生长规律。 结论 PSM并非都是窦旁起源的,少部分可能起源于SSS内的AG,MRI显示以窦内纵向扩展为主、两侧对称性扩展为辅的特征,可予定义为“SSS脑膜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RI分析正常成人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内蛛网膜颗粒(arachnoid granules,AG)的影像学分布,同时分析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s,PSM)临床资料,探讨窦内起源脑膜瘤的解剖依据。 方法 收集100例排除脑器质性病变的各年龄段头颅MRI常规及增强扫描资料,统计SSS内AG的分布及大小,本研究称为AG组。收集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PSM患者30例的MRI资料及手术情况,特别关注疑似SSS内PSM的影像特点和起源位置,本研究称为PSM组。 结果 AG组100例中有32例MRI能够辨认SSS内AG,其中在SSS前1/3段发现6个AG,中1/3段发现24个,后1/3段发现11个。分析30例PSM患者的MRI特点,发现符合SSS内脑膜瘤者5例,其中位于SSS中1/3段2例,后1/3段3例;均手术治疗并随访24~33个月,无肿瘤复发。两组比较,窦内AG的分布与窦内脑膜瘤好发部位相仿,肿瘤的影像学形态符合窦内生长规律。 结论 PSM并非都是窦旁起源的,少部分可能起源于SSS内的AG,MRI显示以窦内纵向扩展为主、两侧对称性扩展为辅的特征,可予定义为“SSS脑膜瘤”。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与小脑动脉、岩静脉等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三叉神经痛诊治提供解剖学资基础。方法:解剖20例(40侧)湿整颅标本,打开颅盖,去除硬脑膜后,小心切除大脑组织保留小脑及脑干,打开小脑幕,观察三叉神经根和小脑动脉、岩静脉间的关系,并拍照,最后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结果:有17.4%(8支)岩静脉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根接触,6.5%(3支)主干或属支压迫神经根,42.5%(17支)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接触,12.5%(5支)压迫神经根,27.5%(11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结论: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为造成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责任动脉,而岩静脉不仅是造成三叉神经痛原因之一而且与临床手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海绵窦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学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头颅连续断层标本,观察海绵窦在各断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毗邻。结果:海绵窦平均长21.1±3.2mm,宽8.7±0.7mm,外侧壁高14.7±3.3mm,内侧壁高16.4±1.3mm。颈内动脉和展神经位于海绵窦壁内,脑神经Ⅲ~Ⅴ位于海绵窦外侧壁内,这些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恒定的位置关系。在颈内动脉的内侧、下方及外下方可出现静脉间隙,出现率分别为69%、43%和100%。海绵窦外侧壁硬脑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为形成颅中窝内侧壁的硬脑膜,深层构成脑神经Ⅲ、Ⅳ、Ⅴ1和Ⅶ2的鞘及鞘之间的网状膜。结论:海绵窦静脉间隙和外侧壁脑膜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影像学和显微外科学对海绵窦病变的评价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肩胛骨上角区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肩胛骨上角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6具32侧成人尸标本上对肩胛骨上角区的肌肉附着、神经走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观测。结果:斜方肌位于肩胛骨上角处深面筋膜增厚变白,增厚筋膜平均面积为4cm×2cm。其中有滑囊出现率12.5%(4/32),副神经位于增厚筋膜内的出现率78.12%(25/32)。副神经距肩胛骨上角最近距离为(2.0±0.6)cm。肩胛背神经主干与肩胛提肌交点距肩胛骨上角距离为(1.25±0.32)cm。结论:肩胛骨上角复杂肌肉附着及神经走行于肩胛骨上角附近时易造成卡压是肩背痛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注入口的形态特点,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理的解释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30例(60侧)成人头颅湿性标本,观测记录注入口的数目、分布、类型及走行。结果上矢状窦旁桥静脉共有注入外口367个(桥静脉与硬脑膜连接处,位于上矢状窦腔外),注入内口(桥静脉在上矢状窦腔内的开口)375个,其中有8个注入外口分别对应两个注入内口。注入口集中分布在上矢状窦前段和后段,分直接注入和间接注入(注入外口经脑膜静脉或硬膜旁窦走行一段距离后到达注入内口)两种类型。37%的上矢状窦后段注入口为间接注入,其中85%使得桥静脉由逆行注入上矢状窦变为垂直或顺行注入。结论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注入口复杂多样,且常使桥静脉逆行、垂直和顺行注入上矢状窦内的方式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Injury of the external branch of the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EBSLN) increases the morbidity following a variety of neck procedures and can have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in people who use their voice professionally. Identif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EBSLN are thus important in thyroidectomy, parathyroidectomy,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procedures, where the nerve is at risk. There are large variations in the anatomical course of the EBSLN, which makes the intraope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rve challenging. The topographic relationship of the EBSLN to the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and the upper pole of the thyroid gland are considered by many authors to be the key point for identifying the nerve during surgery of the neck. The classifications by Cernea et al. ([1992a] Head Neck 14:380-383; [1992b] Am. J. Surg. 164:634-639) and by Kierner et al. ([1998]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24:301-303), as well as clinically important connec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long with sound anatomical knowledge, neuromonitoring is helpful in identifying the EBSLN during neck procedures. The clinical signs of EBSLN injury include hoarseness, decreased voice projection, decreased pitch range, and fatigue after extensive voice use. Videostroboscopy, electromyography, voice analysis, and electroglottography can provide crucial information on the function of the EBSLN following neck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上矢状窦腔内纤维索的形态分类、分布,了解纤维索的功能和意义.方法:10具尸头标本,沿上矢状窦上壁长轴中线纵行剖开,体视学显微镜下观察腔内各种纤维索的形态分类、分布特点,记录各类纤维索的数目.结果:纤维索多分布于上矢状窦中段和后段,主要有3种类型:瓣膜状、小梁状和板层状.10具标本纤维索总数210个,瓣膜状纤维索100个,小梁状纤维索64个,板层状纤维索46个,分别占总数的47.62%、30.47%和21.91%.瓣膜状纤维索覆盖大脑上静脉注入上矢状窦的人口处,开口方向和静脉注入上矢状窦方向相同;小梁状纤维索以单个、多个或不同角度交叉方式出现,位于窦中央或一侧;板层状纤维索宽大,跨度长,将上矢状窦管腔分隔成两个分流腔,几乎都位于上矢状窦后段,结论:(1)上矢状窦内纤维索有瓣膜状、小梁状和板层状3种类型;(2)瓣膜状纤维索,具有防止窦内血流逆流入大脑上静脉的作用;(3)小梁状纤维索有增加窦壁弹性、增强窦壁抗压性、为瓣膜状纤维索提供摆动的着力点等作用;(4)板层状纤维索町以防止血流变慢和血液湍流、保证窦内血液迅速向窦汇回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