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如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人际关系欠和谐等问题,探讨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论述伦理关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意义,从关怀伦理的维度,论证伦理关怀在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必要性:有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医学生的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基础,对于资助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前、中、后期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各环节不足的措施和办法,从而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通过分析现行高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方法对现行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从贫困生界定、物质资助、精神激励等方面进行剖析。结果现行资助育人体系中存在贫困生界定不合理、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激励等现象。结论要量化界定贫困生,建立动态档案,在物质和精神上要给予合理资助,对贫困生“自救”心态和技能给予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5.
妥善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资助,还涉及学生的发展与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等资助措施相比,勤工助学活动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资助与教育的统一。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创业就业教育等系列问题。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高校资助工作更需注重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同时,由于贫困生心理、就业、助学贷款违约等问题的凸显,也要求高校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温州医学院结合具体工作积极探索,提出了“不打折、不伤害、不忘记”(简称“三不”)的资助理念并付诸实践,有效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俊峰 《安徽医学》2009,30(8):975-976
我国医学院校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在贫困生认定、心理帮扶力度以及贫困生资助监管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完善认定和监管制度,利用心理咨询,发挥课堂作用等来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认定是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由于资助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高校普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贫困生的认定方法具体化。笔者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与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贫困资助目标的准确性和济困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经济利益突出、参与主体众多、评审发放程序复杂,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违反道德规范和制度要求的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资助工作的良性运行。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道德风险表现及其危害进行研究,有助于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规避道德风险,促进资助工作持续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作为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以徐州医学院为例,作者探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原因,并指出引导高校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的对策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