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0年6月30例肝硬化伴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肝硬化并发胸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内科综合治疗后,22例患者胸水随腹水控制而逐步吸收,8例胸水吸收不明显,其中3例经多次胸腔穿刺抽液胸水明显减少,2例胸水增多,3例死亡.病死率10%.死亡原因分别为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结论 肝性胸水患者早诊断,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
张金凤 《中原医刊》2009,(12):80-81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胸水消失21例,胸水减少13例,死亡3例,死因为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肝肾综合征。结论肝性胸水患者预后差,并发症严重,应注意避免漏、误诊,选择合适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陈小冰  赵小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14-3915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住院的28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合并肝性胸水30例,了解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肝性胸水的发生率为10.7%,28例继发于肝硬化腹水,2例为无腹水的肝性胸水。所有患者经保肝补白蛋白利尿降门脉压等治疗有效,胸憋明显者行胸腔穿刺治疗。结论:肝性胸水多有胸憋、气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肝补白蛋白利尿降低门脉压及胸腔穿刺仍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花善 《中外医疗》2012,31(7):47-48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60例肝性胸水患者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行限盐、保肝、利尿、输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结果胸水消失21例(35%),胸水减少33例(55%),胸水不变或增多6例(10%),其中3例出现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肝性胸水的预后取决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程度、其他并发症的有无及轻重等,故对于肝性胸水患者提倡及早诊断,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性胸水发生率为10.4%,其中位于右侧者82.4%,双侧者13.2%,左侧者4.4%。胸水性质多为漏出液。经治疗后胸水消退者35例,减少者11例,无变化或增加者22例,其中死于并发症16例(23.5%)。死因中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5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较常见,且多为右侧,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胸水 ,临床并非少见 ,发病率大约 10 %左右 ,大多数患者是在有腹水的基础上产生胸水 ,但微量腹水或无腹水的病人也可发生肝性胸水 ,称为单纯性肝性胸水 ,此种情况极易误诊。我们回顾了我科自 1990年 2月至2 0 0 2年 10月所确诊的单纯性肝性胸水 2 3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2 0~72岁 ,平均 4 6 .7岁。胸水位于右侧者 2 0例 ,左侧者 1例 ,双侧者 2例。大量胸水者 8例 ,中量者 11例 ,小量者 4例。 2 3例均行胸腔穿刺 (小量者 B超引导下穿刺 )。胸水外观呈黄色者…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胸水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小容 《黑龙江医学》2011,35(3):199-20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胸水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性胸水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促、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和不明原因低热.胸水位于右侧24例(80.0%),左侧4例(13.3%),双侧2例(6.7%).中、大量胸水27例,少量胸水3例,所有病例皆合并腹水...  相似文献   

8.
肝性胸水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宜威 《右江医学》2001,29(5):387-387
文章对 92例肝性胸水患者作临床分析 ,其临床特点是以大量胸水为主 ( 6 0 .9% ) ,右侧居多 ( 84.8% ) ,常与腹水并存 ;胸水出现前及吸收后常无胸痛 ,少量胸水一般无明显症状 ,大中量胸水可出现肺组织受压表现 ;胸水量可随腹水量减少或消失 ,胸水检查多为漏出液 ,反复频繁大量抽胸水可诱发肝性脑病。认为胸穿抽液常在大量胸水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下采用 ,肝性胸水为肝硬化晚期的一种表现 ,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性胸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脓胸(SBE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7例确诊肝硬化并发SBEM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肝性胸水并发SBEM临床上并非罕见,本组发生率22.4%.发病特点为胸腔在原有漏出液基础上合并感染,以右侧胸腔为主,均有感染的临床经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胸水中白细胞≥500×106/L,均多核>单核.腹水中PMN相对值比例明显升高.胸水细菌培养25例阳性(92.5%),腹水培养阳性19例(66.7%),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肝硬化肝性胸水并发SBEM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胸水细菌培养阳性或白细胞计数≥500×106/L,多核>单核,是诊断SBEM重要而可靠的指标.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SBEM是提高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魏胜霞 《大家健康》2013,(24):113-114
