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EGF-C、VEGF-D)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VEGF-C、VEGF-D和VEGFR-3与宫颈癌淋巴转移机制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正常宫颈组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36例,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组33例,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组10例,检测血清中VEGF-C、VEGF-D、VEGFR-3的浓度表达并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 (1)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组VEGF-C、VEGF-D、VEGFR-3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组VEGF-C、VEGF-D、VEGFR-3血清水平均高于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INⅢ组VEGF-C、VEGF-D、VEGFR-3血清水平与正常宫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且VEGF-C、VEGF-D与VEGFR-3的血清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所以VEGF-C、VEGF-D可能在宫颈癌中通过VEGFR-3信号通道促进淋巴结转移。其可能成为推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有用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华  周和中  邓金双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30-113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D(VEGF-D)及其受体的表达,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C、VEGF-D、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差别。同时记录宫颈癌患者不同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肿瘤浸润程度血清VEGF-C、VEGF-D、VEGFR-3水平的差别。结果对照组VEGF-C与CIN组比较(P〉0.05);宫颈癌组(无/有淋巴转移)VEGF-C水平均较对照组、CIN组升高(P〈0.05),且宫颈癌淋巴转移组血清VEGF-C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血清中VEGF-D和VEGFR-3水平低于其他三组水平(P〈0.05);四组患者血清中VEGF-D和VEGFR-3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淋巴转移)组、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CIN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与VEGFR-3水平正相关(r=0.97,0.75,P〈0.05)。宫颈癌Ⅱ期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水平均较宫颈癌I期升高(P〈0.05);宫颈癌不同组织类型(鳞癌/腺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血清中VEGF-C、VEGF-D和VEGFR-3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癌浸润到深肌层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水平均较浅肌层患者升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水平与淋巴转移相关,且血清VEGFC、VEGF-D水平可能通过VEGF-R3途径参与肿瘤的淋巴转移,VEGF-C、VEGF-D和VEGFR-3可作为宫颈癌淋巴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未完全缓解(N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CR组和NR组VEGFR-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4)治疗前NR组VEGFR-2、VEGFR-3水平明显高于C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观察AL患者治疗前后VEGF-C及VEGFR-2、3表达水平,对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宫颈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王言奎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4):304-305,30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鳞癌组织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原位癌(CIN)组织25例、正常宫颈组织12例,采用SP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VEGF-C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织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4.10、4.53,P<0.05).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的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χ2=6.11,P<0.05).VEGF-C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有关,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6.01,P<0.05).结论 VEGF-C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宫颈癌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的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关表达性在诊断肿瘤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 T Plus对膀胱癌组织中VEGF-C、VEGFR-3进行检测。结果在本组18例膀胱癌患者中,膀胱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为72%,VEGFR-3表达阳性率为67%。同未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相比,已发生淋巴转移的膀胱癌患者中VEGF-C表达水平要高。结论 VEGF-C、VEGFR-3是最重要的淋巴管生成和发育的调节因子。在膀胱癌患者中,VEGF-C、VEGFR-3可以作为膀胱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CIN及2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VEGF-C mRNA及VEGFR-3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Livak(2-△△Ct)法进行相对定量表达分析,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计算宫颈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表达水平。结果 VEGF-C及VEGFR-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 mRNA及VEGFR-3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C mRNA及VEGFR-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 VEGF-C及VEGFR-3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两者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AE1/AE3检测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免疫组化AE1/AE3检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HE染色检出率;宫颈鳞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Ⅲ无明显差异;VEGFR-3阳性淋巴管数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VEGF-C表达与VEGFR-3阳性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VEGF-C及VEG-FR-3均与淋巴结的转移有关。结论AE1/AE3检查有利于发现淋巴结微转移;VEGF-C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从而利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8.
