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提取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在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来提取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酶解参数.结果:利用优化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提取率可达11.923%,12.465%,比常规非酶法提取提高了62.794%,56.086%.结论: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酶解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酶法辅助超声提取工艺,并优化酶解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果胶酶酶解后超声促提方法提取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为影响因素,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参数,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最佳酶解工艺为酶用量1.33%、酶解温度45.8℃、酶解p H值2.68,在该优化条件下,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为96.3%,与模型预测值(97.0%)相差0.7%。结论采用酶法辅助超声提取可充分提取出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且利用二项式回归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酶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油类、生物碱、皂苷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生物酶解技术在植物中药提取液的纯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酶解与否对石淋通片工艺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广金钱草总黄酮的提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的提率和3种黄酮类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对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与酶解后水提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6%,酶解温度50℃,酶解pH为6,酶解时间1h。酶解后水提醇沉法主要工艺步骤中的总黄酮得率及3种有效成分的总转移率均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结论酶解后再提取,可以大大提高石淋通片工艺过程中总黄酮及其有效成分的得率,该方法条件温和、简单易行,可为石淋通片的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沙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沙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不同温度、不同酶量、不同酶作用时间下提取沙枣多糖最佳的方案,并且研究了超声处理对于酶法提取沙枣多糖的影响。结果沙枣多糖提取的适宜条件是:纤维素酶1.5%、果胶酶1.5%;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55℃,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400W,固液比1:30,超声温度60℃。在此条件下,沙枣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2.35%。结论本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沙枣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半仿生酶法提取三七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宏新  刘静  张彦娟 《中草药》2009,40(6):905-907
目的 研究酶法及半仿生法从三七中提取皂苷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总皂苷得率和干青收率为指标,对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酶解、果胶酶酶解、α-淀粉酶酶解、复合酶酶解和半仿生-α-淀粉酶酶解提取法进行比较,并对半仿生酶法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该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结论 半仿生-α-淀粉酶酶解提取三七皂苷的方法 最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敏  高锦明  王军  王丽云 《中草药》2006,37(11):1645-1648
目的研究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方法苦荞茎叶粉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用水提取总黄酮,研究酶加酶量、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值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3.0μL,pH值6.5,酶解90min,再在90℃下提取3次,每次30min,总黄酮得率可达1.47%。结论纤维素酶适用于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的辅助提取。  相似文献   

