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蒙冲  刘运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82-1482,1450
目的 了解海口市2001—2005年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病变化情况,为学校学生卫生保健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海口市1所中学2001-2005年全体在校学生的视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5年该校学生视力低下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各年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视力低下率逐年升高;各年度女生视力低下率均高于男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从根本上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以降低学生视力低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朔州市2000年至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方法:对朔州市2000年至200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的乙型肝炎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差异和季节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以25岁~45岁为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但儿童发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朔州市乙肝报告发病呈逐年上升,提示朔州市乙肝的防治应以加强全人群乙肝的预防接种为重点,并实施安全注射,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珠海地区孕妇的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珠海市在笔者所在医院做产前检查和分娩的10 242例孕妇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结果 珠海市孕妇的乙肝、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结论 珠海市孕妇的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但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年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0.32%上升到2008年的0.61%,年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缺碘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山东省缺碘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1997—2005年4次全省碘缺乏病监测的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对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总体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触诊检查肿大率由1995年22.3%下降到2005年4.42%,B超检查由1997年7.75%下降到2005年3.25%。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儿童甲状腺容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碘缺乏地区不同年龄组儿童甲状腺容积逐年回缩。甲肿儿童甲状腺容积无明显变化。结论 山东省缺碘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宫颈组织2268例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的发病状况。方法对我院2001~2002年和2006-2007年间2268例将宫颈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患者的年龄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006~2007年度比2001-2002年度宫颈癌及CIN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下降(P〈0.05);宫颈癌发生率下降,而CIN的发生率显著升高;HPV感染的平均年龄下降,且年龄在35岁以下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上患者。结论宫颈癌和CIN的发生明显具有年轻化趋势,且与HPV感染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国营加来农场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乙肝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PHA检测。结果:检测学生2692人,HBsAg阳性139人,感染率5.16%,不同单位学生的HBsAg感染率在2.06~13.24%之间,三个边远地区学校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农场中心学校的学生,差异有极显著性(X^2=19.35,P〈0.005);男女感染率分别为6.61%和3.64%,男性高于女性,(X^2=12.08,P〈0.005),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X^2=25.26,P〈0.005);中学生感染率10.15%高于平均水平的5.16%,且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对学生乙肝的免疫水平和HBsAg携带率进行监测,推广乙肝疫苗的使用,加强免疫,降低HBsAg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韦丽峰  梁艳  王仕香  邹玉英 《广西医学》2006,28(7):1105-1106
目的通过对本市幼托机构3~6岁学龄前儿童2003年血红蛋白检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贫血在幼托机构中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贫血率为34.15%,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的97.40%,贫血患病率在学龄前儿童有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低龄儿童贫血率明显高于高龄儿童,贫血发生情况男女童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蔡坚  王晓乐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06-607
目的调查儿童CPn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分布及性别因素。方法对居住于湛江市区的2005年-2007年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CPn—IgM,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检测患儿554例,阳性数为210例,阳性率为37、91%。CPn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发病率最高;CPn感染率逐年增高,随小孩年龄增大而增高,性别无差别。结论CPn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人口密度增加和交叉反复感染可能是其感染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应该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0~6岁散居儿童的健康状况,指导今后儿童保健工作。方法对2001年到2005年0~6岁怀北镇散居儿童健康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0~2岁佝偻病明显下降,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在0~2岁组由2001年的2.53%上升到2005年的5.00%。视力异常情况逐年上升,在3~6岁组由2001年的1.68%上升到2005年的5.00%,。龋齿患病情况2001年~2004年龋由2001年的36.90%上升到2004年的75.5%。