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扁鹊学派老官山脉穴木人身上所刻画或描绘的经脉分为红脉系统与白脉系统,两者横向错开,并不重合。前者与双包山经脉木人的红脉系统类同,有脉无穴;后者则是大量自选俞位刺激所引发的经脉感觉的循行轨迹。此老官山脉穴木人以表述白脉为主,称之为"白脉木人",将之与表达红脉系统的双包山"红脉木人"相比照,举心俞的本脉白脉循行与肺俞、胃俞及肾俞的环体带脉白脉循行并且附有相应的经脉循行感觉的照片为证,说明,此老官山脉穴木人乃是用于观察自选俞位刺激所引发的经脉感觉循行路线的教具。脉穴木人身上的白脉是活路线,对它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气(经脉循行感觉)至病所"而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与所谓黄帝经络系统的"中间环节"无关。  相似文献   

2.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作为最早的中医学著作,主要论及的是十一条经脉的循行和其异常时产生的病候,以及对这些病候的灸治方法。笔者对这两本著作中经脉循行的原文、表述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研究,以期反映这两本针灸医学著作中经脉循行的概貌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任路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117-2118
经络理论中有关经脉循行分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经脉学专著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关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的循行分布规律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著《灵枢.经脉》。而历代医书中对足三阴三阳经脉、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在躯干部循行规律却少有论述,文章从三维圆柱体的假说、"背为阳,腹为阴"、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治疗原则等角度探讨其循行,旨在进一步剖析经络循行的真谛,使针灸经络学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李海峰 《吉林中医药》2020,40(6):820-822
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张家山汉简《脉书》是《灵枢·经脉》的祖本。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其病"、《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所产病"和《灵枢·经脉》"所生病"中的疼痛病症数目与所生病症总数及经脉循行部位数目等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三篇文献记述的疼痛病症数目与"所生病"症总数及经脉循行部位数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说明疼痛病症是经脉病症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脉理论形成初期,古人对经脉循行路线的认识可能有部分来源于对疼痛诊察或治疗的结果,经脉理论的形成与古人对疼痛病症的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阴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马王堆脉书与《灵枢》一些篇章的差异,初步探讨了经脉循行的发展过程。从马王堆脉书到《灵枢·经脉》,脉的数目、脉行方向、脉的分枝及脉的排列顺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原因与《灵枢·营气》中的营气在十二经脉中环周流行的思想密切相关。新的经脉循行为某些诊法及生理病理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掺入不少理论构想成分,提示在研究经络问题时不能单纯以古代文献为是非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冲脉循行考     
以《黄帝内经》、《难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冲脉的循行路线。认为对腹部脉动的直观体察是古人认识冲脉循行的主要依据,而冲脉循行线路的纷杂歧异,实际上反映了经脉学说开始形成时的早期面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原穴后对正常人沿经脉循行线温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人体经脉循行路线的规律。方法使用热层析分析仪观察正常人沿大肠经、心经、肺经及胃经循行线在针刺其原穴前及针刺后15min的温度变化,并在各经脉线上选取穴位点、经线上非穴位点以及非经线上穴位点旁开部位进行温度变化值的分析。结果针刺原穴后,分别形成了与大肠经、心经、肺经及胃经路线基本一致的循经高温线,且针刺前后的穴位点温差均约为1℃,经线上非穴位点的温差均约为0.7℃,非经线上穴位点旁开部位的温差约为0.3~0.4℃。结论针刺原穴会引起正常人沿经脉循行线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归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灵枢·经脉》经络循行部位的相同点来总结各个经络所主治的疾病。对比其不同点来探讨其进化过程。经络的形成曾经有一个由循行方向不定、经络间的联络不定、脏腑属络关系不定发展到循行方向规律、经络间联络相对固定、脏腑属络关系确定的过程。归纳出各本经经络循行与其主治疾病的共同点,应用于临床,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卫华  李易侠 《陕西中医》1992,13(12):552-553
针对《灵枢·经脉》篇所载经脉循行路线中“其直者”与“其支者”的涵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分析,认为二者是同一概念,均是直行的主干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俊岭  陈振荣 《针刺研究》2002,27(3):230-237
本文从①循经感传现象的外周和中枢机理 ;②经脉 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生理学与形态学基础 ;③经脉循行线上理化特性的观察和机制分析 ;④古代经络文献研究与现代经络研究史等四个方面概述了“九五”期间经络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揭示 :循经感传与外周神经、骨骼肌链、脊髓运动神经元柱和大脑皮层等结构和有规律性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针刺经脉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活动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有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物质基础 ;经脉循行线上出现的各种生物物理现象包括红外辐射轨迹、液晶等与机体生物信息的特殊传递活动密不可分 ;经络是指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远隔部位特定联系的规律 ;目前我国对于经络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有关经络研究的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梳理"心主之脉"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的概念由一而分为二的过程。"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一词出自《灵枢·经脉》,但在早期简帛《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并未出现此条经脉。老官山出土的"十二脉"称此循行轨迹为"心主之脉",此脉原为治心系疾病之脉,后为了实现3条手阴经配上焦两个脏器,古人沿袭老官山"十二脉"心主系心、手少阴入心的记载,提出了心主脉"包络心系"与"心不受邪""邪在心之包络"的理论,故心配少阴,而穴取心主之脉理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心包"脏随之诞生,成为上焦第三脏,心主之脉亦易名为"手厥阴经"。  相似文献   

