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痛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161例高血压痛患者分别检测Hcy、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肺炎衣原体抗体(Cpn-IgG)等指标,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依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Hcy、血脂、血尿酸、年龄、体重指数(BMI)的差异和对比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的发生率,男性比率、Cpn-IgG的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斑块无和有两组间,Hcy存在明显的差异(15.8±10.9 vs 20.6±10.4μmol/L, P<0.05);而年龄(59.3±11.4 vs 68.1±9.5岁,P<0.001)、吸烟的比例(25.3%vs 52.9%,P<0.001)、男性的比例(47.3%vs 75.7%,P<0.001)在两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因素,包括血脂、尿酸、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糖尿痛发生率、Cpn-IgG阳性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01)和年龄(P<0.001)是高血压痛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的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16(2.234-10.820)和1.125 (1.073-1.178)。结论:吸烟和年龄是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为非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超声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高频B超检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记录临床及生化数据,按斑块有无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斑块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MHD患者中44.93%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两组患者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斑块阳性组患者年龄相对较大.阳性组患者收缩压、血胆固醇、血磷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血磷、C反应蛋白升高是MHD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评估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良好窗口.高血压、高磷血症、高C反应蛋白是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寻找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方法对115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析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1.7%(94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7.8%(9例)。缺血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7.7%),其中软斑发生率(33.1%),均高于非缺血侧(48.5%,其中软斑20.4%,P<0.05)。斑块组发生高血压病的比例(85.1%)明显高于无斑块组(57.1%,P<0.05);且在软斑组长期烟酒史及男性比例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居多,软斑为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在斑块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而性别、烟酒史可能会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内皮功能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近 10多年来 ,心血管领域最大的进展之一是证明了内皮在调节心脏循环功能和内环境稳定中所起的作用。血管内皮不单是覆盖在血管腔表面保护血管平滑肌的屏障 ,而且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效应器官。相毗邻的和远距离的内皮细胞之间可通过各种电化学、自分泌 (autocrine)、旁分泌 (paracrine)和内分泌的作用进行信息的传递 ,从而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在生理和应激状态下 ,内皮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内皮衍生舒张因子 (EDRF)、内皮衍生收缩因子和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 ,在这些因子的协调作用下 ,起着保持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狭窄率、分布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诊断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88例,选取同期非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之间的斑块稳定性、分布差异,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72.3%)高于对照组患者(54.7%)(χ~2=11.38,P0.01)。脑梗死组比对照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更高(54.8%比31.3%,χ~2=18.59,P0.01)。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更高(P0.01),分布范围更广,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和吸烟有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使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6-10mmHg,舒张压下降4-8mmHg。WHO,特别是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Ⅶ)建议那些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天要进行50%VO2max强度的有氧运动30min,每周5—7次。按照上述指南.要坚持每次30min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10周后运动的降压效应方能显现出来。研究表明,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患者的安静状态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斑块稳定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血清中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以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 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01%(P 0. 05);治疗后研究组CI、LVEF、LVFS水平分别为(2. 97±0. 54) L·min~(-1)·m~(-2)、(66. 34±7. 56)%、(35. 67±4. 82)%,均高于对照组的(2. 75±0. 48) L·min~(-1)·m~(-2)、(63. 26±7. 34)%、(33. 78±4. 53)%(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PTX3、Lp-PLA2水平分别为(2. 17±0. 24)μg/L、(18. 63±4. 64)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 62±0. 28)μg/L、(38. 97±4. 98)μg/L,均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ET-1水平为(102. 51±12. 47)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 84±13. 14) ng/L,P 0. 05; NO水平为(78. 51±5. 2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 63±4. 92)μmol/L,P 0. 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24%,与对照组的0. 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并可提升斑块稳定性,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有斑块组80例和无斑块组68例。分别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血糖、血压、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斑块组年龄、颈动脉IMT、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OR=3.546,P=0.035)、纤维蛋白原(OR=1.074,P=-0.01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最危险因素。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IMT增厚可反应颈动脉硬化程度;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42例意识清楚的脑梗死患者和78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行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4.8%,对照组检出率28.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相关(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动脉内皮功能及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EH患者35例予以贝尼地平(4~8 mg/d)治疗12周,另设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两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ID)、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并观察EH组治疗前后血压和上述血管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肱动脉FMD减退,颈动脉ID减少,IMT增厚,Cmuse积分增加(P<0.01).贝尼地平治疗12周后,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P<0.01),ID增加(P<0.05),肱动脉FMD明显改善(P<0.01).