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其受体VEGFR-3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并比较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 VEGF-C和VEGFR-3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84.9%(73/86)、87.2%(75/86),在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表达率较低.有无淋巴转移、不同临床病理分期和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的肠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VEGF-C和VEGFR-3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它们可作为大肠癌抗淋巴道转移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36例,宫颈癌组43例(无淋巴转移33例,淋巴转移10例)血清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转移组血清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组织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R-2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分级、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A和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211,P=0.030)。结论:高水平血清VEGF-A、VEGFR-2表达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A可能在宫颈癌中通过VEGFR-2信号通道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导致肿瘤生长,并促成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C(VEGF-A、VEGF-C)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价值,以期有助于宫颈癌生长和转移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36例,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组33例,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组10例,检测血清中VEGF-A、VEGF-C的浓度表达并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1)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组VEGF-A、VEGF-C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组VEGF-A、VEGF-C血清水平均高于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INⅢ组VEGF-A、VEGF-C血清水平与正常宫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A、VEGF-C水平升高可能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推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有用的生物学指标;其增高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预示宫颈癌不良预后。另外,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X-2、VEGF-C、Ki67在宫颈癌(CC)及癌前病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0例宫颈石蜡切片中COX-2、VEGF-C、Ki67的表达,并于术前采用HC-Ⅱ法检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1)COX-2、VEGF-C、Ki67在CC及CIN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高危型HPV正相关(P0.05);(2)COX-2、VEGF-C分别在CIN1和CC中表达率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危型HPV在CC及CIN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COX-2、VEGF-C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94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 GRP94) 在宫颈病变及HPV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或住院部行宫颈癌筛查 (HPV、TCT) , 并因任一结果异常行阴道镜下活检术的患者, 留取宫颈组织备用, 最终根据病检结果选取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 I30例;CINIIIII 30例;年龄范围为2555岁.已行宫颈病变治疗及妊娠患者不纳入研究范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中以及CIN I、CINⅡ/Ⅲ组织中GRP94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GRP94阴性、阳性表达分别占65.0%、35.0%;CINI组织中阴性、阳性分别为40.0%、60.0%;CINⅡ/Ⅲ组织中阴性、阳性分别占26.6%、73.3%.3个组阳性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两比较发现:CINⅡ/Ⅲ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IN I的阳性率与正常组、CINⅡ/Ⅲ的阳性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GRP94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呈现高表达, 而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呈现低表达, GRP 94与宫颈病变进展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Pca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为80%,VEGFR-3表达阳性率为76%。Ⅰ组:Gleason评分≥6分的19例,Ⅱ组:Gleason评分大于4分但小于6分的6例,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7%、33.3%,P<0.01,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VEGFR-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5%、33.3%,P<0.05,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VEGF-C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相关(R=0.436,P<0.05)。VEGF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显著相关(R=0.608,P<0.01)。VEGF-C、VEGF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年龄、PSA、前列腺体积无关,P>0.05。结论在Gleason评分大于4分的Pca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分级密切相关,VEGF-C、VEGFR-3的表达强度可作为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其受体3(VEGFR-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EMs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32例在位内膜组织和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各标本中的VEGF-C和VEGFR-3的表达,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VEGF-C在EMs组在位、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均有表达,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在EMs组在位和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异位内膜(P<0.05)。结论:VEGF-C与其受体VEGFR-3结合参与了EMs病程,并可能通过促淋巴管新生作用而促进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62例癌旁乳腺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因素的乳腺癌患者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有57例出现VEGF-C阳性表达(75.0%,57/76),而癌旁组织中5例VEGF-C阳性(8.1%,5/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有41例VEGF-C阳性(89.1%,41/46),30例淋巴结未转移标本中16例VEGF-C阳性(5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有52例出现VEGFR-3阳性(68.4%,52/76),而癌旁组织中4例VEGFR-3阳性(6.5%,4/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有38例VEGFR-3阳性(82.6%,38/46),而30例淋巴结未转移标本中仅13例VEGFR-3阳性(43.3%,13/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VEGFR-3阳性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呈正相关(r=0.75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VEGF-C及VEGFR-3的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利于准确评估预后,且该信号系统可能成为抗某些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特异性靶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EGF-C、VEGFR-3(Flt4)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8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并按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分析。结果82例浸润性乳腺癌细胞VEGF-C阳性率为74.4%(61/82),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而VEGFR-3阳性率为40.22%(33/8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间质组织中VEGF-C呈阳性表达者29例(35.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R-3呈阳性表达者59例(72%),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组。结论浸润性乳腺癌高水平表达VEGF-C,而肿瘤间质组织中VEGFR-3高表达。可能是一对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FLIP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40例宫颈癌、45例CIN、15例慢性宫颈炎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FLIP的表达情况,并对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宫颈癌组、CIN组、慢性寓颈炎组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FLI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0%、68.88%、20.00%、10.00%.宫颈癌组、CIN组与正常宫颈组三组间两两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慢性宫颈炎组与正常宫颈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IN Ⅰ组、CINⅡ组与宫颈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INⅢ组与宫颈癌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cFLIP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cFLIP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sion plus法检测72例直肠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VEGFR-3染色的微淋巴管密度。结果:HIF-1α、VEGF-C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7.8%、83.0%和44.4%、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HIF-1α阳性率为90.0%,无转移者为6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阳性率为95.0%,无转移者为6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在直肠癌高、中分化组和低、未分化组HIF-1α阳性率分别为12%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阳性率分别为14%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与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相关关系(r=0.105,P<0.01)。结论:HIF-1α、VEGF-C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年龄、性别无关。HIF-1α、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在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组织芯片研究MMP-9、TIMP-1在宫颈癌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MP-9及TIMP-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TissueMicroarry,TMA)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种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制备成功,脱片率为0.025%。MMP-9在正常宫颈(NCE)、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和宫颈浸润癌(1CC)的阳性率分别为21.8%、50.0%和81.7%,ICC、CIN分别与NCE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在3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1.9%、25.0%和27.96%,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中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而TIMP-1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宫颈癌中MMP-9表达高于TIMP-1者,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MP-9与TIMP-1表达平衡者(P<0.05)。结论:建立了组织芯片,为研究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宫颈癌MMP-9表达增强而TIMP-1表达降低可能使宫颈癌更易发生侵袭转移。联合检测宫颈癌中MMP-9及TIMP-1的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宫颈癌(43例)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C表达随宫颈癌组织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无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与组织学分化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