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乘脾证本在肝,标在脾,仲景取肝之募穴期门以泻肝气,肝气平则脾气不被过于克制,从而腹泻谵语自除,脉浮而肾自和,诸证可愈。肝乘肺证为木旺而侮金,导致肺主皮毛功能失司,在病欲解而卡解时,刺肝之募穴期门,以泻肝气,则诸证必解。太阳与少阳并病,当用刺法,两经同治,针肝之募穴期门,以泻肝经郁热,火清则谵语自止。太阳病热入血室取期门为阳病治阴之意,针刺期门引阳而云,以泻冲脉血室之热。阳明病热入血室为血脉空虚热入血室,针刺期门泻血分之热,血分之热泻,正胜邪祛,气机通条,汗出而病愈。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为中医"方书之祖",张仲景在侧重方药的同时,也在该书中提到一些针灸学内容。本书所涉及的穴位不多,而期门穴又多次出现。《伤寒论》中"刺期门"所治之病虽不相同,但以肝经实证为主,故临床上遇到肝木盛实的各种疾病,治疗时可适当选用期门穴。  相似文献   

3.
王炳君 《江西中医药》2006,37(10):15-16
通过对《伤寒论》肝乘脾证、肝乘肺证针刺期门的分析,学习了张仲景根据五行生克进行辨证治疗的诊治思路,探讨了其选穴严谨、取穴精当的用针特点,总结了《伤寒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补充了对《伤寒论》部分学术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门穴是《伤寒论》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一个穴位,本文通过对选用期门穴的相关条文的分析和考辨,探讨了其取穴依据和取穴时机,并总结了仲师运用期门穴的规律和特色,使后学能一窥仲师立法之精微,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建中 《中医研究》2006,19(4):18-19
1吐法的适应证宋本《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一节,有五条关于吐法的内容,即———一、大法,春宜吐。二、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三、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四、宿食,在上脘  相似文献   

6.
火热病是因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内热亢盛的表现。作者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有关期门穴相关条文的学习,从纵证、横证、太少并病误汗后、妇人热入血室及阳明热入血室五点进行论述,总结其病机皆为肝经郁热、肝气郁滞而致火热病证表现,故治疗上应重视泻肝热、疏肝气。总结张仲景刺期门之法,指导临床更加行之有效地治疗火热病。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将息疗法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护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对将息疗法进行了研究,但不完整,将息疗法的范围也有许多争论,笔者认为“将息疗法”是根据病位、病性、治法、临床表现所采取的一系列的非药物方法的配合治疗。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各种将息疗法的分析,提出煎药法、服药法等也属将息疗法范畴,并指出将息疗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和法是常用治法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伤寒论>中以和法思想组方的方剂特点,总结了<伤寒论>中运用和法的规律,体现在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表里双解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京伟  李丹 《中医研究》2004,17(5):19-19,21
针灸在<伤寒论>的治疗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有关论述针灸的条文36条,涉及辨证、预防、治疗、误治、救逆、预后等方面,有许多卓越的见解,是仲景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胃气为本"之论述,<伤寒论>结合临床实践,使之进一步发挥、完善.论中反复(10余次)提及胃气,并以脾胃所派生出的营卫之盛衰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根据,以能食与否(胃气的弱)作为疾病发展(传变)和转归(预后)的辨证依据,提出了"无犯胃气"、"令胃气和则愈"的治疗原则.保胃气之秘旨贯穿通篇.试从疾病的发生、传变、预后、治疗等方面粗浅地探讨<伤寒论>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1 太阳受邪责在营卫 <伤寒论>认为"脾胃为中州,升腾心肺之阳,提防肝肾之阴",是六经发病的内在根据. "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尚论篇>).病邪外袭,必犯太阳,营卫首当其冲,营卫失调而罹病.  相似文献   

11.
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历史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①解释书名,交待卷数;②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③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④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难辨之虚实证辨证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辉杰  郁晓维 《中医杂志》2006,47(4):309-310
今人时常感叹于《伤寒论》辨证的神奇,出人意料,特别是虚实辨证更是关键,实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么仲景究竟是如何辨虚实呢,如何看来一派虚象却能用攻伐峻剂呢?笔者就此对《伤寒论》相关条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多仲景指出“此实证”“此为虚”之类,多为相对难辨之证,故而指出以示后人,本篇亦仅就此类证候对《伤寒论》的虚实辨证特点进行探讨,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运用和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伤寒论》中有关运用期门穴的条文,对肝乘脾证,肝侮肺证,太少并症误治证,热入血室证,尸厥等病证辨证施治针刺期门穴的阐述分析,说明了仲景重视针灸,辨证准确,用穴精当,是针灸辨证施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近代名医张锡纯,勤于实践,博学多闻,虽非治伤寒之大家,然对于仲景学说精心研读,推崇备至,理论遵仲景之旨,治法多所创见,临证灵活变通,颇启后学。兹就其治伤寒之学之特色,浅析于后。1推崇仲景,首发伤寒要义张氏治伤寒之学,既非名家,亦无专著。其对《伤寒论》的研究和临证心得,主  相似文献   

15.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对<伤寒论>的双向调治法表里双解、寒热并治、虚实兼顾、阴阳双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裴卉 《中医研究》2007,20(9):2-4
天体运行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也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的运行周期决定太阳对地球的辐射量,是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因素之一。据天文学家计算,东汉末年正是九星会聚年代,导致中原地区气候趋冷是《伤寒论》扶阳助阴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天文气候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的发黄证,按其病因而分,大体可归纳为四类:即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前三类发黄中,它们同具有瘀热在里和邪热伤及血分的特点.而寒湿发黄是寒湿与瘀,伤及血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灸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敬青 《中医杂志》2007,48(2):182-183
《伤寒论》中对灸法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重视脉象,辨证施灸。(2)回阳救逆,急症用灸。(3)温阳消阴,虚寒宜灸。(4)治病求因,以热治热。(5)灸药结合,各取所长。(6)强调禁忌,谨防火逆。  相似文献   

19.
黄霏莉 《中国针灸》1997,17(7):415-417
伤寒论针刺三法浅析黄霏莉(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主题词《伤寒论》,针刺疗法《伤寒论》理法方药俱备,被推崇为方书之祖,其对方剂学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张仲景对方药的使用炉火纯青,但他于临床并未留于方药,针灸亦是其常用之法,《伤寒论》一书即多次...  相似文献   

20.
浅谈《伤寒论》辨证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辨证思维。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深刻地认识到疾病的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辨证关系,即无论任何疾病,其病机实质的变化必然透过现象反映于外;“症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而病机则是“证”的高度概括,是辨证施治的根本。通过辨证、立方遣药以实施治病求本的宗旨。兹就其辨证思维方式浅谈如下,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