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岭南湿邪致病特点及其论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结合岭南的气候,地理特点,讨论了岭南多湿及湿邪的成因和临证特色,认为湿邪为岭南六淫之首,不能囿于“下先受之”的认识。通过分析近代岭南诸多名老中基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合个人的体会,认为岭南之湿四季皆盛,治湿是岭南医学的重要学术特点之一。岭南湿邪的论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汴重机体气化,用药以松,通清为宜,二是时时顾护脾胃,选方需甘,平,淡为务,三是明确分清气管,辨别湿邪的从化,常法当化,渗, 相似文献
2.
泽兰汤治疗外伤瘀血头痛27例洪江瓷厂职工医院(418204)王信莲主题词头痛/中医药疗法,泽兰汤/治疗应用,血瘀/致病力外伤瘀血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系由于外伤之后,瘀血内停,脉络阻塞,新血失养所致,近3年来,笔者采用活血祛瘀、宣窍安神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从瘀血分型论治体会:—附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证”范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血瘀与本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从血瘀的角度探索该病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110例资料完整者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经过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性75例,女性35例。年龄18~25岁21例,26~40岁58例,41~65岁31例。病程5年以内19例,6~10年52例,11~15年22例,15年以上17例。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中医药从瘀血论治偏头痛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反复发生的头痛综合征[1]。流行病学显示,中国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发病率为79.7/10万[2],女性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5~55岁[3]。偏头痛发作虽不能猝然致命,但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有研究表明,有先兆活动性偏头痛的女性发生重要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危险增加[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偏头痛与四肢瘫痪、精神障碍和痴呆均已成为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各医家辨治偏头痛理法方药众多,而从瘀血论治偏头痛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从瘀血论治哮喘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肺的宣降功能失调,痰浊与瘀血阻滞的结果。现代医学通过对哮喘病变机理的研究,认为在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病变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因子、凝血功能先进等因素与中医的“痰瘀血”概念有一致性,提示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哮喘能提高疗效,拼探讨了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哮喘中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抗过敏、抗血管炎症作用,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三个途径来发挥作用,故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哮喘发答的不 相似文献
11.
12.
排石疗法治疗肝胆结石的研究和应用尽管已取得可喜成果,但治疗上的艰巨性仍然突出。结石形成机理至今虽未完全明了,但已不再片面地认为是肝外胆道局部病变所致。不少贤士相继提出致石原因是由于肝脏通过酶的作用或代谢紊乱而产生“致石性胆汁”,是一种肝脏疾病。而中医... 相似文献
13.
16.
肺胀血瘀证临床论治体会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李若钧关键词肺胀,血瘀证,辨证论治近年来,肺胀血瘀证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就此推出雏议,与同道商榷。1肺胀血瘀之成因肺胀血瘀是在漫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形成的。肺胀前期肺系有至损至虚之处,加之易感六...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存在着自然节律,产生自然节律的基础是阴阳消长.《内经》的时间治疗学观点就是建立在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的基础上.自然界日月运行,气候寒暑变化对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经脉气血的运行都有直接影响.当人体脏腑功能紊乱,不能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病理改变.因此治疗疾病要根据“天人相应”的规律去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以求机体内外环境整体的统一.正如《内经·四气调神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瘀血证是中医特有的命名.大凡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由此引起的病证统称为瘀血证.对其治疗,虽有活血祛瘀之大法,但若细究各类瘀血病证病发的规律去因时制宜治疗,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痹证,痹阻滞塞也。临床以肌肉、筋骨、关节重着、酸楚、疼痛为主证。 痹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较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痹之外,还有热痹。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素问·痹论》基础上提出“痹证有瘀血说”的见解,大大发展了痹证理论,丰富了后人对痹证的认识,开拓了治疗痹证的新途 相似文献
19.
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缺乏可靠、确切的诊疗手段,中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肾亏虚、痰浊瘀血为其基本病机.肾虚则精髓不足、脾虚则脑髓失养,加之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络不通,以致清窍失灵.故此治宜益气健脾,补肾填髓,化痰活血,醒神开窍.益气健脾可生养气血,化痰去湿,补肾填髓则髓海充足,化痰则窍开而神明,活血则脑络通畅.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该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