14.
经络的生物物理学、化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黄光英 《针刺研究》2007,32(4):281-284
经络实质是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近年来众多学者试图从物理、化学、生物、中医和现代医学等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各种经络现象。经脉循行线上的物理探测结果表明了经络具有电、热、声、光、磁、同位素的循经移动等生物物理学的特异性。经脉线上的化学物质(离子、氧分压、神经递质、细胞连接通讯)的研究也与经络活动密切相关。本文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两个方面总结了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近况,以期对此领域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分析敦煌石窟《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的特色及临床意义,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他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探讨夹脊穴、腧募穴、带脉、循经感传、人体躯干横向皮节过敏带与横向经脉的关系。这些横向循行经脉与传统上下循行的经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网状结构经络系统。  相似文献   

16.
经筋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医经典与经络理论的角度分析,探讨经筋的属性、经筋的生理、病理及其与经络间的关系,从经筋角度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效果,为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由归经属性确定到实施归经分类,中药经历了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定位到归经分类的基本过程。考察确认,药物归经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根据药物自身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予以确认,二是由六经(包括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而来的。所谓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归经,本质上是一致的,可替代使用。方剂归经和归经分类古今虽未明确,但在古方剂文献中普遍存在。除以单一药物和复方为整体外,方药在归经属性确定和归经分类上毫无两致。进而为药物和方剂在归经属性确定、归经分类的统一和融合,在实际操作和理论层面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最基本的取穴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循经取穴分为:循本经取穴、循他经取穴、循多经取穴,作者在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报道的基础上,主要从循本经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人体十二正经的电导特性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人体经络电学平衡特性与健康程度的关系,基于此提出定量测量人体亚健康程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主改良的经穴电阻检测仪,通过无创方法测量受试者手指和脚趾处的12个井穴的电导数据,创新型地提出偏离度概念,分别计算单一总偏离度、经络总体偏离度和人群偏离度,三者之和定义为总偏离度...  相似文献   

20.
胡冠书 《河南中医》2020,40(3):329-331
"发于阳""发于阴"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无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疾病处于表证期。阳经受邪发热,阴经受邪无热,此为常;阳经受邪亦有不发热者,阴经受邪反有发热者,此为变。《伤寒论》第7条和第131条两处"发于阳""发于阴"含义相同,均为就表证而言。邪在皮毛经络,为感邪之初,病之始,故为"发"。"阳"指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阴"指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从病程上看,处于表证期,即邪气入经以及入经之前;从病位上看,邪在体表、经络,无涉脏腑。相较而言,阳经表证更为明显,邪在络脉常已出现相应症状,从病之"发"到病之"衰",时间较长,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