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及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乐克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比单用倍他乐克能更好防治室性心律失常,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倍他乐克。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谢鹏飞 《当代医学》2016,(17):137-13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组则联合稳心颗粒,疗程4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8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室早减少次数和室早下降百分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可显著减少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的发生,疗效可靠,优于单用胺碘酮,且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与胺碘酮长期联合治疗慢性房颤的临床治疗及安全性. 方法 将41例冠心病性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乐克.结果 在第1、2年随访时,治疗组在窦性心律转复率及维持率上均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在左房内径和LVEF的恢复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在2年的随访期间并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长期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能更有效地转复窦性心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倍他乐克;只要注意准确选择适应症及定期化验检测,长期小剂量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70岁患者78例,心电图诊断为心房颤动,症状发作在一周之内。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组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和基础心脏病药物,观察临床复律效果,提高治疗水平。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并发频发室早或短阵室速的疗效。方法:对42例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组(治疗组20例)和胺碘酮单独治疗组(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600mg/日,维持量200mg/日,倍他乐克25~50mg/日;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同时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V、LVESV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再住院率、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室性心律失常优于单用胺碘酮组,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80例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组(88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用药组(92例)给予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随访资料,评价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在频发室性早搏、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功能恶化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予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予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经统计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49(90.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5(64.81%),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选择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既能迅速起效又能改善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和胺碘酮对难治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为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口服倍他乐克和胺碘酮,B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B组的8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B组为8%,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等无明显变化,因此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难治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养心氏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6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24例)口服养心氏片及胺碘酮片;胺碘酮组(20例)口服胺碘酮片;养心氏片组(22例)口服养心氏片,3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胺碘酮组为80.00%,养心氏片组为68.18%.联合治疗组与口服养心氏组、胺碘酮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疗效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胺碘酮组为80.00%,养心氏片组为72.73%.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和胺碘酮联用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并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2组:联合组(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组)患者52例,传统组(单用胺碘酮组)患者52例,对这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射血分数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室性早搏的次数、射血分数、运动耐量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传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8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和活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2年4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CHF合并V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0例)给予胺碘酮口服0.2 g,每日3次;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组(30例)在胺碘酮组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 g口服,每日3次。评价两组患者用药4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失访5例,胺碘酮组的有效率为84.0%(21/25),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组的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但胺碘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组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单用胺碘酮和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CHF合并VA患者的疗效均较好,但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胺碘酮组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对二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起效时间、血压、心率进行比较。结果:合用组治疗后起效时间、血压、心率显著小于胺碘酮组(P〈0.05),窦性心律转复率、有效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静脉联合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舒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采用自拟舒心汤合并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舒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其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气虚血淤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8例气虚血淤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炙甘草汤治疗,评价不同方法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气虚血淤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疗效确切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两周,治疗前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临床症状变化,评定室性早搏疗效和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动态心电图(Holter)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心房颤动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将66例具有转复窦性心律指征的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组(n=32)和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n=34),12个月后停用胺碘酮,共随访18个月,观察药物对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及心房重构的影响.结果 随访第12月和第18月,窦性心律维持率:胺碘酮+氯沙坦组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氯沙坦组转变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例)显著低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13例) (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氯沙坦能提高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联合使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联合使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对照组仅给予倍他乐克,观察两组各3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3.93%高于对照组72.72%,观察组猝死率0%低于对照组15.15%,组间比较P0.05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甄锦焕 《海南医学》2005,16(10):65-65,45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55例。结果 显效率为83.1%,有效率为10.2%,总有效率为93.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0.2 g,3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d,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胺碘酮,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