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抚触对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纪萍 《护理研究》2009,23(7):1945-1945
有报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新生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的比率高达51.6%。对我科2005年9月~2005年11月正常足月新生儿172例中86例进行抚触,观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魏家珏  赵来珍  徐来 《护理研究》2004,18(17):1542-1544
[目的 ]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取足月分娩新生儿 2 1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抚触组和穴位按摩抚触组各 70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 ,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 ;穴位按摩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 ,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 ,观察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 7d内的经皮胆红素变化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结果 ]在降低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方面 ,穴位按摩抚触组与抚触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抚触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抚触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效果更优于单纯抚触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倒,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干预组增加抚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发生率为34%,对照组发生率为58%,干预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韦林安 《家庭护士》2009,7(17):1568-1569
从抚触的概念、研究历史、手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作用及机制和抚触手法、力度、部位、时机、次数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抚触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抚触能否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 :新生儿出生满 2 4h后连续 5d行新生儿抚触及皮测黄疸指数 ,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第 2日至第 6日抚触组新生儿皮测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尽管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 ,但抚触有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新娥 《全科护理》2012,10(8):692-693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蓝光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及一般护理措施相同,抚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新生儿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经皮测胆红素值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抚触组住院期间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抚触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霞  余慕雪  尹仲娇 《全科护理》2009,7(27):2457-2457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与干预纽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干预组增加抚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发生率为34%,对照组发生率为58%,干预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疗法对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生理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单纯沐浴护理,研究组100例给予游泳+抚触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及24h后母乳喂养次数、新生儿体重、睡眠时问。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有2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对照组13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新生儿体重、睡眠时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游泳+抚触疗法可减少“肠一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有报道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健康新生儿血清胆红素≥ 2 0 5 μmol/L的比率高达 5 1.6% [1] 。而高胆红素血症会引起脑损伤已为医学界所认可 ,一旦出现核黄疸 ,对脑的损伤不可逆 ,将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笔者对在我院出生的 7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2年 1~ 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中抽取 13 1例 ,随机分为 2组 ,抚触组 79例 ,对照组 5 2例。产妇无内科合并症和产科并发症 ;新生儿无产伤、感染、ABO溶血…  相似文献   

10.
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2例,观察组除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外,在出生后24小时由护理人员开始对其进行腹部抚触,每日2次,每次5min;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不实施腹部抚触.比较2组患儿胎便排出时间、排便次数及经皮测胆红素指数等.结果 腹部抚触组经皮测胆红素指数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抚触有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陈梅  赵莉莉  王丽玉 《护理研究》2007,21(15):1329-1330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必将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对三级医院102名护士对护士长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级医院102名护理人员,年龄22岁~52岁,平均30.16岁。其中中专52名,大专25名,本科25名。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46名。在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6年24人,占总人数23.52%;工作年限11年48人,占总人数47.06%;工作年限6年15人,占总…  相似文献   

16.
17.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12):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因此 ,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1] 。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 ,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 ,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 ,发挥内在监控作用 ,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2 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测  按照供应室质量标准化要求 ,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护士职责、各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9.
20.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磁共振检查在监测多发性硬化的病程进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磁共振新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等为早期显示病灶和判断病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MRI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