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19例髋臼双柱骨折病人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7个月。骨折复位程度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erled’ 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术后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使病人获得满意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联合入路治疗17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应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按AOFA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1个月。解剖复位13例,一般复位4例。15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皮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钢板及螺钉外露行皮瓣覆盖创面。患者骨折均在术后16~18周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10例,良2例,可3例,差2例。结论联合入路手术治疗Pilon骨折,可使骨折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防止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髋臼骨折的CT分型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2002年12月至2007年9月间对21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前应用CT扫描,按髋臼骨折的Judet—Letoumel分型选择手术入路,4例后壁骨折、5例后柱骨折及2例横行骨折采用Kocher—Langeneback入路,2例前柱骨折、5例双柱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例移位较重双柱骨折,采用前后联合入路;1例前壁骨折伴股骨头前上方骨折,采用髂股入路。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骨折距手术的时间为6—10d。结果随访6~57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骨折复位的质量按Matta影像学评定:解剖复位12例,良好复位8例,不满意复位1例。根据Merled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临床疗效优13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结论CT扫描能明确髋臼骨折移位和粉碎程度,用术前CT分型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能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及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3例髋臼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43例均获随访,时间4-48个月,根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解剖复位35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按美国骨科学会(AAO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29例,良8例,可3例,差3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稳固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髋臼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22例髋臼骨折患者,后壁骨折和后柱加后壁骨折选择K-L入路,前柱、前壁骨折及横断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入路,前后移位明显的横断骨折、T形骨折、双柱骨折选择前后联合入路.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骨折6~9个月均愈合.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 9例,满意复位13例.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7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1例股骨头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结论 按髋臼骨折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笔者自2012-01—2015-12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26例髋臼骨折,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8例,不满意复位2例。26例获平均16.5(6~2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疗效按照Matta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0例,可1例。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时能清楚显露耻骨梳、髋臼内壁、方形区,方便骨折复位固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型髋臼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46例48髋,其中T形骨折15髋,双柱骨折14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8髋,后柱伴后壁骨折5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6髋。手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例,K—L入路5髋,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K—L入路)41例。结果:解剖复位32例(占66、7%),复位满意11例(占22.9%),复位不满意5例(占10.4%)。随访4个月-4年,平均1年5个月,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30例,良9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①术前CT三维重建是骨折准确分型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的关键;②术前骨盆标本上模拟手术并初步预弯重建钢板,对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有很大帮助;③术中对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并可靠内固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附2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 2 1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K L入路 1例 ,单纯髂腹股沟入路 3例 ,K L联合髂腹股沟入路 17例。全部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 :骨折复位程度按照Matta标准 ,解剖复位 15例 ,满意复位 4例 ,不满意复位 2例。 17例获得随访 ,随访 1~ 5年 (平均 1.7年 ) ,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 :优 8例 ,良 5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为 78.6%。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入路、骨折准确复位、牢固固定、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64例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男40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6岁.按Letournel-Judet方法分型:后壁骨折16例,后柱骨折2例,前柱骨折2例,横行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横行伴后壁骨折6例,T形骨折6例,前柱伴后壁横行骨折2例,双柱骨折14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32例,髂腹股沟入路16例,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切口+K-L入路)16例,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3 h,术中平均失血量为800mL.所有患者术后获8~4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患者伤后2周内手术者53例,其中解剖复位39例,满意复位10例,不满意复位4例,复位优良率为92.5%.伤后2~3周后手术者11例,其中解剖复位4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复位优良率为81.8%.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优37例,良13例,可8例,差6例,优良率为78.1%.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3例(Ⅱ~Ⅲ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 结论 对于移位髋臼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开放复位策略、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5诊治的14例髋臼骨折。骨折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1例,后壁骨折1例,后柱骨折2例,横断伴后壁骨折2例,T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4例。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选择手术入路,所有患者均用重建钢板配合拉力螺钉内固定及选择性植骨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按照Matta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1例,满意复位2例,不满意复位1例,复位满意率92.9%。14例均获随访1.2~5.0(3.2±0.8)年。末次随访疗效按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2例,可2例。