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跨越了妇女生命的全过程,以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和(或)无排卵为特征,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然而胰岛素抵抗(IR)是PCOS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由此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激素水平改变、卵泡生长受限、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增加流产率或导致不孕等,同时可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病率,甚至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PCOS伴IR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阐述PCOS伴IR对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激素血症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涉及多个系统,不仅可导致慢性不排卵性不孕,还可引起多种远期并发症,如:子宫内膜癌、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PCOS患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激素血症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涉及多个系统,不仅可导致慢性不排卵性不孕,还可引起多种远期并发症,如:子宫内膜癌、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PCOS患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eystic ovarysy ndrome,PCOS)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育、多毛、痤疮、肥胖和卵巢多囊性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动物实验揭示出生前暴露于母体过高雄激素中,可导致雌性胎儿于青春期产生PCOS样改变,包括高雄激素血症、LH/FSH比值升高、高胰岛素血症和无排卵等。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妊娠飙母体雄激素过高可能是PCOS的早期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激素血症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涉及多个系统,不仅可导致慢性不排卵性不孕,还可引起多种远期并发症,如:子宫内膜癌、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PEOS患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肥胖与PCOS存在紧密联系.PCOS患者中,约50%存在超重或肥胖,其中大部分表现为腹型肥胖.肥胖与一系列代谢紊乱有关,特别是伴胰岛索抵抗的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两者在PCO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肥胖易加重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导致肥胖型PCOS患者更易并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同时因此而产生的多毛、痤疮及不孕等典型表现易导致PCOS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的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已证明有效,应该成为将来颇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月经稀发和临床生化高睾酮激素(多毛、严重痤疮、血清高睾酮和雄烯二酮及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为特征。许多PCOS患者同时患有无排卵性不孕,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和病态肥胖。月经稀发的诊断标准:每年少于6次月经。闭经诊断标准:至少闭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孕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不孕因素,探讨对PCOS不孕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PCOS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PCOS致不孕的因素,并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结果:50例患者中,39例有卵泡发育成熟,占78.0%;妊娠30例,占60.0%;先兆流产5例,占16.7%;稽留流产5例,占16.7%;2例出现OHSS,占6.7%;双胎妊娠1例,占3.3%;异位妊娠2例,占6.7%。23例顺利分娩。结论:PCOS是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病理机制涉及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因此,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方法治疗PCOS导致的不孕症。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多种病理改变与反复妊娠丢失相关。PCOS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干扰正常的胎盘附着导致妊娠丢失;临床常用二甲双胍纠正胰岛素代谢异常,也可减少妊娠丢失。PCOS患者雄激素过多可能导致不孕、妊娠丢失及妊娠期并发症,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此外,肥胖和血脂异常会增加PCOS患者发生RPL的概率,通过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体质量管理,以减少肥胖的不良影响,改善妊娠结局。本文从胰岛素代谢、糖脂代谢、雄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D等多方面分析PCOS患者反复妊娠丢失的因素,以期为PCOS患者的生育和辅助生殖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月经紊乱、慢性不排卵、不孕、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为特点的常见病。但PCOS的病因始终不很清楚,很多研究认为它是多基因紊乱所造成的。在一些少女中阴毛早熟(prematurepubarche,PP)和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是PCOS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患,也是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在高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4%~7%,引起PCOS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最近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随之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病理生理特征,而胰岛素水平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应用降低胰岛素水平的药物(亦称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外周胰岛素水平,同时可降低雄激素水平,并改善排卵情况[1,2].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卵巢的原发性病变,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常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无排卵、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PCOS导致的代谢疾病包括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率升高,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异常等。PCOS导致的其他病症有多毛、痤疮、肥胖等。PCOS为一种妇科常见病,对育龄期妇女影响较大。迄今,PCO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待研究。PCOS患者的一个最显著的病征,即多囊卵巢。该病与卵泡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卵泡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①窦前卯泡过多生长,卵泡程序化发育发生改变;②窦状卯泡生长障碍。本文就卵泡发育异常与PCOS的关系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由于病理机制尚未明了,所以它的研究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瘦素、神经内分泌的调节、PCOS妇女对低血糖的反应及PCOS卵巢颗粒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过度表达等可能在病理机制的形成上有一定的影响。由于PCOS不仅造成不孕、闭经、多毛及肥胖等,还可致心血管及糖尿病等发病率增加,因此PCOS的治疗不仅要注重短期治疗,还应着眼于远期治疗。二甲双胍在PCOS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上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雄激素性无排卵或不孕的最常见病种,临床表现为多态性,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LH/FSH比值升高、高雄激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胰岛素拮抗及相关的代谢失调,常在围青春期即发病〔1〕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中医中没有PCOS这个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闭经、不孕、崩漏等篇章中。目前多数治疗仅限于对症处理。治疗的措施除了传统的西医降低雄激素水平、建立排卵性月经周期外,还应包括纠正肥胖和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保护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影响6.8%的育龄女性.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是与2型糖尿病和代谢异常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根据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其能够提高成年PCOS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高胰岛素血症,还能控制或调节PCOS的其他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作用有减轻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月经紊乱和治疗不孕.针对青春期PCOS女性,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减少腹部及内脏脂肪.对于PCOS妊娠患者来说,使用二甲双胍能够减少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的风险,改善新生儿的结局,并且尚无证据表明其对新生儿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总之,现有的数据支持PCOS妇女使用二甲双胍可改善代谢风险及生殖结局.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高雄激素血症和无排卵为特征,其它表现为肥胖,多毛,黄体生成激素(LH)分泌增加和高胰岛素血症。最近资料表明: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指出口服降糖药可能为POCS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下面介绍几种试用治疗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药物:二甲双胍、二氮嗪和troglitazone。 二甲双胍可抑制肝糖元的产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近来有报道对肥胖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可降低卵巢细胞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占生育期妇女的5%~21%[1].1935年Stein-Leventhal首次归纳此症候群为闭经、多毛、肥胖、不孕和双侧卵巢囊性增大,被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其内分泌特征是高雄激素血症(HA)、高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血症、高胰岛素(INS)血症和LH增高,卵泡发育特征为卵泡发育停滞、无优势卵泡出现和持续性不排卵.发病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胰岛、脂代谢异常等,卵巢局部调节失衡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永琴  李蓉  杨硕  乔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60-1362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 273例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分泌、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检查指标。结果:1 273例PCOS患者中,85.31%存在月经改变,82.95%患不孕症,16.58%存在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38.49%伴肥胖,18.38%伴超重,93.09%阴道B超示PCO征,9.19%合并糖耐量受损,2.28%合并糖尿病,54.05%伴脂代谢异常。有月经改变的PCOS患者,易发生不孕,且血清雄烯二酮水平升高(P<0.05);存在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的PCOS患者,其HOMA-IR显著升高,但不易发生月经改变、不孕和PCO(P<0.05);B超显示PCO征的PCOS患者,易患不孕,且雄烯二酮水平及BMI均显著高于无PCO征者(P<0.05)。结论:育龄期PCOS患者多以月经失调和PCO征为主要表现,临床高雄激素血症比例较低。育龄期PCOS患者有月经改变或PCO征者易合并不孕,而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明显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增敏剂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变化是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HI)和胰岛素抵抗(IR),由此产生①高雄激素(HA)和高黄体生成激素(HLH)引起的无排卵性生育障碍;②糖脂代谢异常导致远期代谢并发症.因此利用胰岛素增敏剂(ISA)可降低血胰岛素(INS)水平,使卵巢和肾上腺合成及释放雄激素减少,改善生殖功能,防止代谢并发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