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应用AdEasy载体系统构建含人内皮抑素(hEndostati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感染后hEndostatin在SWI1990中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将hEndostatin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大肠杆菌BJ5183,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腺病毒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取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同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LaeZ,转染SW1990细胞,确定重组腺病毒的最适感染复数(MOI),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以最适MOI转染SW1990细胞,观察转染后1~7d hEndostatin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该腺病毒可高效介导hEndostatin在SW1990细胞中的表达,MOI=100为最适感染复数;转染后1~7d,上清中hEndostatin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6±0.3)、(8.5±0.6)、(54.3±4.4)、(256.9±25.8)、(596.6±38.7)、(321.7±21.2)、(132.6±7.6)μg/L;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可介导hEndostatin基因在SW1990细胞中的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转染人Endostatin(hEndostatin)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携带hEndostati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SW199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析检测hEndostatin和VEGF的表达。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n=8),瘤体内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报告基因LacZ重组腺病毒(Ad—LacZ组)、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Ad—bEnd组)100山,隔日1次,共4次。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hEn.dostatin、VEGF、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体外转染hEndostatin基因不影响SW199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P〉0.05),但下调VEGF的表达(P〈0.01),下调作用第5天最大,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84.67%和81.41%。体内转染4周后,Ad.bend组VEGF、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3±7.1)%、(38.2±3.9)%,显著低于Ad.LacZ组的(81.2±6.6)%、(93.2±4.9)%和PBS组的(78.4±6.2)%、(90.1±5.7)%(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1.2±5.4)%,显著高于Ad—LacZ组的(9.4±4.9)%和PBS组的(8.5±3.7)%(P〈0.01)。结论hEndostatin基因转染抑制SW1990细胞的体内增殖并促进凋亡;下调SW1990细胞内源性VEGF的表达可能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RhoC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表达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bFGF)的影响。 方法:将pcDNA3.1-RhoC重组质粒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的RhoC mRNA及RhoC蛋白表达情况;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VEGF和bFGFmRNA及蛋白的表达。将转染pcDNA3.1-RhoC重组质粒和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的成瘤率。结果:与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相比,转染pcDNA3.1-RhoC重组质粒的细胞表达RhoC mRNA及RhoC 蛋白增强,其表达VEGF和bFGFmRNA及蛋白明显增强(P<0.01);重组质粒转染组成瘤率高于空载体组。结论:RhoC表达可促进HepG2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成因子。RhoC可促进肝癌细胞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可能是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外源性热休克因子1(HSF1)对烧伤血清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相关炎性介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严重烧伤和正常大鼠血清;构建pcDNA3.1/HSF1重组载体。将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转染(具体分为:未转染、转染空载体、转染重组载体)后再分别使用前述2种血清刺激。另取部分未行血清刺激的转染重组载体的巨噬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HSF1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PCR法检测经血清刺激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已转染重组载体的细胞株较稳定,检出有HSF1部分活化。反转录-PCR检测到,未转染的正常血清刺激的巨噬细胞中TNF—α、HMGB1、IL-10的基因仅有少量表达,而烧伤血清刺激能明显上调其基因表达(分别为0.910±0.100、0.860±0.020、0.430±0.010);与转染空载体+烧伤血清组(上述3项指标分别为0.800±0.050、0.880±0.030、0.420±0.010)比较,转染重组载体+烧伤血清组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中TNF—α和HMGB1的基因表达并上调IL-10的基因表达(分别为0.130±0.100、0.450±0.020、0.450±0.020)。结论严重烧伤后给予HSF1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的某些促炎介质的表达,适当上调某些抗炎介质的表达,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C型利钠肽(CNP)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所构建的含人CNP(hCNP)的重组质粒pcDNA3.1(+)在聚乙烯亚胺介导下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该质粒的表达,用噻唑蓝法检测该质粒的表达产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法转染下列物质作对照:pcDNA3.1(+)(阴性对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阳性对照,只用于检测转染率)、磷酸盐缓冲液(空白对照)。结果pcDNA3,1(+)转染48h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的增殖能力为0.164±0.012;与其比较,含hCNP的pcDNA3.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能高效表达,可使细胞增殖能力达0.3014±0.096(P〈0.05)。结论 CNP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以聚乙烯亚胺介导转染质粒、检测CNP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测定被转染细胞增殖活性等方法的建立,为开展CNP基因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黏附分子T-cadherin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生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T—cadherin分子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表达质粒转染C6细胞,以克隆形成试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研究T-cadherin表达对C6细咆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pcDNA3.T-cadherin质粒的C6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显著少于转染pcDNA3载体质粒的C6细胞形成的克隆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表达T—cadherin分子C6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转染空载体不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P〈0.01),且T—cadherin表达水平与C6细胞增殖速度呈负要关。