8.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生物碱、萜类、蛋白质及肽类、油类、有机酸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银杏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王晖  刘佳佳 《中药材》2003,26(12):887-888
本文研究了银杏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银杏叶原料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浸提,总黄酮得率显著提高,得率可达到2.01%,其酶解过程的最优参数为:料液中酶浓度为0.125g/L,酶与底物配比为1:1200,酶解温度45℃,自然pH值,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酶法提取土茯苓多糖(SGP)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建立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的回归模型,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分析得最佳提取条件为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2),pH为4.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 min,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土茯苓多糖得率为58.2%,多糖提取率为11.7%。结论采用酶解方法能显著提高土茯苓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白及块茎和须根的抑菌作用,并从中筛选出抑菌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滤纸片法和光电比浊法比较白及块茎和须根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抗菌活性,并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定位;最后,通过HPLC比较白及块茎和须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白及块茎和须根的水提物基本无抑菌效果,而醇提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活性,其中须根优于块茎;氯仿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为其抑菌活性部位,其中须根乙酸乙酯层对枯草的抑制效果最好,在1 g·L-1的浓度下抑制率可达50.39% ±3.53%.HPLC结果表明,须根和块茎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单位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白及须根和块茎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位于脂溶性的醇提物中,两者化学成分相似,但须根中物质含量及抑菌效果相比较均优于块茎,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虹  王化东  何礼  江洪波  左承学 《中草药》2014,45(7):1002-1005
目的 考察四川麦冬基地麦冬须根的产量,对麦冬及其须根进行显微特征观察比较,并对块根和须根中麦冬皂苷质量分数进行对比。方法 统计麦冬植株块根与须根质量比值,应用显微镜及显微摄影系统观察须根的表皮细胞、皮层、中柱以及髓部的显微特征;采用UV法对麦冬块根及其须根的提取物进行了总皂苷测定,HPLC-ELSD法测定麦冬块根及须根中麦冬皂苷D质量分数。结果 川麦冬植株麦冬须根与块根质量平均比值为0.68,两者在表皮细胞形状、皮层与中柱排列及比例有一定差异;麦冬与须根平均总皂苷量为1.204%和2.847%;麦冬皂苷D在0.416~10.40 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为1.39%。麦冬块根与须根平均麦冬皂苷D质量分数分别为0.035%和0.041%。结论 川产麦冬须根资源量大,与麦冬组织学差异主要在于表皮细胞形状、皮层与中柱排列及比例,而粉末特征无显著差异;川产麦冬须根总皂苷质量分数明显高于麦冬,而麦冬皂苷D质量分数与麦冬块根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茖葱鳞茎、茎叶、花柱、须根4个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探究茖葱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茖葱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技术提取茖葱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茖葱4个部位中共分离鉴定出179种挥发性成分,共有化合物12种。从鳞茎中鉴定出甲基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57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8.94%;茎叶中鉴定出1,3-二噻烷,2-己烯醛,二甲基二硫醚等48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7.36%;花柱中鉴定出1,3-二噻烷、二甲基二硫醚等82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2.90%;须根中鉴定出二甲基二硫醚,1,3-二噻烷,二甲基三硫醚等51种成分,质量分数占85.89%。结论:茖葱4个部位挥发油的量和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成分都为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最多的部位是鳞茎,占总质量分数79.7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挥发油含量、苯酞类化合物的总相对质量分数为指标,对川芎3种部位,3种不同加工法的川芎饮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鉴定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川芎3种部位的挥发油含量差别较大,含量高低依次为根茎(1. 12%)须根(0. 75%)地上部分(0. 41%),经GC-MS分析,挥发油中的苯酞类成分的总相对质量分数依次为须根(83. 29%)根茎(44. 5%)地上部分(39. 95%); 3种不同加工方法的川芎饮片中,挥发油质量分数依次为C(0. 87%) A(0. 75%) B(0. 7%),经GC-MS分析,苯酞类成分的总相对质量分数依次为C(79. 14%) A(73. 09%) B(67. 29%)。结论:川芎须根挥发油中苯酞类化合物含量较根茎高,可对其进行适当的资源利用;不同加工方法的川芎饮片挥发油含量及化学成分有显著差异;川芎鲜切饮片中挥发油及苯酞类化合物含量更高,可作为一种川芎饮片的新型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大黄不同饮片大孔树脂分离部位的提取物总量及其HPLC比较,确定饮片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明显的组分,探索导致大黄药性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75%乙醇提取大黄各种饮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D101分离,分别制备成水、20%乙醇、50%乙醇和95%乙醇部位,以HPLC对各部位进行比较。结果:饮片总提取物重量由高到低为生片、酒片>醋片>熟片>炭片。酒片、醋片及炭片均为50%乙醇洗脱物最多,生片和熟片均为H2O洗脱物最多,但生片20%和50%乙醇洗脱物的重量基本一致,而熟片则呈依次递减趋势。各饮片4个洗脱部位中均为95%乙醇洗脱部位的洗脱物最少。HPLC比较结果显示,各组分分离良好,各饮片间的20%和50%及95%乙醇洗脱部位色谱峰变化显著。结论:随着炮制条件的加剧,各饮片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提取物重量及HPLC比较结果提示,20%,50%及95%乙醇洗脱部位化学成分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黄不同饮片药性变化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Notopterygium incisum used as an antirheumatic and analgesic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sm, headache, cold, etc.,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Qiang medicine, but also a traditional Tibetan remed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im of the study

In order to use this herbal medicine in a more effective way,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e analyzed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parts as well as fibrous roots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

Materials and methods

All crude Notopterygium incisum sample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in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We used HPLC-DAD-MS to analyze quantitatively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parts as well as fibrous roots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

Resul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mmercial parts, 10 Notopterygium incis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wo main production area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four main constituents have been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rhizom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ain roots. Unexpectedly, the content of two main constituents, notopterol and isoimperaorin, in fibrous roots is higher than any other parts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 This result implied that the fibrous root may also have value, and we should study it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大花红景天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西藏大花红景天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花红景天根茎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含量。结果:分离出63种物质,鉴定出45个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84.79%,主要化学成分为香叶醇(58.24%),4-亚环己烯基-3,3-二甲基-2-戊酮(3.45%),乙酸香叶酯(3.04),1-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2.04%),鲨烯(1.73%),8-羟基芳樟醇(1.16%)。结论:通过对大花红景天挥发油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西藏产大花红景天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品质鉴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GC-MS技术从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1个和51个低极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为斯巴醇(根18.49%,茎26.18%)、棕榈酸(根14.24%,茎12.79%)、芳姜黄酮(根6.95%,茎8.88%)、油酸(根8.39%,茎5.71%)和己酸(根4.39%,茎7.78%)等;体外MTT法测试表明两面针根和茎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均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表明两面针根和茎低极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相似,其体外细胞毒活性也相似,可为两面针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扩大药用部位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韩飞  陈泣  舒积成  赵志冬  黄艺  许汉林  杨明 《中草药》2015,46(13):1887-1891
目的研究湖北产牛至Origanum vulgare药材不同提取部位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药材不同部位(花和叶、茎、根)的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成分在组分中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牛至花和叶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78%;牛至茎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1%,牛至根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97%,3种不同提取部位所得挥发油共鉴定出化合物59个,其中18个为在牛至挥发油成分中首次报道。结论牛至药材的根、茎中除含有花、叶部位相同的抗菌成分外,还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该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