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 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IFD的诊断方法累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基于这些变化,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指南对我国原有IFD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本版诊治原则对流行病学部分进行了相应修订;诊断体系上保留了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未确定的诊断分层;治疗方面则仍按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及目标治疗的策略进行修订;新增体外药敏试验、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s,IPFD)已经逐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尤其是国内外各种有关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不断问世,如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制定的共识[1],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定的曲霉病和念珠菌病临床实践指南[2-3],我国血液、呼吸和ICU等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有关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治原则以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4]等,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但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即使按照共识或指南的要求去做,依然还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如早期诊断的可靠性、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经验性治疗的时机和疗程等.随着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多,这些问题逐渐有了新的解释和认识,现结合自己的临床诊治体会谈点浅知拙见,供大家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3.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1-2]),对我国原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3])进行了再次修订,继续保留确诊(proven)、临床诊断(probable)及拟诊(possible)的分层诊断体系,并新增加了抗真菌治疗的分级预防和疗效判断标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指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近2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感染的真菌谱也有所改变,以往真菌感染常见的白色念珠菌有所下降,而非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2]。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特约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对癌症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F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达成共识,于2005年首先制订出适合中国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感染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IFI的临床确诊困难,延迟治疗又会导致死亡率升高.临床研究显示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死亡率近40% ~ 50%,严重影响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1-4].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参照欧美标准制定了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下称指南),并先后进行了二次修订,提高了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5].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国外指南,经过反复讨论,工作组制定了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笔者就新版指南的主要特点,特别是重要的概念更新,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诊断标准 一、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由于IFI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抗真菌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 10年来 ,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持续增加 ,其原因为 :( 1)具有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机会的患者增加。这些患者多为化疗、器官移植或接受免疫抑制剂者 ,艾滋病患者尤为易感 ,可发生轻至咽喉部念珠菌病 ,重至暴发性全身真菌病 ;( 2 )由于检查和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如插管技术 ,药物抑制宿主的防御系统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 1/ 2直接死于念珠菌感染 ,1/ 3死于曲菌病或其他真菌感染[1 ] 。面对真菌病发病率增加的挑战 ,抗真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敏感度试验也相应发展 ,并已应用于临床实践。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的抗…  相似文献   

8.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ICU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高发人群,且IFI正成为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当前,国内外有些学者把IFI称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对此尚有争论。为使重症医学工作者对IFI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指导与规范我国ICU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参照欧美的有关标准,我国制定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1-3].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的3个级别分别是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  相似文献   

10.
<正>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曾经称为深部真菌感染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其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1]。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  相似文献   

11.
<正>侵袭性真菌病亦称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或深部真菌感染,是指除表皮、毛发、甲床以外,真菌侵犯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所致的感染。在近20多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1]。这与临床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骨髓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的开展,抗肿瘤药物的应用,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同时各种导管介入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手术导管、插管的应用、器官移植的日益增多以及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的流行,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明显增多.本文就侵袭性真菌病的现状、诊断标准、治疗和真菌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Yu KJ  Liu DW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891-892
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重症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及临床治疗手段的增多,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下降,生存期明显延长。同时,组织或器官移植、导管相关技术的广泛开展,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或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真菌病是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2年来国内外多部关于HIV/AIDS感染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南与共识相继发布, 真菌病原学诊断、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治疗方面, 国内外对于念珠菌病、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HIV/AIDS患者不同类型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方案求同存异,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及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侵袭性真菌病诊疗的进步。本研究针对HIV/AIDS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65%是多支病变患者,这些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更高[1-4]。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再灌注治疗,成为更多STEMI患者和指南的首选治疗方法[5]。目前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关于PCI的指南都指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抗真菌感染方面指南主要包括:2008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指南、2008年英国血液学会(BCSH)指南和2007年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ECIL)指南,本指南解读主要针对血液科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交感风暴[1]是指24 h内反复发作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性颤动(室颤)2次及以上,其常见的病因及易患人群为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和遗传性心律失常等.交感风暴属急重症,既往多按心律失常处理,给予电复律及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或利多卡因治疗,但效果较差.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中提出,治疗交感风暴的唯一有效办法是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2].因此本文就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治疗交感风暴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肺真菌病14例确诊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肺部真菌病早期诊断困难,其病死率高达30%~80%[1].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痰标本真菌培养阳性,但因上呼吸道念珠菌和曲霉污染和定植十分常见,因此早期进行肺活检可提高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9.
Deng WW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23-623
肺部真菌感染日见增多,但临床诊断不易,往往被误诊为细菌性肺炎,或仅凭痰培养分离出真菌而做出诊断,造成漏诊和过诊。而对于抗真菌治疗,不合理用药亦较常见。因此,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疗工作亟待规范,本期发表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见本期第697页),结合国际上发表的相关指南与文献以及部分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编写完成,这是对肺部真菌感染规范诊疗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解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52-1753
2005年《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1],在国内反响很大,对促进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与治疗,由感染学、呼吸病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10多位专家组成的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以下简称“草案”),现就草案中的有关内容作一解读。1关于诊断标准1.1IPFI的定义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