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儿,男,9岁.因"心脏杂音9年"入院.平素无症状,未行特殊治疗.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全收缩期杂音,P2轻度亢进.辅助检查:X线胸片轻度肺淤血征象.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内径36 mm,左室内径47 mm,右房内径32 mm,右室内径17mm,室间隔膜部连续中断7mm.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膜部缺损.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性,12岁。出生后三个月查体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短,于1986年5月22日入院。平素易患感冒、肺炎,无突然胸痛气急、昏厥及心衰史。查体:发育稍差,营养中等。血压:右上肢120/60mmHg,右下肢130/70mmHg。无紫绀。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第2~4肋间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双期杂音不连续,以收缩期为主),P_2亢进。无杵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溶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摘要 患者女 ,3 4岁 ,因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2 0余年 ,于 2 0 0 3年 2月 1 9日入院。入院时查体 :胸骨左缘第 3~ 4肋可闻及 4~ 5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缺损 (隔瓣后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隔瓣后 )。2月 2 4日下午在局麻下行经皮穿刺VSD封堵术。术中左室造影显示室缺为漏斗型 ,最窄处为 6 6mm ,底部约为 1 2 0mm ,用 1 6 0mm的封堵器封堵。术后反复行心脏彩超及X线左室造影 ,显示缺损处仍有少许左向右分流的血流束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仍可闻及 1~ 2级收缩期杂音 ,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 3级收缩期杂…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患儿,男性,5岁。2岁时发现心脏杂音,平素活动同正常儿童;胸骨右缘4~5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肺动脉区第二音分裂。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右二弓弧度增大,心胸比值0.60。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冠状动脉呈管状增粗,根部达12mm,引流至右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7岁。出生后2个月口唇发绀,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于1986年9月入院。平素易患感冒。肺炎,活动后心慌气短,无咯血、昏厥及蹲踞史。查体:发育营养中等,结膜充血,口唇、甲床中度紫绀。心律齐,胸骨左缘第Ⅱ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闻及3~4/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P_2轻分裂,S_1亢进。杵状指(趾)++。心电图:电轴右偏,右房大,不完全右束支阻滞。X 线胸片:肺轻度充血,肺动脉段突出,右  相似文献   

6.
龚南平  方功德  徐全 《江西医药》2002,37(2):139-139
患者,女,12岁.发现心脏杂音11年,活动后心悸、胸闷1年收入住院.体检:血压100/50mmHg,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内0.5cm处.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亦可扪及震颤.心电图:右位心.胸片:两肺充血、心影增大、主动脉结偏小、肺动脉段平直、心尖向右下延伸,胃泡右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肝脏位于左肋缘下.心脏右位,左心室内径增大(54.8cm).房、室间隔延续正常.降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可见动脉导管未闭,直径9mm.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动脉导管未闭、全内脏反位.  相似文献   

7.
张鸿  曹辛  洪伟  高云鹏 《云南医药》2014,(6):740-740
病例患儿男性,年龄11月,体重9kg;三月前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心杂音,遂至我院就诊,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收治入院。查体:营养状况一般,面色、口周无青紫,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触及,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大部位于右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尖指向右侧,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方,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右位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8.
男性患者,6岁。因易感冒,活动剧烈时感心慌气喘来诊。无咯血、蹲锯及紫绀史。家族中其他成员未见异常。查体:发育一般,智力正常,脉搏100次,呼吸26次,血压110/60。无紫绀。胸骨部稍隆起,心界向两侧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杂音,传导广泛,未触及震颇,肺动脉区第2心音亢进。右手指及部分手掌缺如,左手无杵状指。化验: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为46,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口唇、甲床紫绀,运动性心慌、气短50年,于2007-08-15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9/min,血压115/67 mmHg。口唇、甲床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两肺血少,心影呈靴型,心尖圆钝上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  相似文献   

10.
赵根 《河北医药》2006,28(4):257-257
例1.女,16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入院查体:口唇无紫绀,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Ⅵ级柔和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伴固定分裂,周围血管征阴性.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房、右心室肥大,频发性室性早搏;胸部X线片检查双肺充血性改变,右心房增大,心尖圆钝上翘;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26mm,轻度肺动脉高压(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39 mm Hg).血气分析:氧分压86 mm Hg,二氧化碳分压32 mm Hg,血氧饱和度0.95.于2005年6月29日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ASD心内修补术.  相似文献   

11.
患者主因反复咳嗽、咯痰30余年,间断咯血5年,全身浮肿、气短、不能平卧一周入院。查体:营养中等,唇绀.颈静脉充盈。左胸稍高于右胸,左肺叩过清音,心界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Ⅲ级以上收缩期杂  相似文献   

