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丽 《内科》2007,2(1):138-138
无创通气是指利用鼻罩或面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术,它使用方便,能减少创伤和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我科从2003年开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均有明显改善,病情好转,治疗组并发症、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一些治疗及护理的细节问题,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用于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社会、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芳  石源  王燕  赵海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030-103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从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最佳时机和效果。方法将40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且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序贯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并比较两组通气及氧合指标、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并发明显支气管、肺部感染行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以肺部感染明显控制为时机早期拔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收治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5例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15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变化。认为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姬广敬 《山东医药》2003,43(19):68-69
1996~ 2 0 0 1年 ,我们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 5 3例 ,效果良好。现对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4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5 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38例 ,有机磷中毒 14例 ,重症肌无力 1例。均在出现呼吸衰竭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 ;并据情况给予机械控制通气(IPPV)、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SIMV)、压力支持通气 (PSV) ,必要时辅以呼气末正压 (PEEP)。经及时救治 ,治愈 13例 ,好转35例 ,不能撤机 2例 ,死亡 3例。护理体会 :1保持气道通畅是保证有效通气的前提。应注意以下几点 :a.充分痰液引流 ,给予定时吸痰及体位引…  相似文献   

6.
严娜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415-1415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行有创通气时,当呼衰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未达到撤机标准时予以早期撤机,代之以无创通气从而减少患者行有创通气时间,称之为有创一无创序贯通气,它是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机械通气方法^[1]。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3月间,在合理选择患者基础上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20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ICU就诊的128例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NPPV治疗,其中6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设为观察组);64例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两组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后24h、72h、第7天的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两组患者再住院的次数。结果 128例患者共有114例(89.06%)经NPPV治疗后心率减慢、呼吸明显改善。观察组由于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24h后PH明显上升,72h内持续好转且相对稳定,对照组pH上升较小;观察组PaO2、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PaCO2均不能降到参考值内。观察组住院天数及再入院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全面、合理、全方位的护理联合N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心率减慢,减少肺损伤,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S/T—D30系统是由电力驱动,并由电子控制的正压力通气系统,它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经面(鼻)罩辅助通气,操作简便,能迅速、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及减少因气管切开而带来的诸多问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我院呼吸内科采用以无创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方法救治呼吸衰竭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43/50),低于对照组的62.0%(31/50)(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12),与观察组的16.0%(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P0.05)。结论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0.
呼吸衰竭患儿行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参数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60例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儿分为有并发症组17例和无并发症组43例,分别于第1次机械通气后2、24、48h及第1次脱机前行呼吸力学指标监测.结果与机械通气后比较,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组脱机前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和每分通气量均明显增加;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肺过度膨胀系数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组均一次性撤机成功.提示动态监测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时的呼吸力学变化,可判断其肺部病变程度,预测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掌握撤机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及疗效,并对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到来时联合运用自主呼吸试验决定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点的可行性做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35例(治疗组)与同期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治疗26例(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住院死亡例数、再次插管例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相比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耐受性好,能明显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插管率;(2)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降低住院病死率;(3)以肺部感染控制窗联合自主呼吸试验为切换点行序贯机械通气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有创呼吸机与人的肺脏构成完全封闭系统,完全可以代替肺脏功能,在严重呼吸衰竭(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或呼吸停止情况下,可代替肺脏维持呼吸,保证机体各大器官的功能,改善缺氧,迅速排除体内二氧化碳[1]。本文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呼吸停止患者60例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广、完善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院ICU自1998年6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连枷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20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老年患者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及合适剂量。方法:将45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治疗组采用rhGH4IU,肌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d;B治疗组采用rhGH4IU,肌肉注射,2次/d,连续治疗10d;对照组未用rhGH治疗。3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3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平均住ICU时间、ICU病死率及第10d患者血糖含量、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A、B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VAP发生率、ICU病死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糖均高于正常,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rhGH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B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H治疗后胰岛素的每日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在可控范围内。结论:rhGH在每日4IU治疗10d用于老年患者胸腹部术后ARF是安全有效的,但治疗期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强化胰岛素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燕玲 《内科》2010,5(4):437-438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机械通气能为病人的治疗争取时间,同时也为并发症的出现提供机会,因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尤其重要。本文对2008~2009年我科收治的4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中常见不良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Gu YL  Xie WJ  Yao L  Lu ZH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5):371-373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洗胃方法。方法对 92例AOPP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切开洗胃及鼻胃管洗胃 ,每种洗胃方式又分空腹组和餐后组。结果 采用胃管洗胃时空腹组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和用量、阿托品总量、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 5 0 %的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反跳率、阿托品中毒发生率及病死率为 13(3~2 4 )h、180 (6 0~ 2 90 )min、15 0 (80~ 310 )mg、30 0 (90~ 870 )mg、17(4~ 5 2 )h、(5 0± 2 3)d、9(7~ 18)d、(80 80± 2 5 70 )元、0、0、4 76 % ,明显优于餐后组 2 6 (4~ 5 5 )h、380 (110~ 6 90 )min、36 0 (90~ 730 )mg、36 10(110 0~ 90 70 )mg、36 (6~ 110 )h、(7 8± 3 6 )d、12 (9~ 35 )d、(10 72 0± 335 0 )元、4 5 %、30 %、30 0 0 % (P值均 <0 0 1或 0 0 5 ) ;而采用切开洗胃时空腹组与餐后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空腹中毒者采用切开或胃管洗胃除前者费用 (12 4 70± 4 72 0 )元高于后者 (80 80± 2 5 70 )元 (P <0 0 1)外 ,疗效、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餐后中毒者采用切开洗胃明显优于胃管洗胃 (P值均≤ 0 0 1或 0 0 5 ) ,且费用相当 (P >0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通常经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患者。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患者应用N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时,患者常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如内科处理无效须借助机械通气来缓解病情,我院ICU在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62~90岁,平均70岁,所有病例均有慢支病史,均符合1997年制定的《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规范》所确定的COPD标准,平均患病16年,血气分析PaO2<45mmHg18例,其中>90mmHg10例,>60mmHg5例,>45mmHg3例。入ICU前均经氧疗,解痉平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60例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待有更换机械通气方式指征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性(P>0.05),但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可操作的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评估系统(SRFMV)的评分系统,评价该评分系统的临床效能。方法借助SRFMV死亡概率方程,建立SRFMV评分系统,应用该评分系统和APACHEI/评分系统同时对住院的138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生存相关性分析对SRFMV系统和APACHEⅡ系统进行比较评价。结果(1)SRFMV评分系统预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1个月内死亡率曲线下面积f0.89(95%C10.826~0.937)]大于APACHEII评分系统[O.75(95%C10.675~0.8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P〈0.001)。(2)当SRFMV评分〈74分时,患者死亡风险为低危,预测1个月死亡率,阴性预测值为96.4%(95%CI86.8~99.4);当SRFMV评分≥98分时,患者死亡风险为高危,预测1个月死亡率,阳性预测值为91.3%(95%CI71.9~98.7);当74分≤SRFMV评分〈98分时,患者死亡风险为中危。(3)SFRMV评分与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存在相关性(RR=1.05,95%CI1.04~1.06,P〈0.01),而APACHE11评分与机械通气后死亡无相关性(P〉0.1);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危险组别间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X2=66.26,P〈0.01),危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60d,中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d,高危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d。结论SRFMV评分系统对于评估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于该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