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施行介入封堵治疗61例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1例,室间隔缺损2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肺动脉狭窄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采用Amplatz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9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进行微创封堵治疗,包括17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采用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术,3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采用经皮封堵治疗术,63例室间隔缺损采用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29例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矫正术。术后3 d、3个月、6个月、1 a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疗效。结果 17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中,13例改为经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修补术,余均封堵成功。3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采用经皮封堵治疗术中,27例封堵成功,7例改为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63例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治疗中,7例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修补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11例合并Fallot四联症,7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1例合并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全部封堵成功,术后房、室水平无分流。术后随访1 a,封堵成功患者无封堵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地指导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封堵治疗。  相似文献   

3.
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31例X线平片分析高祥林(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放射科,257034)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我院自1982至1986年7月已做了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11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共31例。...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除了先天性的瓣膜狭窄外 ,目前应用介入方法治疗最多的先心病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室间隔缺损。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已有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1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 (At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5~1996年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120例,其中并肺动脉高压40例,均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矫治,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29岁,手术病种有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心功能Ⅱ~Ⅳ级.  相似文献   

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艳杰  梁丽梅 《吉林医学》2005,26(7):733-73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闲、心内膜垫缺损等。在小儿中以室间隔缺损较多见,约占小儿先心病的50%。室间隔缺损是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引起心室内左向右分流,产生血液动力学紊乱。我院已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实施手术八十多例,效果满意。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2004-05/2006-12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42 d~2岁,体质量4~8 kg,其中法乐氏四联症(TOF)16例,室间隔缺损(VSD)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2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1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1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ASD/PH)11例,部分房室管畸形(TECD)8例,右室双出口(DORV)5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TGA/VSD/PDA)1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三房心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共对2004本院出生的2200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发现有心脏杂音或青紫者,行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诊断。方法2004年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由新生儿科医生每日进行体格检查和心脏听诊。结果发现有心脏杂音的19例,青紫者1例,其中19例经家属同意行心脏彩超检查,19例确诊,其中,动脉导管未闭4例,室间隔缺损1例,卵圆孔未闭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1例,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右心发育不良1例,先心病(多发畸形)1例,复杂性先心病1例,完全性肺动脉畸形分流+房间隔缺损1例。青紫者1例行胸片检查示心脏扩大。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9‰,与国内相关资料报道相接近。其监测说明开展先心病早期筛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治疗102例。年龄以学龄儿童为多,病种以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为多。对比分析心导管资料与手术疗效的关系后认为:学龄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房间隔缺损35例,室间隔缺损30例,动脉导管未闭17例)介入封堵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2例中77例封堵成功(房间隔缺损32例,室间隔缺损28例,动脉导管未闭17例),成功率为93.9%。并发症2例。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简便易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吴育群 《广州医药》2001,32(3):15-16
目的:了解围产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影响及行鱿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3例患儿临床表现及其母妥期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孕早期患乙肝病毒感染、感冒、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阴道炎共28例(52.8%),高龄 产妇12例(22.6%),早产儿13例(24.5%),糖尿病5例(9.4%)。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室间隔缺损13例,房间隔缺损12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6例,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2例,结论: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能避免不良围产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避免孕早期感染、早产对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最常见的称天性心脏病的类型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992年 6月至 1997年 12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先心病 )合并肺动脉高压 (以下简称肺高压 )患儿 44例 ,均行手术治疗 ,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于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 18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7月~ 13岁 ,平均4.0 9± 2 .44岁 ;体重 5 .5~ 30kg ,平均12 .2± 4.5 2kg。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 19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高压 15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 3例 ,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高压 2例 ,房间隔缺损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肺高压 2例 ,室间隔缺损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肺高压 1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经胸部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 4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42例病人 ,男 1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 2岁至5 0岁 ,平均年龄 2 5 6岁 ,其中房间隔缺损 15例 ,室间隔缺损 18例 ,肺静脉畸形引流 1例 ,二尖瓣成形 1例 ,三尖瓣成形 4例 ,动脉导管未闭 3例。2 手术方法右前外胸部切口 ,病人左侧卧位 ,右上肢固定于间架 ,做右腋前线 ,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皮肤切口 ,切口依据病人年龄 ,胸廓大小 ,切口选择 7~ 10cm ,女性病人在右侧乳房下缘入路。胸骨下段切口 ,沿胸正中第二肋间至剑突切口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经导管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及球囊扩张对9例(男6例,女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1例)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年龄4~25(12.5±6.7)岁。在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释放封堵器或球囊扩张肺动脉瓣,并分别于术后1、3、6月进行随访。结果9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8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 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部分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见的一种,它的发病率文献报告略有差异,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或更高。我院自1970年1月至1983年1月连续收治动脉导管未闭120例,男35例,女85例(男:女=1:2.4),与其它医院报导相似。动脉导管未闭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20例动脉导管未闭中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手术均采用8号丝线双重结扎动脉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右心导管检查并经手术矫治,其中室间隔缺损100例、动脉导管未闭59例、房间隔缺损30例、肺动脉瓣狭窄7例、法乐氏三联症3例及部份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着重讨论了右心导管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经股动脉或股静脉途径修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采用进口二尖瓣球囊扩张肺动脉瓣狭窄2例,应用弹簧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1例,应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4例。结果完成介入治疗59例,房间隔缺损封堵19例,失败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34例,成功封堵5例动脉导管未闭。随访3~22mo无1例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简单先心病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是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例新生儿因孕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4月余,生后气促20 h于2020年3月3日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巨大异位左心室憩室合并大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出生第10天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完整切除憩室及心脏畸形矫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对症治疗后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经股动脉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不开胸,痛苦小,恢复快,不需要体外循环,操作时间较外科手术短,住院时间短,并发感染机会少等特点,深受临床欢迎。很多先心患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均可得到治愈,大部分取代了外科手术。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7例先心手术患者,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2岁10个月~65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6例,房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2一般护理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包括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尤其幼儿沟通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儿自信心的目的。方法:本组15例患儿中,均为室间隔缺损,其中11例人工补片修补,3例为肺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合并双腔右心室,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32~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22min,手术全程(90±10)min,术后5~7d出院。结论:微创伤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能达到完全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