结论 T—cadherin分子表达显著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hTERT基因短发夹状RNA表达载体对肾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对hTERT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hTERT对人肾癌细胞及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1)pSilencer-hTERT转染人肾癌Kerr-3细胞,1、3、5、7d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技术检测hTERTmRN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2)BALB/C-nu裸鼠接种Ketr-3细胞成瘤,瘤内分别注射pSilencer-hTERT(50μg)、空质粒pSilencer1.0-U6(50μg)及等体积(100μg)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7次。治疗结束后第3天处死小鼠,取瘤组织检测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TERT表达。结果(1)pSilencer-hTERT转染3d后Ketr-3细胞hTERTmRNA表达(43.2±4.4)%、蛋白表达(42.6±5.6)%最低,细胞增殖抑制率(37.3±6.6)%、凋亡细胞阳性率(30.5±4.7)%最高,分别与空质粒对照组[(98.8±4.7)%、(98.0±3.7)%、(3.3±0.9)%、(10.4±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Silencer-hTERT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62.4±36.5)mm^3减小,hTERT表达率(65.7±4.7)%降低,分别与空质粒对照组(83.2±38.7)、(90.7±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ilencer-hTERT能有效、持续抑制人肾癌Ketr-3细胞及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含有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全长基因的质粒转染到膀胱癌EJ细胞中,观察脾细胞对转染mIL-12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mIL-12全长基因质粒转染到EJ细胞中,ELISA法检测IL-12表达水平。在脾细胞作用0~2 d时ELISA法连续检测上清干扰素γ(INF-γ)水平变化。转染后40 h加入制备好的小鼠脾细胞悬液约1×10^6作用24 h后,MTT法检测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转染后40、60 h检测到IL-12的高表达(375±15) pg/ml和(400±50)pg/ml,较未转染组9~15 pg/ml明显增高;在EJ细胞表面可以检测到IL-12的表达,而对照组则无;加入脾细胞悬液1 d后,脾细胞加转染后的EJ细胞组的抑制率为58.7%(P〈 0.025),而脾细胞加未转染EJ细胞组、单纯EJ细胞组以及转染的EJ细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脾细胞加入转染后EJ细胞上清24 h的。INF-γ为(155±21)pg/ml,与未转染组(65±8)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转染mIL-12基因到膀胱癌EJ细胞中能够表达IL-12,在小鼠脾细胞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T细胞、NK细胞等产生INF-γ等细胞因子从而杀伤膀胱癌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小RNA-584-5p(miR-584-5p)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SK-BR-3和MCF-7;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应用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试剂盒对其进行转染,并分为7组:空白组(未转染的MCF-7细胞)、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negative control,mimic-NC,mimic-NC组;转染mimic-NC)、miR-584-5p mimic组(转染miR-584-5p mimic)、pcDNA组[转染过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pcDNA3.1质粒阴性对照(pcDNA3.1)]、MMP-14组[转染过表达MMP-14的pcDNA3.1质粒(pcDNA3.1-MMP-14)]、mimicNC+MMP-14组(共转染mimic-NC和pcDNA3.1-MMP-14)及miR-584-5p mimic+MMP-14组(共转染miR-584-5p mimic和pcDNA3.1-MMP-14)。荧...  相似文献   

10.
Yao H  Huang ZH  Li Z  Su GQ  He R  Gao F  Cui DX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7):476-479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CDglyTK)联合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乳腺癌细胞(MCF-7)及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0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MCF-7和ECV304细胞株,同步用survivinASODN转染已感染腺病毒的MCF-7和ECV304细胞株,观察腺病毒的感染效率和survivinASODN的转染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CDglyTK和survivin基因在转基因MCF-7和ECV304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测定两者联合应用对细胞的杀伤效应和旁观者效应。结果SurvivinASODN可转染重组腺病毒感染的细胞,并且survivinASODN的转染率及重组腺病毒的感染率均不受影响,CDglyTK可在两种细胞中高表达,survivinASODN可明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单一survivinASODN基因转染MCF-7和ECV304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为56.4%±3.8%和55.9%±3.6%,与AdKDR—CDglyTK基因联用后,随着丙氧鸟苷(GCV)和5-氟胞嘧啶(5-FC)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迅速下降,两者联合作用与单一基因作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GCV100μg/ml、5.FC2000μg/ml时,联合基因治疗组细胞存活率略低于单用AdKDR—CDglyTK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ASODN和AdKDR—CDglyTK联合作用在GCV、5-FC浓度较低时表现为协同效应,并具有更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KDR启动子调控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和survivinASODN基因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显著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siRNA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乳腺癌Bcap-37、LCCI、MCF-7、MDA-MB-231、MDA-MB-435、MDA-MB-468及ZR75-1细胞株,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K基因mRNA表达;筛选出MK表达最高者.采用MK siR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含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分析、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转移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MCF-7/A后的24、48 h均检测到p53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MCF-7/A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发生改变,转染后的MCF-7/A的G0%G1期DNA百分含量(76.22%)明显高于对照组(43.64%,P<0.05),凋亡率(10.76%)与对照组(1.4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的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引起明显的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c-myc靶向小干扰RNA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构建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效应。方法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人cmyc癌基因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体外转染MCF7,48h后检测c-myc癌基因表达状况并观察MCF7凋亡诱导效应。结果(1)成功构建siRNA表体载体:pEGFP-C1/U61、pEGFP-C1/U62和pEGFP-C1/U63;(2)siRNA表达载体转染MCF748h后,pEGFP-C1/U62组显著抑制胞内c-myc表达(80%);(3)转染24h和48h后,pEGFP-C1/U62组凋亡率分别为11.01%和21.