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皮肤缺损及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下肢皮肤缺损和溃疡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游离植皮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平均使用VSD 7 d,18例皮片全部成活,创面愈合;2例皮片成活95%,经换药创面愈合。患者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游离植皮处理下肢皮肤缺损及溃疡,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植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2.
林岿然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03-1704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将82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患者使用VSD后进行皮瓣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基本一次性长成肉芽,伤口无感染,植皮术一次成功40例,1例患者再次行VSD及植皮后痊愈;对照组患者1次植皮治疗愈合27例,2次植皮伤口愈合11例,3次植皮愈合3例。2组一次性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创伤软组织缺损的过程中,使用VSD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19,(34):146-148
目的:探讨皮肤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下肢慢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下肢慢性溃疡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皮肤移植治疗,观察组使用皮肤移植联合VSD治疗。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两组术前和术后2、4周时的疼痛程度。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价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瘢痕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转归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皮片存活率平均为(94.06±2.13)%高于对照组的(86.92±1.68)%(P<0.05),观察组术后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周NRS评分与术后6个月瘢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移植联合VSD能促进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修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杨传军 《中外医疗》2009,28(36):40-41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临床收治的13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10d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全部成活;2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减少创面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二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下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根据伤口情况清创处理创面后,以VSD覆盖,持续冲洗,早期持续负压吸引,后期间歇负压吸引,二期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36例均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后创面闭合。结论:第二代VSD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行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无创腔残留或植皮坏死,对照组32.5%残留创腔,7.0%创面植皮坏死;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1.1)月,较对照组的(12.1±2.3)月明显提前;骨折愈合率为100%,无畸形愈合或者骨不愈合,对照组17.4%骨畸形愈合,9.3%骨不愈合;观察组感染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降低组织感染率及致残率,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临床收治的28例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患者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20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一次性成活,8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帮助控制创面感染,有效解决深部组织的临时覆盖,为最终关闭创面创造良好条件,是治疗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汪清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888-1889
目的:观察创面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四肢皮肤缺损软组织外露创面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临床收治的28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手术清创,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6~8天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清创包扎直到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治疗后全部成活;对照组19例患者11例一次手术植皮成活,其余8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植皮成活。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四肢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f临床应用,为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离断歼软组织缺损肢体再植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或离断许软组织缺损肢体患者首先运用骨科、显微外科技术重建骨骼结构、修复血管、神经、肌腱,恢复肢体血运,然后联合应用负乐封闭引流技术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53例患者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缺损创面愈合良好,再植肢体成活,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改变了传统创面治疗中频繁更换敷料的换药方法,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能够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利于创面的修复;在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或离断并软组织缺损肢体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邹泽良  吴峰 《当代医学》2012,18(1):94-9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六科自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8例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7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VSD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换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部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及明显功能障碍.移植皮术后创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65.4%).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8d、医疗费用为10675.43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4.7d、医疗费用17865.55元.结论 VSD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且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治疗肢体离断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处理肢体离断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对64例肢体离断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处理分别采用VSD技术(VSD组,32例)和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32例);观察和比较二者疗效。结果VSD组创面清洁时间为5~1(2平均8.4)d;2例二期缝合加植皮,29例植皮,1例皮瓣转位。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为为10~3(9平均22.6)d;25例植皮,7例皮瓣转位。2组创面清洁时间差异有显著性(<0.01)。结论VSD对肢体离断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处理较传统换药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大面积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维持负压在50kPa~60kPa之间)5~7d治疗皮肤撕脱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创面41例。结果VSD5~7d,伤口均无感染,创面缩小,肉芽新鲜,给予二期缝合或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严重软组织损伤不能做一期缝合的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24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VSD)和对照组21例(常规换药治疗).常规清创后,治疗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面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对创面进行治疗,待创面肉芽新鲜后再行植皮或者肌皮瓣转移覆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11月收治的15例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临床疗效,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采用VSD治疗的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疗效。结果:30例患者创面经VSD引流术后植皮完全成活。护理过程中负压引流密闭有效,引流通畅,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护理结果满意。术后随访0.5~3.0年,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VSD可以一期封闭创口、减少毒素吸收,促进创面愈合,减轻肿胀,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封闭式负压引流是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吸引(VSD)辅助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足踝部位软组织损伤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清创后给予VSD治疗,并使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修复,对照组35例,仅采用常规清创与创面换药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修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5.6%)例感染,疼痛评分为(2.9±1.3)分,对照组为8(22.9%)例,疼痛评分为(6.2±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吸引辅助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感染几率,降低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开放性损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2009年01月~2010年12月,对29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9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是护理的关键,同时还应做好心理和功能锻炼指导等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104例骨外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经改良后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即在常规VSD敷料中加入1根冲洗管,进行持续灌注冲洗。观察并评价两组的疗效、敷料更换次数、平均每次敷料的有效时间和患者医疗的费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更换敷料次数、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以及治疗费用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用常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治疗骨外科创伤治疗可以优先考虑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耿明  李浩瑜 《河北医学》2013,19(5):713-715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无法行一期缝合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整理之前本院采取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三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56.52%,观察组治愈率为96.1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胸腹部、四肢创伤皮肤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共34例胸腹部或/和四肢创面患者,随机分为VSD治疗的患者18例(VSD组),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两组均辅助清创、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VSD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VSD治疗技术较传统方法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临床安全有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