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下颌角肥大临床表现以骨质异常增生为主,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近年来,随着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面部美的人越来越多,希望通过手术改变容貌。而局麻下经口内入路行下颌角截骨磨削术的出现,为下颌角肥大和追求脸部完美人士提供了新的选择。我科从2009年1月~8月共收治了96例下颌角肥大者,通过术前全面准备,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除1例术后出现血肿,立即行血肿清除术而痊愈外,其余95位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下颌角磨削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颌角肥大表现为下颌角骨质向后增生突出以及侧向的向外翻转,导致下面部过宽,从而失去东方女性传统“椭圆型”脸(美丽、温柔和妩媚)的特点,因此常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分为口内入路与口外入路两种。口内入路法因术后无皮肤瘢痕,较少损伤面部神经下颌缘支,术后效果确切,而容易被患者接受。我科白2004年11月-2009年1月采用口内入路法行下颌角磨削术,术后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局麻下口内入路下颔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矫治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矫治术.方法:根据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的情况,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由口内入路,应用颌面骨电动手术器械行下颌角、颧骨磨削术.结果:2004~2008年,我们共实施35例该手术,所有病例治疗过程顺利,未出现骨折、大出血等并发症,经过1~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合理的术式,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学标准及美容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4.
局麻下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矫治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矫治术。方法:根据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的情况,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由口内入路,应用颌面骨电动手术器械行下颌角、颧骨磨削术。结果:2004~2008年,我们共实施35例该手术,所有病例治疗过程顺利,未出现骨折、大出血等并发症,经过1~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合理的术式,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学标准及美容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 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 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要点。方法对598例采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磨削范围包括咬合线以下的升支后缘及下齿槽管外侧的下颌骨外板、下颌角、部分升支下部及颏孔后部分的下颌缘全层骨质。术前、术后摄取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和照片。结果磨削后下颌骨升支下部和体部缩窄,下颌角缩小并提升,外形改善明显,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前颅底平面角、面下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变(P〈0.01)。术后随访168例,优良率为95.24%。结论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可以在矫正下颌角肥大的同时去除部分下颌骨外侧皮质层,基本可以达到下颌角截骨术和骨外板劈除术的效果,且操作准确、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9.
面部轮廓主要由上下颌骨、额骨、颧骨体及颧弓组成。下颌角肥大、颧骨/颧弓过高及颏部短小均影响人的面部轮廓美。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笔者应用骨骼动力系统对颧骨、颧弓、下颌角及下颌体行磨削去骨和截骨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 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可选,对于低角型下颌角肥大,往往一种式术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本文选择了一组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来研究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治疗低角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05年8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24例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进行联合矫治。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24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下颌角角度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度明显减小,达到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8周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常见的改脸型手术包括下颌角良性肥大缩小术和颧骨颧弓缩小术等,其中前者已成为整形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现将230例耳后入路下颌角肥大缩小术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弧形截骨术和外板劈除术对下颌角形态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和比较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后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对下颌角肥大患者下颌角的形态变化差异。方法对下颌角肥大行弧形截骨成形术的30例和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的20例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使下颌角间距变小,下颌角角度变钝,下颌升支长度变短,下颌角点向前上移位,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变小,下颌骨升支及体部变窄;下颌角外板劈除法可以使下颌角间距变小,而下颌升支长度,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下颌骨升支及体部的宽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对面下部正面观和侧面观均有较大改善,下颌角外板劈除术主要对面下部正面观有较大改善,在进行下颌角肥大成形术时,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下颌矢状劈开术对下颌角横向变化及面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agittal split ramusosteotomy,SSRO)自1957年被Obwegeser首次报道以来,已成为矫治下颌骨畸形最为常用的一种术式[1-2]。研究表明[3-4],双侧SSRO后退下颌后近心骨段的位置会有明显变化,下颌角间宽度(双侧下颌角间的距离)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不恰当的下颌角截骨术或者截骨过多会造成下颌角部分缺失畸形,本文选择了一组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角部分缺失患者,来研究Medpor假体修复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角部分缺失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3年来5例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角部分缺失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Medpor假体矫治并用钛钉进行固定。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5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两下颌角间宽度增加,侧面观下颌角线条自然清晰,恢复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Medpor假体矫治并用钛钉进行固定,可有效地修复因下颌角截骨术后所造成的下颌角部分缺失,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女性下颌角截骨术后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30例行下颌角截骨术(口内切口)的女性下颌角肥大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CT、成像软件测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面部软组织①耳垂点至下颌角高度与下面高度的比值②正位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③软组织下颌角角度,观察手术前后中下面部软组织的变化。结果术前耳垂至下颌角高度与下面高度比值为1∶(1.5±0.12),术后为1∶(1.92±0.15);术前正位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为1∶(1.03±0.11),术后为1∶(1.2±0.21);术前下颌角角度为(109±1.7)°,截骨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1±2.1)°。结论下颌角肥大患者行下颌角截骨术约6个月后,中下面部软组织外形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矫治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但单一式术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探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于完成术前检查与分析后,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口内入路行双侧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后同时行下颌角弧线截骨术,术后观察两侧下颌角间距变化。结果21例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经7个月至1年的随访,双下颌角间距明显缩小,下面部宽大畸形显著改善,下颌角部曲线圆滑,形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联合术式不仅有效地纠正了面下部过宽,使整个面部轮廓变得圆滑、柔美,方形面型得到满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自体下颌角骨移植隆颏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一  李伟  邓颖  樊仕梅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77-1278,I0011
目的:介绍自体下颌角骨隆颏术。方法: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截除下颌角后,根据颏部形态要求,将下颌角骨打磨塑形,用钛钉固定于颏部。结果:自2000年来共完成61例自体下颌角骨移植隆颏术,术后随访3月~2年,形态满意60例,不满意1例。结论:下颌角肥大伴有小颏畸形患者行下颌角骨移植隆颏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双直线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切口,以拟缩进的下颌角为基点,设计双直线截骨线,截骨后磨削残端骨面,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自2000年以来,完成手术86例,患者下颌角肥大均得到矫正,仅2例出现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口内入路双直线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口内切口,以拟缩进的下颌角为基点,设计双直线截骨线,截骨后磨削残端骨面,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自2000年以来,完成手术86例,患者下颌角肥大均得到矫正,仅2例出现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 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