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平原地区资料相比较,探讨高原地区缺氧环境中核素心肌显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根据充盈缺损部位确定缺血或梗塞部位。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右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时判断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结果: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PI)和冠状动脉造影 (CAG)都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以往研究认为两者符合率极高[1 ] 。笔者通过半定量法研究MPI与CAG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符合程度 ,以探讨两种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做过MPI和CAG的 10 0例住院患者 ,其中男 8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9.9± 10 .1,37~ 81)岁。MPI,静脉注射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1110MBq(6 5例 )和2 0 1 Tl 111MBq(35例 ) ,其中 4 3例采用潘生丁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潘生丁用量为按体重0 .14mg·…  相似文献   

3.
4.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高。为明确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2006年1月~2006年12月对81例有不典型胸痛的患者分别行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以评价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肌存活的判断对于严重冠心病患者选择再血管化适应证、估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201T1静息-再分布显像能较好又经济地评估心肌活力,门控显像技术显示的室壁运动情况能帮助医师更准确地判断缺血心肌的活力,^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是迄今评估心肌活力最准确的方法。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胸闷症状时,核素心肌显像也能准确地判断有无新发缺血灶或是原有病变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G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GMPI与CAG的诊断结果 ,分析GMPI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5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心肌断层准确可靠,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100%。GCBP诊断心肌缺血只要掌握合适的标准其灵敏度与特异度与心肌断层相近,在检出病支血管方面心肌断层较GCBP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超声与核素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和核素显像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比研究超声和核素显像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甲状腺结节。结果:核素显像中,冷(凉)、温、热结节分别占75%、19%、6%;冷(凉)、温结节中甲状腺癌分别为8%和11%,热结节中未见恶性存在。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625%、特异性967%、准确性94%、阳性预测值625%、阴性预测值967%、假阴性3/8和假阳性3例。结论:甲状腺扫描能反映结节摄取99mTcO4-功能,据此可判断肿瘤性质,但存在一定困难;超声对甲状腺结节具有定性诊断价值,但对恶性结节诊断时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  相似文献   

9.
禹晖  张金赫  尹吉林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320-1322
目的:通过对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心脏双源CT(DS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MPI及心脏DSCT检查;分别对MPI图像及DSCT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其中2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心病.结果:DSCT显示有29例冠脉狭窄程度>50%,其中大...  相似文献   

10.
心肌存活的判断对于严重冠心病患者选择再血管化适应证、估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201Tl静息-再分布显像能较好又经济地评估心肌活力,门控显像技术显示的室壁运动情况能帮助医师更准确地判断缺血心肌的活力,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是迄今评估心肌活力最准确的方法。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胸闷症状时,核素心肌显像也能准确地判断有无新发缺血灶或是原有病变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1.
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价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可协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但两者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不足。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行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时,需进行衰减矫正CT(CTAC)扫描,若采用心电门控的呼气末屏气螺旋CT扫描,则在用于MPI衰减矫正的同时又可用于CACS测定,实现一站式检查,在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又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笔者综述了CACS、MPI及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并对一站式采集MPI与CACS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方法.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取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19例,多支病变组22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VVI技术定量分析各组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应变(Ss)及峰值应变率(SRs),计算冠脉阻塞积分(coronary artery obstacle score,CAO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Vs、Ss及SRs测值: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Vs与CAOS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VV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Vs、Ss及SRs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明显降低,有望成为早期无创预测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并寻找与颈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后62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状况,以所测最大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同时作血脂生化分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积分、斑块数目、IM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斑块形成结果比较,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为82.4(42/51),特异性为72.7%(8/11),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2.3%(51/62)。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血糖、TG及HDL-ch与IMT有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提示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及斑块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动脉僵硬度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rterial stiffness,QAS)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分析后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QAS检查,获得颈动脉扩张性系数(distension coefficient,DC)、顺应性系数(compliance coefficient,CC)、僵硬度系数(stiffness index,α、β)、局部脉搏波传播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颈动脉局部收缩压及舒张压。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比较组间颈动脉弹性参数及修正Gensini积分的差异,并分析颈动脉弹性参数与修正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DC、CC、α、β、PWV及修正Gensin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B、C组DC、CC降低,α、β、PWV、修正Gensini积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CC降低,α、β、PWV、修正Gensini积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正Gensini积分与DC呈低度负相关,与CC呈中度负相关,与α、β、PWV呈中度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应用QAS技术评价颈动脉弹性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定性定量判读的作用。方法:对34例临床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先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28排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CT冠状动脉成像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①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CT冠状动脉成像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97%,阳性预测值为89%,阴性预测值为90%。②CT冠状动脉成像有65个血管段图像质量差,约占12%,造成图像质量差的原因主要为钙化,心跳、呼吸伪影,少部分为管腔显示不良。结论:冠心病早期诊断中,CT冠状动脉成像可用作冠状动脉造影前筛选,CT冠状动脉成像阴性的患者不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冠状动脉成像阳性的患者,可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认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物负荷磁共振心肌成像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静脉注射腺苷前后进行心脏磁共振扫描,观察药物负荷对心肌灌注的影响。结果:①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性改变,在MRI心肌灌注中表现为灌注减低和延迟扫描无增强;②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可加重心肌缺血性改变,提高心肌灌注减低检测的阳性率,在<50%、50%~75%、>75%的3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50%~75%狭窄组增加的阳性率最为明显,与其他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腺苷药物负荷MRI心肌灌注成像和延迟扫描可用作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心肌缺血评估,是冠心病早期诊断的灵敏性指标。MRI心肌灌注减低和延迟增强无强化的心肌段,代表其相对应供血冠状动脉有狭窄存在;②3.0T磁共振仪可通过心肌缺血的状况评估,完善指导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99m Tc - M I B I心肌显像中潘生丁试验的分析,旨在评价该法在冠心病( C A D) 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1 例正常人和88 例 C A D 患者在99m Tc - M I B I心肌显像时进行潘生丁试验。结果:潘生丁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 % ,特异性为90 .5 % ,与极量运动试验相仿。结论:本法简便易行,适应证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双源CT诊断冠脉狭窄的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评价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入选60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确诊冠脉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扫描,扫描过程中患者心率平稳,未出现心率不齐及心律失常。患者于1周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标准,从冠脉节段及冠脉分支角度分别评价双源CT诊断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以冠脉节段为基础分析,双源CT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性分别为81.14%、97.57%、85.34%、96.74%、95.13%;以冠脉分支为基础分析,双源CT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性分别为84.21%、93.79%、89.88%、90.06%、90.0%。双源CT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对发现冠脉狭窄节段及检查冠脉分支病变的能力进行卡方检验,χ2分别0.625、1.041;P0.05,双源CT与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在发现冠脉明显狭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诊断冠脉明显狭窄时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无创性评价冠脉狭窄及疾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早期诊断冠心病,无创、准确地进行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并及时干预,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风险评估模型对于心脏风险评估的有效性虽已被众多临床试验所证实,但仍有局限性.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以及两者结合,为冠心病诊断及心脏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