[结论]贝尼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逆转大动脉功能和结构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子,探索Hp感染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3例,检测其Hp感染状况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以Hp感染状况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Hp阳性37例,阳性率达44.6%,Hp阳性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异常率及颈动脉形成斑块率均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LDL-C、Lp(a)、Hcy和hs-CRP 4项血清学指标均高于Hp阴性组(P0.05);Hp现症感染组LDL-C、Hcy和hs-CRP 3项指标高于既往感染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Hp感染能增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室间隔厚度、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室间隔厚度分为室间隔肥厚组和室间隔正常组,并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同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室间隔肥厚组FMD、NO含量较室间隔正常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颈动脉IMT明显增厚,ET-1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室间隔厚度与IMT(r=0.533)、ET-1(r=0.673)呈正相关,与FMD(-0.628)、NO(r=-0.629)呈负相关,颈动脉IMT与肱动脉FMD呈负相关(r=-0.706)。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功能障碍,且室间隔肥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损害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CAS)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干预和预防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年龄>18岁的初诊高血压患者513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和正常组,其分别为233例和280例。应用t检验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尿蛋白定量、心脏彩超等指标,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颈动脉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2组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应用χ2检验比较2组左心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
结果(1)颈动脉硬化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24 h脉压、夜间脉压和白昼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P<0.001;t=2.60,P=0.035;t=1.13,P=0.034;t=0.79,P=0.008;t=0.34,P<0.001)。(2)年龄是初诊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β>0,OR>1,P<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β<0,OR<1,P=0.019)。(3)颈动脉硬化组左心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χ2=13.17,P<0.001;χ2=9.80,P=0.002)。
结论年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而HDL水平越高对颈动脉的保护作用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生化指标的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尿酸、肌酐及尿素氮等,并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高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受损情况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选择86例55岁以上已确诊冠心病且基础尿酸>416μmol/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共44例,女性患者共42例;另选60例血尿酸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男、女各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等指标。结果男女两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受损情况较血尿酸正常组均明显加重(P<0.01),而女组患者受损严重程度高于男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加重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状况,并且绝经后女性较男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住院高龄老年人136例,年龄80~95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组92例,血压正常组44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在内膜中层厚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0.35)mm vs(0.96±0.29)mm,P<0.05],两组斑块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可使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数增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CT冠状动脉成像,对无症状人群非钙化性斑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早期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行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的292例无症状患者行回顾性分析。非钙化斑块定义为局部管壁高于周围组织密度但低于成像剂密度的结构。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参照Morise评分标准,患者分为患有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性冠心病低、中、高危险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对非钙化性斑块与危险因素及低、中、高危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92例患者中,112例患者(38.4%)发现非钙化性斑块,83例(74.1%)导致管腔1级狭窄,13例(11.6%)为2级狭窄,10例(8.9%)为3级狭窄,6例(5.4%)为4级狭窄。利用Morise评分分级方法虽然对管腔狭窄程度有较好预测性,但对于非钙化斑块存在与否的预测能力较差。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雌激素状态、血压、吸烟史、家族史以及是否肥胖与非钙化性斑块无明显关系,而高血脂(P=0.008)与糖尿病(P<0.001)明显影响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结论糖尿病与高血脂为非钙化性斑块的两大危险因素。对糖尿病与高血脂患者,建议CT冠状动脉成像对非钙化性斑块进行筛查,对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度进行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并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在高血压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住院接受诊疗的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共纳入观察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两组的YKL-40、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P=0.012)。观察组患者外周血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00,P<0.01);观察组外周血YKL-40显著高于对照组[(42.96±10.55)μg/L比(28.18±7.25)μg/L;t=6.686,P<0.01];观察组外周血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2.16)mg/L比(4.23±1.08)mg/L,t=5.345,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YKL-40与CRP呈现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838,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YKL-40与ET-1呈现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16,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YKL-40升高,且与炎症和代谢紊乱相关,可用以辅助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差异,并探讨其与各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或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49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4例。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GTN)。同时测定受试者的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尿酸。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胆固醇(T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均明显升高(P <0.01或 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 <0.01)。但收缩压、舒张压、TC 及血尿酸,仅显示糖尿病有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而无并发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糖尿病两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HbA1 c 及病程,有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 <0.01)。②糖尿病组的 FMD 和 GTN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有血管并发症组更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 <0.01)。糖尿病两组的内膜中层厚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增厚(P <0.05),而糖尿病有无并发症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血管内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降低,病程长、有血管并发症者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