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肝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进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8例病人中肝癌48例,肝转移瘤19例,肝血管瘤31例。结论 螺旋CT扫描速度快,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完成全肝扫描,弥补了一般动态扫描的缺点,对肝内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一2016年4月接诊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次研究,纳入研究的80例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平扫(对照组,n=80)与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研究组,n=80)。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病灶显示率、肝癌诊断阳性率,以及不同病型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病灶显示率分别为96.25%、90.00%、96.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而肝癌诊断阳性率研究组(95.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巨块型肝癌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 100.00%,P>0.05),但研究组诊断结节型与弥漫型肝癌符合率分别为95.00%、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14.28%(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尤其是结节型与弥漫性肝癌诊断符合率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方法:8例小肝癌和1例微小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35秒、65-75秒和3-5分钟,对比剂用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结果:小肝癌和微小肝癌多期增强表现并不相同,可分为5类。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反映出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表现,使期早期诊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法采用螺旋CT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多期上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扫描参数:120 kV、200 mAs、层距5 mm、螺距1.0。结果本组病例中,97.2%的病例扫描获得满意效果。在肝动脉期中有380例出现明显强化;在门静脉期有72例不强化呈低密度灶,其中有37例发现有门静脉癌栓;延迟扫描均出现强化减低。5例因出现轻度碘过敏反应症状(发热、恶心、呕吐等),扫描不满意。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使原发性肝癌确诊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期或四期CT增强扫描,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进行多期CT增强。结果: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是指在外周静脉团注造影剂后 ,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快速全肝扫描。这种方法早在螺旋CT出现之前 ,就有许多学者尝试使用[1~ 4 ] 。但普通常规CT扫描速度慢 ,无法在有限的动、门脉时相内进行全肝扫描 ,无法获得真正的动、门脉期图像 ,更无法在 1次注药后同时得到动脉、门脉期两组图像。螺旋CT的出现使得CT增强扫描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因为螺旋CT拥有较大热容量的管球 ,能进行快速容积扫描 ,病人可以进行良好的呼吸配合 ,完全能在肝动脉期和门脉期重复全肝扫描。这种方法明显提高了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和病变定…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600例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308例不论肿瘤大小(包括114例结节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292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600例中409例为巨块型(占68.2%),114例为结节型(占19%),77例为弥漫型(占12.8%).308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9%、98%、92%、98%.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早期肝癌诊断,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面特征,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早期肝癌病人,全部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18例中发现21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肝动脉期85.71%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4.29%无明显强化,但显示肿瘤血管;门脉期呈低或等密度;延迟扫描全部为低密度。病灶密度变化的主要形式是“低-高-低-低”的模式。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反映早期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从而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肝癌(SHCC)在螺旋CT多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方法:33例患者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3ml/s注射100ml造影剂,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分别于注射造影泊25s、70s和5min开始扫描,观察SHCC在各期的强化方式,统计各期的检出率。结果:共发现39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7%,74%和82%。动脉斯的敏感性高于延迟期和门脉期。3期联合后检出率明显增加达97%。结论:SHCC增强扫描表现形式复杂,螺旋CT多期扫描可以充分显示SHCC各期的增强表现,正确评价其血流变化,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11.
肝细胞性肝癌(SHCC)直径≤3cm,与小血管瘤(SHHE)及肝脏单发转移性肿瘤,CT平扫难以鉴别,即使是常规CT的增强扫描,也因其扫描和成像速度慢的障碍,容易漏诊和误诊,使鉴别发生困难的例子并不少见。自螺旋CT应用以来,因其扫描速度大大提高,可以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并可进行双期或多期的全肝扫描,从而根据不同期三者的强化特点,对疾病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提高对三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有必要总结三者在螺旋CT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及MRI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95-1196
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对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47例,术前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确诊率94%,MRI平扫加顺磁增强确诊率100%。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均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后者比前者更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期或四期CT增强扫描,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进行多期CT增强。结果: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48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的巨块型肝细胞癌病人分别行肝区平扫、增强后全肝双期或三期螺旋扫描,观察和分析瘤灶及肝内转移性子灶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1)肝动脉期肿瘤实质出现密度高于肝实质的肿瘤血管和瘤区强化,门静脉期其密度迅速降低,至平衡期为低密度。(2)肿瘤边缘于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可见环行强化。(3)转移性子灶仅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全瘤密度迅速降至等密度;(4)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或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结论: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示肝癌“快进快出”的增强特点,明确肿瘤的供血特征和门脉受累情况,检出伴发的肝内转移性子灶,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评估三期扫描分别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胰腺癌增强最佳扫描方案。方法:回顾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通过平扫及增强比较三期肝脏、胰腺及周围血管的增强值,评估三期扫描分别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胰腺实质强化与胰腺癌对比明显,以胰腺期强化最佳,肝脏以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强化最佳,胰周动脉动脉期强化最佳。结论:螺旋CT胰腺检查,可常规行动脉期、胰腺期、门静脉期三期扫描中,胰腺期扫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89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2月8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通过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共显示109个癌结节,直径在0.9cm~3cm之间;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患者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诊断率分别为52.29%、92.66%、80.73%、81.65%.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小肝癌的三期表现与特点是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灶,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灶与低密度灶,分别占20.18%、60.55%,在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灶.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清晰反映小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巨块型肝癌分别行螺旋CT平扫、双期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30s、门静脉期70s、延迟期180s,以2.5-3ml/s速度团注对比剂100ml,观察其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特征。结果①动脉期,多数肿瘤实质见异常血管及瘤区强化,门静脉期瘤体密度迅速减低,至延迟期变为等密度。②巨大肿块易发生中心坏死区,瘤体边缘多较清楚,形态较规则,肿瘤边缘环形强化。③肝内转移性子灶在肝动脉期多明显强化,门静脉期降为等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④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或为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能够获得肿瘤在各期的增强征象,明确肿瘤的血供特征和门静脉受累情况,检出肝内转移灶,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苗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737-738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进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共发现45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肝动脉期93%强化,7%无显著强化,门静脉期86%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性,对肝癌检出和诊断的正确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增强多期CT扫描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肝门型胆管癌进行25s、75s、5min、15min薄层多期增强扫描。结果:左肝管4例,右肝管2例,肝总管9例。结论:延迟5min、15min后增强扫描对肝门型胆管癌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