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治疗仍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丘脑切开术(thalamotomy)跨手术和左旋多巴队(L-Dopa)等药物的疗效均不够满意。近年来PD的慢性深部脑刺激(chronicdeePbrainstimulation,CDBS)疗法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出良好前景,成为了PD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日益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它影响了近1.7%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回顾PD的历史,有几个里程碑需要铭记。1817年Parkinson首次详述了PD的典型临床表征。1895年Brissaud从病理上提出中脑可能是PD的解剖基础。1912年Lewy发现黑质内嗜伊红包涵体,即Lewy小体是PD的重要病理特征。1960年Ehringer和Homykiewicz发现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递质水平下降是产生PD运动症状的主要因素。1961年Birkmayer和Hornykiewicz首次应用左旋多巴治疗PD,但最终将其成功推向临床的要归功于Cotzias。  相似文献   

3.
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副作用的逐渐暴露和立体定向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治疗PD重新受到重视.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能避免毁损相应的神经核团,借助其可逆性和可调节性的优势正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目前DBS治疗PD的短期疗效得到肯定,本文就DBS治疗PD术后随访超过1年的报道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和残存神经元内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部分PD患者在疾病的晚期会出现痴呆的表现。临床上将与路易小体有关的痴呆分为:PD痴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dementia, PDD) 和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据研究大多数诊断为PD的患者会出现PDD;而在所有痴呆患者中,DLB大约占了20%,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这三者尤其是前两者在病理学、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生物学上有很大的重叠,难以鉴别。本文就PDD以及其与DLB、AD的鉴别及联系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提示,雌激素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有保护作用,受体依赖途径是雌激素作用的重要环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了PD的发病。我们拟探讨中国人群ERα的基因多态性与PD及PD痴呆(PD with dementia,PDD)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移植人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帕金森大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体内外特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本文利用6-OHDA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制作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动物模型,移植BMSCs并观察BMSCs对PD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学的影响,以探讨BMSCs治疗PD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培高利特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高利特是一种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多巴胺D1、D2受体激动作用,可以绕过变性的神经元,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广泛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早期单药治疗,或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治疗晚期有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的患者。该药于1994年在中国上市,目前已经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我们就会想到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人们最初是先认识了PD,而后在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中,才开始慢慢解开DA能神经元的神秘面纱,并确立了DA能神经元在PD发病机制的中心地位。近年来,人们对PD的治疗逐渐倾向于神经保护治疗,除了保护DA受体、抑制DA降解及干细胞替代治疗等,保护DA能神经元是关键措施。本文先简单介绍DA能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基础,并就目前DA能神经元保护的热点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情绪障碍的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较多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亦是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本研究通过测试P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了解PD患者抑郁的特点,并用帕罗西汀(seroxat)治疗,观察抗抑郁药治疗.PD患者抑郁情绪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特点,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以多巴胺类制剂替代治疗为主。PD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而成为近几年神经病学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其病因还不明确。PD患者中以步态小、愈走愈快、停止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慌张步态已被广泛认识,而对于冻结步态的研究并不多。冻结步态是晚期PD患者临床表现中常见且最具有致残性的病理步态。冻结步态可以出现在7%的早期特发性PD患者中;在病程超过10年的PD患者中,超过50%的患者经历过步态冻结。本文就PD患者冻结步态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报告了第一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现在PD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位居第二的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D)[1]。PD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学、氧化应激、自由基损害,以及甲苯四氢基吡啶(MPTP)毒性学说等,主要病理改变是  相似文献   

13.
应重视对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典型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主要以经典的四大运动性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除运动性症状之外,绝大多数患在疾病的中晚期均会出现包括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疼痛等在内的症候群,即非运动性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追溯帕金森病的研究历史,早在约200年前,英国医师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在其描述帕金森病的第一篇献中即有对患出现便秘等非运动性症状的记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第16届国际帕金森病与相关疾病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6届国际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与相关疾病会议于2005年6月9日至13日在德国柏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有3000多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80多篇。现将会议中涉及的PD的主要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小字征(micrographia)作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重要体征早已被认可,国内、外教课书中已屡有提及(图1B)。唯大字征自帕金森本人最早报道6例起,迄今近200年的国内、外文献中均未提及。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目前认为部分家族性PD和散发性PD是由PARKIN基因突变所致。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集了27例早发性与19例晚发性PD,对其临床特征与PARKIN基因突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该病与老化、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在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此方面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对DNA本身序列的关注。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更多着眼于各种调控蛋白分子与DNA序列的结合和对相关基因表达活性的调节。自1996年发现转录调节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BP)具有内源性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ase,HAT)活性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有些表型和疾病的发生并非DNA序列的改变,而是表观遗传(epigenetic)改变所导致。因此,表观遗传学成为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其在PD发病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就目前人们对表观遗传机制的认识及其在PD中的可能机制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病,运动系统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除此以外,非运动症状也很突出,包括自主神经症状,情感、认知障碍等。其中流涎和口干在PD患者中出现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PD患者唾液量和成分的研究现状及流涎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病性抑郁(PD)与抑郁症(MD)在临床特征及治疗上的异同点。方法:随访研究74例患,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1)治疗前PD组HAMD总分及因子3评分高于MD组。(2)HAMD减分率显示PD组12个月及24个月时疗效好,MD组6个月及12个月时疗效好。(3)PD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差。结论:(1)PD组临床表现以抑郁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MD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2)对PD患必须使用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3)PD患更易产生自杀行为。(4)抑郁症患维持治疗至少2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认知功能损害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PD认知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早期诊断和干预PD认知损害将有助于延缓PD痴呆的发生。本文就PD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