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66-69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高危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 例和康复组24 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神经药物、普通针刺、康复指导及宣教等;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动作、个人社会交往和认知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家庭治疗。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分别进行Gesell评估发育商数(DQ),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康复组的精细运动、大运动、言语、应人、应人DQ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更能显著改善脑瘫高危儿的智能水平、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小儿脑瘫后遗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对脑瘫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长对脑瘫康复护理的需求状况,确立脑瘫患儿家长最为迫切需要了解的康复护理内容,以及最适合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我中心所接诊到的120例脑瘫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按分值高低进行排序.结果 被调查者以患儿的母亲、爷爷奶奶为主,偏远农村远远高于城市,文化程度低,对脑瘫的康复护理知识匮乏,对康复护理的需求愿望高.结论 充分了解患儿家长对脑瘫康复护理的需求,制订操作性强的康复护理措施,让家庭康复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干预时机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最佳干预时机.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瘫高危儿8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时的月龄分为A组(0~3个月,n=22)、B组(4~6个月,n=21)、C组(7~9个月,n=21)和D组(10~12个月,n=... 相似文献
8.
儿童群体一直是临床医学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患儿的身心皆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心智水平和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完善,所以一旦患病,自身具备的心理承受与自制能力较弱,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低,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疗养。尤其对脑瘫儿童来说,常会因为自身年龄特点与心理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心理干预作为一种常见的护理手段,在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调控心理情绪及改善治疗信心方面效果十分显著,该研究正是基于探究其在儿童脑瘫康复对改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视觉、听觉、感知觉、癫痫、心理行为异常等。它的临床症状可随年龄增长、脑的发育和成熟而变化,但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难以改变。此类患儿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但长时间慢性的应激刺激必然导致家长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心理感应在脑瘫中的影响
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及视听觉、言语等障碍,导致多重性的残疾。由于0~2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丰富的环境和有目的、有计划的育儿刺激对大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南此可见,早期干预不但能促进窒息儿和早产儿的智力发育,预计对其他因产前、产时原因引起的智力低下的防治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够及早对高危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发育,有效降低脑瘫等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瘫高危儿在干预前和1岁时进行智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为102.4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1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干预组高危儿治疗后发育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92.13±9.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组脑瘫发病率1.60%,低于对照组20.00%,且病情程度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神经征象仅2例未消失,而对照组仍有12例未消失;3)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表明干预组84.0%正常,11.2%聪明,仅2.40%偏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有效预防脑瘫发生,并减轻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13.
刘吉伟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脑瘫患儿及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脑瘫患儿及家长给予心理护理综合措施 ,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Gesell 量表分别对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脑瘫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 ,脑瘫患儿Gesell量表发育商评分于心理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 ,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训练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强调家长的参与(在家中坚持治疗)。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17.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0%,对照组为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家长参与训练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应加强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脑瘫儿童康复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发生 ,最近国家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 (2 0 0 2~ 2 0 1 0年 )》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脑瘫儿童康复工作指明了方向。1 脑瘫 (CerebralPalsy)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患脑瘫 (又称脑性瘫痪、脑性麻痹 ) ,是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期的非进行性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脑神经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病变在脑 ,累及四肢 ,表现多样 ,常伴有智力、听力、语言、视力、情绪和行为障碍 ,生长发育迟缓或诱发癫痫等 ,是儿童致…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瘫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治疗过程,由于治疗时间长,家长对本病认识少,经济负担重,脑瘫患儿家长面对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困扰,其心理活动特殊、复杂,对这类人群心理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我科对2003年9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岁以下脑瘫患儿父母抽样调查分析,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