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对比;方法从我计生服务中心门诊分别选取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的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术后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5例女性出现妊娠,妊娠率14.29%;观察组2例带器妊娠,妊娠率5.7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7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14%;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可有效达到避孕效果,但相对口服避孕药,其不良反应也较高,但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和腰腹疼痛。  相似文献   

2.
对无保护性生活后120 /小时内宫内放置MLCu375SL的避孕效果及副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避孕有效率达100%;主要副作用为腰腹痛(17.8%)、阴道淋漓出血(43.6%)、月经周期缩短(9.9%)、经期延长(11.9%)及经量增多(25.7%)。仅1例(0.99%)左下腹轻压痛,提示有附件炎。说明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含铜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是高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紧急避孕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性交后为意外妊娠而采用的避孕方法。在性交后24h内应用激素,是当今采用的主要方法。最早应用大剂量雌激素,但因严重副作用而废弃不用,代之以雌-孕激素联合,与前者相比,效果近似副作用大减。以后又改进用对抗激素,如丹那唑、左旋甲基炔诺酮及现在最常使用的米非司酮。70年代又试用含铜宫内节育器(IUD)为紧急避孕,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避孕失败的已婚妇女中有56%使用避孕套,24%使用宫内节育器;而避孕失败的未婚妇女主要是使用避孕套(71%)。专家分析得出,口服避孕药的可靠性要比避孕套高10~15倍,比宫内节育器高1.5~4倍。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是一种长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措施。2005年国家计生委对2.3亿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调查显示,49.8%的妇女使用IUD避孕[1],笔者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广为采用的主流IIJD的作用机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育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UD)的现状.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社会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福田下沙社区收集未生育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共508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置器前对未育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曾用避孕方法、选择IUD不愿采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未婚组〈20岁的置器妇女占26.9%.已婚组仅为0.4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曾用避孕方法中,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仍是最为常用的避孕方法,在此次选用IUD而不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原因中,未婚组以配偶不愿使用避孕套为首要原因,占46.9%,而已婚组占17.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紧急避孕药的使用中,45.9%的未婚妇女使用过紧急避孕药,而在已婚妇女组中,仅25.9%的妇女曾使用过。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未婚未育妇女初次性生活年龄提前而结婚生育年龄较晚,选择避孕方法依从于男性是此类人群选择IU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丽霞  谭娜  高军 《现代保健》2009,(36):107-108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放置的位置是否影响到避孕效果。方法将530例育龄妇女分为三组,放置宫内节育器后观察放置位置与避孕效果的关系。结果观察三种IUD有效均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宫内节育器的存放位置与避孕有效均数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内节育器上缘至宫底的距离〈20mm为安全值。  相似文献   

8.
茹红瑞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77-2278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方法,约占已婚妇女采用避孕方法者的50%[1]。随着含铜IUD的广泛使用,使得IUD的避孕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IUD的脱落及其引起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等不良反应也严重影响了IUD的续用率。  相似文献   

9.
生殖道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生在生殖器官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翻。宫内节育器是我国妇女主要的避孕措施之一。在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中占40%~50%,特别是广大的农村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常出现的副作用有月经异常、下腹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1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避孕手术的160例女性,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使用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对照组使用宫型宫内节育器。在术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进行随访观察,通过B超进行观察其避孕效果,宫内节育器是否移位,记录两组女性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女性分别放置不同的宫内节育器后,其避孕效果均不同,且观察组的避孕有效率是91.25%,对照组的避孕有效率是68.75%,由此可见,观察组避孕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宫内节育器对比避孕效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具有显著的避孕效果,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管淑彩  李敏 《医疗装备》2001,14(3):20-20
目的:叶妮宫内关节育器的临床应用。方法:介绍吉妮宫内关节育器的结构特点,避孕机理,使用方法。结果:吉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好,副作用小。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使用了无支架的固定式柔性结构,是一种高效、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现代避孕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颢 《现代保健》2009,(20):111-112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到笔者所在医院人工流产并有避孕要求、于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者150例;B组:正常月经干净3~7d内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者150例;C组:人工流产组150例。对比研究A、B两组患者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对比研究A、C两组出血量、感染率。结果A、B两组在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出血量、感染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可有效地降低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率,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瞿丽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3):353-354
采用B超对某大学12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进行10年定期随访观察,发现:(1)宫内孕5例,宫外孕1例;带器妊娠率4.96%(1.09%~8.83%);(2)合并子宫肌瘤4例,宫内膜异位2例,卵巢囊肿3例,畸胎瘤1例;合并症发病率8.26%(3.36%~13.17%)。由此说明,B超在IUD术后随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宫内节育器(IUD)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避孕工具,它具有使用方便,不受年龄限制,不影响哺乳,效果好和副作用少等优点,自IUD问世以来,在结构、性能、材料等方面均有不少改进和发展,在新型IUD中爱母牌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是以子宫活动力学为设计路线研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抗排斥功能,优质长效、副反应低,开放式的宫内节育器。我站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于产后、月经间期、人工流产即时放置爱母牌MCu功能性官内节育器824例,根据受术者情况,分成人流组、产后组、宫颈松弛组、宫颈陈旧性裂伤组,使用其他节育器不适应组及频繁脱落组,并追踪观察,以了解爱母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及优点。  相似文献   

15.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小的避孕方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据统计,我国妇女避孕80%以上是使用IUD,放置IUD后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月经异常、疼痛、晕厥等,尽管此法避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但也不能忽视,现就IUD的不良反应及预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吉辉 《现代保健》2010,(7):33-33
目的观察吉妮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102例与同期放置T型宫内节育器3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2个月带器妊娠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UD下移、脱落、出血、疼痛、累计终止率和续用率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吉妮官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上海市已婚育龄妇女的非宫内节育器避孕方法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调查,以期能为制订进一步提高避孕节育方法效果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常住户口年龄小于49岁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效果和失败原因。结果 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安全期、避孕套、外用避孕药和体外排精法的Pearl’s有效指数分别为96.5、95.1、93.3、92.4和91.0/100妇女年。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避孕套和外用避孕药的使用失败占69.2%~81.7%,方法失败占18.3%~30.8%。在使用失败者中,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对象的漏服和漏注占89.3%;避孕套避孕中没有使用占52.2%,避孕套破裂占29.3%;外用避孕药没有使用占39.3%;安全期避孕失败中安全期算错占65.9%,月经变得不规则占34.1%。结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避孕方法的有效性,应加强个别的技术指导和咨询,特别是安全期的正确计算;并且在育龄人群中推广综合避孕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坚持以避孕为主的节育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育龄期妇女,主要选择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作为主要的避孕措施,我国妇女IUD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  相似文献   

19.
蒋珊珊  陈春燕 《现代保健》2010,(16):190-190
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宫内节育器成了广大育龄妇女最受青睐的避孕工具,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宫内节育器的使用仍处于主要地位。放置宫内节育器虽然可以收到避孕效果,但并非能够一劳永逸。2009年笔者所在乡镇宫内节育器使用率占全镇育龄妇女采用避孕措施的61.07%。  相似文献   

20.
宫内节育器穿孔异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正> 我国采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妇女占世界应用者的70%左右,占我国育龄妇女所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39.1%,因此有必要将IUD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结,以提高避孕效果,降低副作用,减少并发症。收集我院1977~1997年宫内节育器穿孔异位10例,现将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