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造影剂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影剂肾病(CIN)是指患者接受造影剂注射24~72h内发生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功能损害,通常以血肌酐比造影前基础水平增加〉0.5mg/dL(44μmol/L)或〉25%为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又称造影剂肾病,是指应用造影剂(contrast medium,CM)后新出现的急性肾损害或原有肾损害加剧,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肾功能障碍;其实质是造影剂诱发的急性肾损害。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介入检查及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比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龄、糖尿病、肾衰竭、心功能不全、容量不足等患者中的应用,使对比剂肾病(cIN)成为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第三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使用造影剂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nephropathy,CN)的25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造影剂肾病(RCN)的发生率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比较造影剂肾病患者与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造影当日静脉液体入量、基础肾功能水平,探讨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为11.52%,明显高于30~59岁人群;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RCN的发生率增加;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RCN的发生率可达54.8%;RCN患者液体入量远远低于未发生RCN的患者。结论老年人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很高,可能与肾脏贮备能力降低有关;充分水化是防止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药物性。肾损害患者53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科1995至2005年药物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中40岁以下者17例,40岁以上者36例,其中60岁以上者23例。致病药物中抗菌素32例,中药6例,解热镇痛药、避孕药、造影剂、抗肿瘤药、奥美拉唑、阿昔洛韦、卡托普利共15例。临床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2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1例,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例,肾病综合征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死亡3例,转为慢性肾损害10例,其余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中老年人为药物性。肾损害的高危人群;抗生素。肾损害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肾损害发生率上升到所有药物之首。停用致病药物和支持治疗是公认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少数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加环磷酰冲击治疗后继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也不失为抢救。肾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在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后,使用造影剂48-72 h内,出现血肌酐升高大于44.2μmol/L,或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大于25%[1]。随着碘造影剂在放射诊断和介入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造影剂肾病是继外科手术、低血压后第三大医源性急性肾损伤[2]。  相似文献   

7.
X线造影剂的肾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X线造影剂的大量使用,由造影剂而诱发的各种副反应不断增多,特别是造影剂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或原有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结合近年文献资料,综述了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造影剂肾毒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对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湿浊内蕴证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性肾损害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该病在西方国家较常见,是终末期肾衰竭的第2位病因(约占25%),仅次于糖尿病肾病。在我国,高血压性肾损害在终末期肾衰竭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病因中,分别占第2位(14.8%)及第3位(8.9%),在腹膜透析中仅次于慢性肾炎,在血液透析中仅次于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9.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在血管内造影后新发的或是加重的肾功能损害,一般量化的定义是指使用血管内造影剂后48~72h内出现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升高大于或等于44.2~88.4rand/L(0.5~1.0mg/d1),或是Scr由基础值升高大于或等于25%~50%,可以诊断为CIN。自从50多年前报道首例造影剂肾病以来,在医学放射性检查及治疗中,血管内造影剂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造影剂肾病是院内获得急性肾衰竭的前3位病因。本文将从CIN的流行病学、造影剂的种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X线造影剂的肾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X线造影剂的大量使用,由造影剂而诱发的各种副反应不断增多,特别是造影剂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或原有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结合近年文献资料,综述了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发生适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造影剂肾毒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乙酰半胱氨酸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造影剂在诊断和介入治疗等的应用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和亡率在住院的患者中均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已经患有肾衰竭的患者更是如些.乙酰半胱氨酸在一些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安全、便宜的预防造影剂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造影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本文重点介绍了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认为造影剂肾病是可以预防的医源性疾病。临床应根据是否有危险因素严格筛选病人。积极纠正诱因并予相应处理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疗效.方法 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Google Scholar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至2011年,获得NAC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初步检索出151篇相关文献,有1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16项研究共纳入4588例患者,14项试验的Jadad评分超过3分.16篇文献的整体荟萃分析结果显示,NAC可以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OR=0.65,95% CI 0.46~0.92,P=0.01).患者平均Scr≥132.6 μmol/L的11项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OR=0.52,95% CI 0.30~0.93,P=0.03,但患者平均Scr<132.6 μmol/L的6项研究荟萃分析结果 显示,OR=0.93,95% CI 0.75~1.15,P=0.49.结论 NAC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当平均Scr≥132.6μmol/L时,NAC对造影剂肾病有明确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发生糖尿病后的20~25年,25%~40%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1/3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降压药物,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仅能够保护心脏,也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但是这些结论都是针对。肾脏保护的,对患者的病死率的影响却没有报道。本文旨在评价ACEI和ARB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各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造影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本文重点介绍了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认为造影剂肾病是可以预防的医源性疾病。临床应根据是否有危险因素严格筛选病人 ,积极纠正诱因并予相应处理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使用造影剂后48h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造影剂的使用也口益广泛。尽管造影剂不断改良(由离子型到非离子型,由高渗型到等渗型),但因造影剂导致的AKI却频频发生,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使用抗癌药物后并发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肺恶性肿瘤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经肾穿刺活检示:缺血性肾病。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应考虑可能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在尽量兼顾控制肿瘤及肾损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邱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6):477-479,482
目前器官移植技术已较为成熟,在术后常用FK506或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排斥反应,而使用这类药物常会发生肾损害。作者结合文献对FK506和环孢素在非肾移植中肾毒性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病理改变、肾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造影剂尉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应用造影剂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1%~6%,但在一些高危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已经成为美国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原因,是医源性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CIN的措施主要有水化、药物预防和血液净化,水化是目前公认的最简单、确切有效的措施,药物预防和血液净化是否有效仍未取得一致的观点。有报道钙拮抗剂对CIN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药源性肾脏疾病(drug-induced kidney disease,DIKD)的增多是近年来肾脏病疾病谱变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某些药物不仅可导致危重肾脏病(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而且还可直接导致慢性肾脏病(CKD)(如马兜铃酸肾病、镇痛剂肾病),有时又可成为CKD进展过程中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药物肾损害在多数情况下是可防治的,因此,患者的临床预后往往与诊治过程中临床医师对药物肾损害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