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RDS机械通气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机械通气仍是ARDS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ARDS的过程中,临床上存在着很多种机械通气模式。随着近年对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加深,机械通气致相关性肺损伤的了解,提出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现就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2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2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 h、48 h、72 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 h、24 h、72 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 h、24 h、72 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比较传统通气策略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LPS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不同原因引起的符合ARDS诊断标准并符合上机指征的5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7例。A组用传统通气策略,B组运用LPSV。对2组呼吸机设置、血分析结果、肺氧合指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呼吸机运用时间、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儿的气道峰压(PIP)、潮气量(VT)均低于A组(P<0.01);B组呼气末正压(PEEP)高于A组(P<0.01)。B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A组(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OI)B组高于A组(P<0.01)。B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胸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采用LPSV治疗ARDS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4.
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的进展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 istresssyndrome,ARDS)自1967年统一了命名和病理生理特征,全世界一直对其进行着大量的研究,而至今仍然有很高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治疗是挽救ARDS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如果应用不当,也会造成肺或肺以外的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械通气治疗的发展,有创通气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全麻患者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亦有双面性。机械通气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可直接导致肺组织损伤,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预防VILI的发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近年研究显示保护性通气对非ARDS患者也具有明显效应,从小潮气量通气中亦可获益。低水平驱动压通气正受到大家推荐,而对高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是否获益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动态通气参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取24条健康杂种犬,采用气管内盐酸吸入法建立ARDS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 4组,并按下述方案进行机械通气。A组:小潮气量(6 mL/kg)、低吸气流速[6 mL/(kg.s)]、高通气频率(30次/min);B组:大潮气量(20 mL/kg)、高吸气流速[20 mL/(kg.s)]、高通气频率(30次/min);C组:大潮气量(20 mL/kg)、高吸气流速[17 mL/(kg.s)]、低通气频率(15次/min);D组:大潮气量(20 mL/kg)、低吸气流速[10 mL/(kg.s)]、低通气频率(15次/min)。机械通气4 h后处死动物,取出肺脏,观察肺脏外形,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并进行DAD评分及高倍镜下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光镜下可见B组肺泡壁结构模糊,肺泡壁塌陷,肺泡腔消失。病变区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蛋白液和红细胞渗出。肺组织病理DAD评分:B组为12.8±1.47,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1),但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潮气量、高吸气流速、高通气频率机械通气可导致严重的肺损伤,降低通气频率,可适当的减轻这类损伤。在大潮气量的基础上,降低通气频率及吸气流速,对损伤的肺组织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随着近年来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重度ARD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有报道仍达30%~60%。而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肾脏器官病变的治疗和抢救。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机械通气联合CRRT抢救重度ARDS患者2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时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非ALI/ARDS的患者是否也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意见并不一致.现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包括机械通气后氧合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和肺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目前对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有利于避免非ALI/ARDS患者肺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尚无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评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为42例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患儿,对照组为43例同期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患儿。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机参数VT、PIP、PEEP、MAP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的并发症(VALI、IVH、PDA、肺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应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的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46例患者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监护作用与意义。通过监护4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所起的作用证明及时调节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参数,对治愈ARDS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ARDS患者,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监护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持续镇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共收集62例ARDS患者,机械通气后使用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氏分级Ⅲ-Ⅳ级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唤醒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和停药时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丙泊酚镇静治疗后5 min内即能达到满意镇静效果,用药后呼吸频率、气道峰值压力、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血压、心率稳定,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能快速达到ARDS机械通气患者所需的镇静要求,并维持满意的镇静深度,有效保证机械通气从而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配合小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ARDS患者,采用山莨菪碱配合小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治疗24例,总结疗效。结果16例有效,6例死亡,占25%,其中2例因顽固性低氧血症死亡,占8.3%。结论山莨菪碱配合小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满意,能明显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随着对ARDS病理改变认识加深和现代医学工程的进步,近年来对ARDS的机械通气技术、概念发生很大改变。1 ARDS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以往认为,发生ARDS时,双肺存在着分布较为均一的肺损伤,双侧肺泡广泛水肿、萎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降低,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胸片上为双肺弥漫对称性浸润影[1],故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是推荐使用超生理的大潮气量(VT:10~15mL/kg)低PEEP,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复张,采用流量控制,容积切换的辅助/控制通气模式,I/E<1,P…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内或肺外因素导致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1],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肺循环障碍导致的急性肺心病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与ARDS患者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3]。正压机械通气作为ARDS治疗的重要措施,尤其以"小潮气量和增加PEEP"为核心内容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1ung protective ventila-  相似文献   

16.
Huang DY  Huang YZ  Wu XY  Liu HG  Yang Y  Qiu HB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9):1348-1352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盐酸吸入法复制兔ARDS模型,充分肺复张后,随机分为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和NAVA通气组(NAVA组).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0、1、2、3 h时的吸气触发、吸呼气转换以及通气支持程度指标.结果 NAVA组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低于PSV组(P<0.05);在通气0、1、2、3 h时,NAVA组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问均低于PSV组(P<0.05);通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组的无效触发指数为(17.7.4±13.7)%,而在NAVA组未见无效触发.PSV绀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明显低于NAVA组(P<0.05);在通气0、1、2、3 h时,PSV组的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均低于NAVA组(P<0.05).通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支持程度:NAVA组气道峰压(Ppeak)与膈肌电位峰值(peak EAdi)呈显著上E相关(r=0.86±0.07,P<0.05);PSV组Ppoak与peak EAdi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与PSV相比,NAVA更能改善ARDS机械通气同步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AVA)on subject-ventilator synchrony in rabbi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Methods The rabbit model of ARDS was induced by intratracheal infusion of hydrochloric acid.After sufficient recruitment,th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group and NAVA group.The parameters of subject-ventilator synchrony such as ventilation trigger,ventilation switching and delay:tIle trigger delay in the NAVA group were markedly lower than the PsV group at 0,1,2,3 h(P<0.05);as ventilation time elapsed.the trigger delay changed neither in NAVA nor in PSV group While all neural efforts were trigger,there was no ineffective trigger observed in the NAVA group.(2)Offcycle delay:the off-cycle dela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SV group than that in the NAVA group at 0,1,2,3 h(P<0.05);as the ventiIation time elapsed,the off-cycle delay changed neither in the NAVA group nor in the PSV group(P>0.05).(3)Magnitude of assist:in the NAVA group.peak EAdi and peak pressure were markedly correlated(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0.86±0.07,P<0.05).But pressure dellvery during the PSV group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EAdi(P>0.05).Conclusion As compared with PSV,NAVA can improve subject-ventilator synchrony in rabbits with ARDS.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随着近年来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重度ARD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有报道仍达30%~60%[1]。而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6年4月~1996年5月,共收治创伤性ARDS病人12例,其中8例病人(66.6%)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本文就胸部外伤与创伤性ARDS的关系,机械通气的指征,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等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8例病人中,男7例,女1例。年龄20~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对10例外科危重患者在出现呼吸危象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10例患者中,脱离呼吸机9例;痊愈7例;死亡3例;最长通气时间120 d.结论 对外科危重病患者及早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最有效和迅速的方法.小潮气量通气、把握呼吸机撤离的时机、维持水电解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控制感染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4月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ASS评分,n=40)与试验组(BIS监测,n=40),两组均采用常规咪达唑仑注射液或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静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的镇静效果。结果:试验组镇静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的持续镇静时长、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上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AP)及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S监测用于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理想,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调节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