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异位骨化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系统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及复位内固定,选择性植骨治疗髋臼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术式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手术治疗患者45例,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分为Ⅱ型23例和Ⅲ型22例,比较不同Ruedi-Allgower分型的骨折的手术时机及术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术)的疗效。结果〓不同Ruedi-Allgower分型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edi-AllgowerⅡ型以7~10 d手术为主,Ruedi-AllgowerⅢ型以6~8 h手术为主,同种手术时机的Ruedi-AllgowerⅡ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0.01),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患者(P<0.01),且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P<0.05)。结论〓准确把握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手术时机,综合评估骨折程度优先选择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助于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与骨性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98例非粉碎型内外踝双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外踝有无疼痛及术后1年AOFAS足踝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后外踝出现疼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P<0.05)。闭合复位组51例术后随访16~81个月,平均29.7月,骨折全部愈合;切开复位组42例随访17~80个月,平均28.3月,4例出现切口红肿、皮缘坏死,经换药后切口愈合,无深部感染发生,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出血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发生率低的优点,并能获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同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跟骨塌陷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 15例 ,8例内固定 ,7例植骨 ,平均随访 14个月 ,参照AOFAS评分对患者有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活动 ,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照片等加以评估。结果 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 2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 ,6例疗效为优 ,9例为良。结论 跟骨塌陷性骨折手术解剖复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9年7月,收治47例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19~66岁,平均35.6岁。交通事故伤27例,高处坠落伤11例,运动伤6例,压砸伤3例。左足18例,右足29例。单纯内侧柱损伤6例,内侧柱伴中间柱损伤24例,中间柱伴外侧柱损伤13例,三柱损伤4例。患者均存在跖骨基底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21 d,平均8.6 d。手术采用1~2个足背侧纵形切口,复位后用小钢板、螺钉、骑缝钉、克氏针固定内侧柱及中间柱,外侧柱均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封闭式负压引流2周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创面;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75个月,平均28.3个月。骨折于术后9~15周愈合,平均12.3周。末次随访时,15例出现中足骨关节炎表现,但无需行关节融合术。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获优9例,良16例,一般4例,差3例,优良率为78.1%。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跖跗关节再脱位。结论对跖骨基底部骨折应给予足够重视,术中探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及伴发损伤,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可靠固定,重建中足内在稳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开放复位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26侧)跟骨骨折病例行开放复位加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结果经12~41个月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4侧、良7侧、中4侧、差1侧,优良率占80.77%。结论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耻骨联合分离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告一组有耻骨联合分离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内固定的作用。方法:1995年4月~2001年1月间收治的有耻骨联合分离的严重骨盆骨折14例。手术采用Pfannenstiel入路,切开复位后以重建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盆疼痛、步态、骨盆形态等。结果:14例患者术后耻骨联合均获解剖复位,骨盆形态恢复正常,经平均19个月的随访,3例耻骨联合后区有不适感及轻度疼痛,其余患者均能行中、重体力劳动,疗效满意。结论:内固定可准确恢复骨盆形态,维持联结付弓的生物力学特点,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Pilon骨折延期切开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复杂Pilon骨折(Ruedi-AllgowerⅢ型)均行延期切开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3例经植皮治愈,1例经反复换药2.5个月,3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物后愈合。骨折延迟愈合2例,均为大块髂骨植骨,髂骨面重建踝关节面患者,术后1.5年骨折愈合。26例均获随访,平均31(22~56)个月,按Mazu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4.6%(22/26)。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采用延期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Pilon骨折患者,7例开放性骨折者行急诊清创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29例闭合性骨折者中26例肿胀消退后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和植骨结合外固定架治疗,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者二期行同样术式。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6~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4~26周,患肢力线正常。4例伤口感染,4例皮肤坏死,6例踝关节功能障碍;无针道感染和松动,未见骨折不连或畸形愈合,无窦道形成及骨髓炎。临床疗效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优19例(90~100分),良11例(75~89分),可5例(50~74分),差1例(〈50分)。结论正确评估局部软组织条件,根据Pilon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合理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力线,干骺端缺损区充分植骨,整复关节面,适当功能锻炼,晚负重,术后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4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涉及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9例,女17例;年龄19~76岁,平均47.7岁。扭伤17例,摔伤15例,交通事故伤12例,其他伤2例。左踝25例,右踝21例。单纯后踝骨折6例,外踝及后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22例,外踝及后踝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例。伴内踝或外踝骨折者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旋后外旋Ⅲ度13例,Ⅳ度9例;旋前外旋Ⅳ度18例。后踝骨折按照Naoki分型:后外侧斜型29例,内侧延伸型11例,小块撕脱骨折型6例。7例急诊手术,39例择期手术。结果术后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3个月,平均37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4.3个月。术后1个月1例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作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9例负重或行走时出现踝关节疼痛不适,加强康复锻炼及止痛药物治疗。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获优17例,良21例,中8例,优良率为83%。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5分,平均1.9分。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37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7~61岁;新鲜损伤33例,陈旧损伤4例。结果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9个月,平均28个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好24例,较好11例,差2例。结论对于Lisfranc骨折脱位应手术治疗,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必要条件,陈旧性损伤应行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