目的:分析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胸闷、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其中胸水位于右侧的患者有56例(70%),胸水位于左侧的患者有10例(12.5%),胸水位于双侧的患者有14例(17.5%)。而胸水性质大多数是漏出液,只有少数是渗出液。通常采用综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后,肝性胸水消退的患者有31例(38.75%),肝性胸水明显减少的患者有40例(50%),而肝性胸水没有变化或者增加的患者有9例(11.25%)。结论: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与患者的耐受程度、胸水形成量以及形成速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肝性胸水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胸水由Christion1937年首次报道,由Morrow1938年命名。是指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患者出现胸膜腔积液并排除心、肺、肾等疾病引起的胸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之一,肝性胸水的出现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由于诸多原因,肝性胸水的误诊时有发生。子长县医院2001-8~2006-3收治肝性胸水53例,其中误诊2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1岁-79岁,平均46.6岁。病程6d~2年。胸水位于右侧胸膜腔19(73.1%)例,双侧胸膜腔4(15.4%)例,左侧胸膜腔3(11.5%)例。大量胸水6例,中量胸水18例,少量胸水2例,中量胸水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患者胸水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8- 0 1~ 2 0 0 3- 12期间 12例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合理的治疗 ,83 33%的患者可在 2~ 8周内肝功能改善、胸水消失。结论 只要治疗得当 ,大部分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肝性胸水系肝—肺综合征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对我院诊治的肝性胸水1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病人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14例有慢性肝炎病史,2例有慢性酒精中毒史。胸水发生于双侧2例,右侧者14例,伴有腹水者15例,无腹水者1例。肝功能化验:GPT>50u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超声定量检测指标与肝性胸水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入该院消化科确诊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并肝性胸水患者56例,同期选择单纯肝硬化不并发肝性胸水患者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肝脏超声定量检测指标与肝性胸水的位置、量、比重的关系。结果两组肝大小指数和ALP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双侧胸水患者与以右侧胸水为主患者相比,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的量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而胸水的比重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无相关。结论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超声定量检测指标中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血流速度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肝性胸水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肝性胸水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潇迪  夏徵 《当代医学》2010,16(4):51-52
目的了解肝性胸水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2008年间20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病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胸水位于右侧占75%,双侧占15%,左侧占10%。经综合治疗,20例中有15例胸水完全消退,4例胸水明显减少,1例死亡(不配合治疗)。结论肝性胸水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胸水形成的速度及量、患者耐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其预后取决于肝硬化失代偿的严重程度、并发症的有无及轻重等,肝性胸水右侧居多,双侧次之,左侧最小,故对于肝性胸水患者提倡早诊断、综合治疗除应保肝外,还可采用治疗性胸腔穿刺术及向胸腔内注射抗生素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之一,部分患者经保肝、利尿等综合治疗胸水消退,顽同性肝性胸水则很难完全吸收.作者自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胸腔注射10%鸦胆子乳剂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肝性胸水33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董正亮 《当代医学》2008,14(24):104-104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之一,部分患者经保肝、利尿等综合治疗胸水消退,顽同性肝性胸水则很难完全吸收.作者自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胸腔注射10%鸦胆子乳剂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肝性胸水33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性胸水常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多数有腹水,胸水性质为漏出液,多发生于女性,但笔者收集1982以来有关文献报道的156例肝性胸水,其性质多样。也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肝性胸水患者,男性129例。女27例.男女之比4.78:1,平均年龄46.8岁.151例为肝硬化患者,5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其中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胸腔积液称肝性胸水,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肝性胸水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2岁~68岁,平均52.5岁。胸水位于右侧8例,双侧1例。小量胸水7例,中小量胸水2例。9例患者均行胸腔穿刺术,抽液量800ml~12800ml。均经CT或B超证实为肝硬化,胸水常规检查漏出液8例,介于渗出液与漏出  相似文献   

20.
1988年以来我们对住院20例肝性胸水患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胎肝、脾,胸腺悬液(以下简称“三联液”)。通过观察,证明疗效优于常规的综合疗法,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与方法病例选择:1988~1992年5月,凡符合肝性胸水诊断的住院患者(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伴有胸水,胸水性质为漏出液,排除结核性或其它疾病所致胸腔积液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三联液”。另以1984~1987年常规综合治疗的19例作对照。治疗组13例胸水发生右侧、左侧3例,双侧4例;大量胸水6例,中等量胸水12例,少量胸水5例。对照组14例胸水发生右侧,左侧3例,双侧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