12.
我院1例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和1例坐骨耻骨软骨肉瘤切除术后分别并发缺血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 例1 男,21 y。活动后心悸、气促10 a。体检:血压17/8 kPa,心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4级收缩期杂音,传导广,伴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无分裂。右心导管检查:导管入肺动脉瓣口较困难;测平均压,右房0.8 kPa,左室中及右室流出道分别为4.0 kPa及3.7 kPa,肺总动脉为1.1kPa。右心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4岁。于1996年10月2日16时因胸部刀刺伤,伤口溢血约10min入院。体检: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血压及脉搏测不到,胸骨左缘第5肋间见一长3cm横行创口,溢血,心音弱,心率150次/min。急诊手术见左胸腔积血1500ml,心包饱满,有一约3cm长破口血液不断溢出,切开心包,积血400 ml,右室前壁见一横行穿透伤口3cm,并有节律地喷血。探查心脏过程中心脏停跳,心脏按摩约1 min后恢复自主心率,术后胸骨左缘第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使用美国HP5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经胸探查发现:左室前后径60mm,后室间隔肌部心尖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或其分枝与心腔或其他大血管有异常交通存在。此病罕见,但随着心血管造影检查的广泛应用,诊治病例渐见增多,自1865年Krause首先描述此病,至今已报告200余例,国内1963年冯卓荣报告2例,1966年候立业报告1例,1977年北京阜外医院报告8例。本文报告我院诊治的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并结合文献讨论有关问题。病例报告叶×,男,14岁,住院号47752,患者于4岁因发热就医时曾诊断为“风心”联合瓣膜病变及‘先心,动脉导管来闭”等,此次为明确诊断而入院。平素有膝关节酸痛史,活动强烈后感心慌、气急,无紫绀、蹲踞及咯血史。体格检查:营养发育良好,血压108/66毫米汞柱,脉率80次/分,心律规则,左前胸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Ⅲ肋间可触及震颤,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右缘3~4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音质带机械性,较浅表,在3~4肋间胸骨处最清晰,P_2稍亢进,无固  相似文献   

15.
宋书田  周继梧  肖连波 《河北医药》2007,29(11):1183-1183
患者,男,42岁,胸部刀刺伤44 d,受伤当日于当地医院接受右室破裂修补术,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一般情况可,平卧位颈静脉稍充盈.左胸前外侧可见剖胸止血切口疤痕.左第5肋弓处可见长约2 cm刀伤疤痕,心率89次/min,律齐,血压118/65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骨左缘4、5肋间及剑突附近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肝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41岁,65公斤。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重伴胸痛、心悸1月”人院。平素易感冒,活动耐力尚可。查体: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em,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固定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重度电轴右偏,肢导联低电压。X线胸部后前位片示:双肺充血,主动脉结位于左侧胸腔,左心缘肺动脉段消失,心尖位于右侧胸腔,左肺两叶,右肺三叶,胃泡位于胸腔左侧膈下,肝影位于右侧膈下。  相似文献   

17.
患儿 :女 ,11岁。发现心脏杂音 9a。查体 :心率 10 0次 / min、律齐 ,胸骨右缘第 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P2亢进、分裂。X线胸片示肺动脉段饱满 ,肺血增多 ,心胸比率0 .6 5。心电图正常。逆行升主动脉造影示三个冠窦清晰、主动脉根部后方一异常血管充盈后向右横行 ,远端形成 3 cm× 4cm梭状结构连于右房 ,造影剂注入右房、右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瘤样扩张 ,内径约 1.3cm,左回旋支扩张 ,内径 1.0 cm,自左房后沿右房顶部侧壁走行入右房。肺动脉测压 4.9k Pa。术前诊断 :左冠状动脉右房瘘。 1997年 11月在全麻体外循…  相似文献   

18.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例经心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1岁,住院号232647。以胸闷半年为主诉入院。体检:无紫绀。心率82次/分,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三、五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向心尖传导,P_2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维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下移畸形。右心导管检查示右心压力正常,无心内分流。胸部X线平片示肺血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5岁。缘于1985年7月4日由台阶摔倒致右背部软组织挫伤,当时未作处理,2天后局部见红肿热痛,4天后出现持续性高热,经对症处理无效于7月12日住院。既往无传染病及心脏病史。体检:T39.8℃,P130次/分,R28次/分。面色苍白,皮肤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右肩胛处有约4×2.5cm脓肿,波动感明显,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略粗,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左下扩大,P_2亢进,心音低钝,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至心尖部闻及Ⅲ级收缩期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此例具有以下特点:(1)自幼心脏有杂音,活动后心慌胸闷,无发绀;(2)7月前突然头昏发晕后心慌胸闷加剧,活动后气喘,腹胀纳差,下肢浮肿;(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双期震颤和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以舒张期为主,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右缘与剑突下传导,有周围血管体征;(4)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肝颈返流阳性,下肢呈可凹陷性浮肿;(5)X 线胸片提示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正常,主动脉结与肺动脉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