但2005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至1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部队乙型肝炎(乙肝)发生现况和发展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部队近年乙肝疫情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职业、所在单位的分布,用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整理综合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某区部队人群乙肝发病人数,在1991-1993年占年度肝炎总发病数25%~30%,1994-1997年波动在50%左右,1998-2000年占60%以上,2001-2005年仍然波动在50%左右.从相对比来看,1991-1997年乙肝病例增长约3%~30%,1998年以后,乙肝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有回升;病例平均年龄为28.10岁,在病例中男性占95.67%(1790/1871),女性占4.33%,男女之比为22.10∶1;战士发病比例高,占60%以上;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部队均有发病,其中B、A、F单位发病比例较高,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3.36%、22.98%和16.41%;医院疫情漏报病例占60%(143/238)以上,可见乙肝实际发病率较疫情报告要高.结论 部队乙肝发病比例较高,呈逐年下降趋势,基本呈散发状态,其防治工作应针对乙肝流行的各个环节,以战士为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1~2005年齐齐哈尔市市区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和特点,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齐齐哈尔市2001~2005年慢性病报告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并分析齐齐哈尔市慢性病变化的趋势。结果2001~2005年齐齐哈尔市慢性病年报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24.78/10万,2005年显著高于2001年。男性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03.12/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47.21/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慢性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预防和控制男性及老年人慢性病发病是今后卫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三亚市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三亚市近年来吸毒人群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利用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材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为3.3%(13/395),三亚籍吸毒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外来吸毒人群,并且梅毒感染率随年龄组增大而升高,差异显著;未婚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已婚和离异者;有性乱史人群感染率显著高于否认有性乱史人群,但是控制注射吸毒者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人口流动、年龄因素是吸毒人群感染梅毒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流动吸毒者的管理和性病防治知识宣传,这对控制吸毒人群性病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2-1995年间,对4598例健康人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及谷丙转氨酶筛选。结果:乙肝感染率为4.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31-40岁最多,丙肝感染率为0.83%,男女无明显差异,感染率随年龄而递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文山城区入托儿童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文山城区入托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贫血、营养不良、龋齿在男女幼童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乙肝计划免疫工作做得好,乙肝感染率低。结论文山城区入托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良好,加大贫血、营养不良及龋齿的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是儿保工作的重点,合理使用乙肝疫苗对防治乙肝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宁夏农村居民蛔虫感染变化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的抽样原则,计算调查人群感染率、感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2002年与1989年相比,宁夏农村居民蛔虫标化感染率分别为8.54%和42.30%,下降了80%,且感染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呈直线负相关关系;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显著地高于其他居民;台地和山区的感染率均显著地高于川区;感染度依然以轻、中度为主,占95%以上,且与感染率在年龄组的分布基本相符。结论 2002年和1989年对比,宁夏农村居民普遍存在蛔虫感染,但平均感染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山区农村居民感染率依然显著高于经济较发达的川区,学龄前儿童和学生仍然是重点防治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另0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宁德市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WHO)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调查4所幼儿园1 259名儿童及前5年资料分析,2005年儿童营养不良率为6.67%,肥胖率为5.00%,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001~2005年儿童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而肥胖率逐年上升,营养不良和肥胖各园间存在差异,但无性别差异.结论 宁德市幼儿园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虽然低于全国水平,但不容忽视,尤其是农村儿童营养不良和城市儿童肥胖应当切实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太原市南郊区刘家堡村2~7岁儿童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是蛔虫、蛲虫)的感染,结果表明该年龄组儿童的感染率为85.8%,其中2岁组感染率较高,5岁组次之,男女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蛔虫感染率在各年龄组均居首位,但随年龄增长有逐年下降趋势,蛲虫、蛔蛲混合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果还表明肠虫症合并贫血者较健康人群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01~2004年度涪陵区计划无偿献血者HBsAg总阳性检出率4.56%,远低于我国HBsAg阳性率平均10%左右的水平。阳性率逐年降低明显,不同职业、不同性别阳性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不同年龄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中专新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2000—2005年间江门市18218名大中专新生进行血清中HBsAg检测分析。结果大中专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11.22%。2000年HBsAg阳性率最高,为12.94%,后逐年下降,2005年最低,为9.85%;男生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各院校新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江门市大中专新生HBsAg携带率高于全国普通人群平均水平。今后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这是降低HBV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