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 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 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周彦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500-50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刘悦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99-2900
目的:对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方法:100例,男79例,女21例,年龄11岁~68岁,发病高峰年龄12岁~30岁,全部病例行骶髂关节的CT轴位平扫,并记录其显著的几项临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临床特点中全身多关节病45例、中轴关节病38例,外周关节病17例;其病程关节肿痛1a以下为30人,关节间断性肿痛1a~5a为51人,关节间断性肿痛5a~10a为14人,关节间断性肿痛10a以上为5人。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最常出现的是全身多关节或中轴关节痛,病程1a~5a为多数,骶髂关节CT检查常见髂骨关节面密度增高,毛糙,局限性骨侵蚀征象。  相似文献   

4.
孙青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5):446-44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髂骨侧为主,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分析了43例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作了双盲X线和CT对照研究。③结果正常人滑膜部关节间隙宽度为2~5mm.40岁后,关节前下部间隙可出现局部狭窄。骶侧皮质厚度小于3mm者占87%,前后均匀者占90%;髂侧中部皮质厚度小于5mm,其前部皮质厚度可大于5mm(占16%)。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关节面不清晰,但不出现明确的侵蚀改变。AS骶髂关节病变的对照研究表明,对平片可疑病变,CT可排除或肯定诊断;早期病变(Ⅱ级)CT检查可提高一个级别;Ⅲ,Ⅳ级病变CT和平片分级相同。④结论CT检查可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者;对Ⅲ,Ⅳ级病变,如仅为诊断,则CT扫描似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帮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6例临床确诊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价值(附3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像,探讨CT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31例AS患者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按照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级分析CT表现.结果:2级3例表现为滑膜部髂骨侧侵蚀,3级20例髂骨侧破坏范围和程度增加,骶骨侧累及18例程度较轻,关节软骨钙化导致关节间隙狭窄5例,间隙宽窄不均15例,关节部分强直8例,4级8例关节完全强直,骨质稀疏;韧带部受累10例,出现较晚,表现为韧带钙化.结论:CT检查能反映AS骶髂关节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随访观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和髋关节CT资料.结果:骶髂关节和髋关节CT表现均未见异常者2例;骶髂关节受累,髋关节未受累及17例.骶髂、髋关节改变表现为关节面模糊,骨质疏松,密度不均匀10例;关节面下囊性变,虫蚀样骨质破坏17例;关节面边缘明显硬化,骨赘形成7例;关节强直,关节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12例.结论: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病变的表现,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CT影像特征,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儿,年龄8~18岁,病程3个月~7年,所有病例均行骶髂关节CT检查。结果骶髂关节面的主要改变为:髂骨面的改变包括关节面的模糊、不规则,骨皮质的不连续、变薄、增厚;关节面下囊变,骨破坏和骨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的CT表现为正常、增宽及狭窄,未见强直征象。骶骨面的改变明显较髂骨面少。按国际标准分级,本组病例为0~Ⅲ级。结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一定特征性,病变程度与病程有关。CT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侯志雄  蓝华  吕集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62-1664,166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对疾病的分期及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1.螺旋CT对Ⅰ级和Ⅱ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级和Ⅳ级病变的检出中,两种检查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2.螺旋CT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及软组织肿胀的显示率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在对关节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强直的显示中,两种检查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03-10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CT、MRI检查。结果 MRI检查诊断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增生硬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但两种检查诊断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Ⅰ级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而CT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0级检出率显著低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Ⅱ、Ⅲ、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MRI检查更有利于细微病变的检出,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156例,均于入院3 d内完成X线片及螺旋CT检查。结果①螺旋CT与X线片相比,对各级骶髂关节病变的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T显示关节面侵蚀130例,关节面下骨质囊变102例,骨质增生硬化105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34例,其比例均明显高于X线片(P〈0.05)。结论螺旋CT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4例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于规定时间内分别使用x线平片和螺旋CT对所有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结果(1)在Ⅰ级和Ⅱ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中,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Ⅲ级和Ⅳ级病变的检出,两者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螺旋CT检查出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质增生硬化和软组织肿胀的患者明显多于x线平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和关节强直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多种病变的检查中,多层螺旋CT都显现出了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3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患者的CT和MRI图像进行比较,并对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肿瘤的34例患者的CT及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MRI对骶髂关节病变的Ⅰ级、Ⅱ级检出率分别为27.5%和43.8%,高于CT的12.5%和2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增生硬化、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分别为70.0%、66.3%、82.5%、50.0%,高于CT的38.8%、35.0%、51.3%、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肿瘤的强直性脊柱炎多为Ⅲ级、Ⅳ级,并且多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骶髂关节面虫蚀样破坏及硬化.结论 与CT相比,MRI能更早更准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合并肿瘤的风险,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艾脉兴  赵孟君  林雪  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6):336-338,341,F0002
目的:比较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136例,对其X线平片及CT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性及病变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诊为0~Ⅱ级骶髂关节改变中有48.8%在CT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级别。骶髂关节面模糊(Ⅰ级改变)在X线平片中检出率较CT高(P<0.05),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则在CT中检出率较X线平片高(P<0.05)。X线诊断为0~Ⅱ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6.6%、36.6%、53.3%;X线诊断为Ⅲ~Ⅳ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4.6%和90.9%。结论:CT较X线片对骶髂关节轻微病变的诊断敏感性高,所以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炎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X线与CT对非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平片、CT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骶髂关节(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0.91%、36.36%、18.18%、4.55%.X线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分别为13.64%、59.10%、22.73%、4.55%;CT分别为0%、50.0%、45.55%、4.55%.X线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66.6 %、85.71%、100%.结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受女性自身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X线平片的早期诊断困难,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相似文献   

19.
CT与X线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扫描与X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平片、CT片和复查片,通过影像表现进行病变分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或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浓密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CT扫描与X线平片对早期病变(I~Ⅱ期)的检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Ⅲ~Ⅳ期病变检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扫描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CT复查对拟诊I期病例的确诊、了解病变的演变情况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DR、螺旋CT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DR及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对疾病的检出情况及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对0级、Ⅰ级、Ⅱ级病变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24.7%、39.2%,DR检查分别为15.5%、13.4%、25.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关节面侵蚀81例(83.5%),关节面下骨质囊变63例(64.9%),骨质增生硬化65例(67.0%),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1例(21.6%),其比例均明显高于DR组的57例(58.7%)、39例(40.2%)、53例(54.6%)和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较DR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