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cmyc靶向siRNA表达载体能显著下调cmyc在MCF7中的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及良性腺瘤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用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D2-40标记淋巴管并计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7%(27/46),其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6)、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Her-2表达情况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1)呈正相关性;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提示VEGF-C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促进肿瘤淋巴管的生成,进而诱导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C-erbB-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C和C-erbB-2表达。结果:VEGF-C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7%和51.31%,均高于其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同时,VEGF-C的表达还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VEGF-C和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临床上判断乳腺癌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26b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的影响。方法:比较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及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miR-26b的表达差异。以无处理的MCF-7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检测MCF-7细胞转染miR-26b模拟物(miR-26b组)、空质粒(阴性对照组)后的miR-26b表达与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Foxf2的m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26b对MCF-7细胞中Foxf2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miR-26b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F-10A细胞(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6b组miR-26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Foxf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5)。转染miR-26b模拟物后,MCF-7细胞中Foxf2-3'UTR的转录活性明显抑制(P0.05)。结论:miR-26b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降低、增加其表达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可能与其下调Foxf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et-7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let-7a转染MCF-7细胞株(实验组)和siRNA转染细胞株(阴性对照组),并设空白对照组(脂质体转染组)。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RT-PCR法检测IM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转染48 h后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转染效率无明显差别;let-7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let-7a组的IM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F=220.384,P=0.000);在MCF-7细胞中存在IMP-1蛋白表达,let-7a转染组特异性条带明显弱于两个对照组。结论 let-7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MP-1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特异性阻断Ezrin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anti-pCR3.1-Ezrin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6、12和24 h,应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zrin的表达变化情况;转染质粒24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抑制Ezrin对MDA-MB-231和MCF-7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Boyden小室法检测抑制Ezrin对MDA-MB-231和MCF-7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anti-pCR3.1-Ezrin后,对MDA-MB-231细胞中的Ezrin表达抑制在24 h时达高峰.MTT法比色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和MCF-7细胞中转染anti-pCR3.1-Ezrin组、转染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0.410±0.018、0.765±0.058、0.795±0.061和0.480±0.021、0.632±0.052、0.648±0.059.转染anti-pCR3.1-Ezrin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7.9±3.1)%和(32.0±2.8)%(P<0.05).Boyden小室法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和MCF-7细胞中转染anti-pCR3.1-Ezrin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分别为对照组的(50.5±3.2)%和(74.8±4.6)%(P<0.05).结论 Ezrin在乳腺癌的生长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调HDAC6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分别用HDAC6 siRNA和阴性siR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以未处理的MCF-7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DAC6与p2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干扰效果验证结果显示,HDAC6 siRNA转染能有效降低MCF-7细胞HDAC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而阴性siRNA无此作用(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DAC6 siRNA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阴性siRNA组无上述改变(均P>0.05)。HDAC6 siRNA组细胞p2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siRNA组明显升高(均P<0.05)。 结论:下调HDAC6的表达能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升高p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方法、RT-PCR技术检测地塞米松干预前、后细胞中p38MAPK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作用于MCF-7细胞,作用3~5 d时,各种浓度下细胞增殖均明显受抑制,且与药物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并以作用4 d时MCF-7表现出来的增殖抑制最为明显.地塞米松作用于MCF-7细胞后,可见细胞发生凋亡形态改变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地塞米松作用3~5 d后三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10-6mol/L浓度作用4 d时凋亡率可达31.85%,与对照组的14.63%相比有明显升高,升高2倍以上,与其他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染色检测结果显示,p38MAPK在MCF-7胞质、胞核均有表达,通过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发现,Dex干预后,MCF-7中p38MAPK蛋白表达升高,尤以10-6 mol/L浓度作用时最为明显(P<0.05).对干预后细胞提取RNA行半定量PCR检测,见目的基因条带清晰,与Marker各条带相比与扩增长度(184 bp)较接近,经灰度分析可得,MCF-7细胞在予以Dex处理后,p38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尤以10-6mol/L浓度时最明显,与其他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38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