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从血清水平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90例SLE病人与90例对照血清IRF4表达水平,并结合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与对照组,狼疮肾炎组与非肾炎组,疾病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之间血清IRF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SLE患者中,血清IRF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之间也均无相关性,但血清IRF4水平在低补体(C3降低)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P=0.002),其他实验室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IRF4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从血清水平方面未发现IRF4与SLE发病存在相关性,以后研究中可以从其他方面来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也为研究SLE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对其他治疗效果反应较差的复发SLE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球蛋白抗体方案,常规措施预防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3个月,复查各项免疫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5例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均获成功,造血重建顺利回输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天数为8~16 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天数为10~20 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天数为12~20 d.无一例出现严重的移植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80079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易感性。方法选取SLE患者666例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5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rs1800796基因型频率。结果 Rs1800796 SNP的基因型(CC,CG和GG)频率和等位基因(C和G)频率在SLE患者和对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Rs1800796与SLE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频率在伴有浆膜炎的SLE患者中低于不伴有浆膜炎的SLE患者(P=0.019)。但C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是否表现有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关节炎及狼疮肾炎的SLE病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尚未发现IL-6rs1800796在中国汉族人群与SLE遗传易感性有关。Rs1800796 C等位基因可能对SLE病人并发浆膜炎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以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SLE初诊、20例复发和35例治疗后病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并以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同时观察上述检测指标与SLEDAI(狼疮活动指数评分)、GLB(血清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ESR(血沉)、C3、C4的关系。结果SLE初诊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复发、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活跃期亦显著低于稳定期(p<0.05),与ESR、GLB、C3、C4、IgG有相关性。结论T细胞亚群改变可能是导致SLE发生和病情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蔡洁娜庄铭城张嘉乐王小燕陈洽彬詹林城 《智慧健康》2021,(2):101-103
目的 探讨SLE肠道菌群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 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本院就诊的90例SLE患者,加上于本院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体检数据,分为A、B、C、D组,其中A组为初诊SLE患者共计30例,B组为初诊SLE给药治疗后的患者共计30例,C组为SLE复诊患者共计30例,D组为健康志愿者共计3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过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86例SLE患者病历资料,动态比较不同病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变化情况.结果首诊时病程为<1月组患者和1~3月组患者的SLEDAI值低于4~6月及>6月组患者;治疗后SLEDAI值显著低于初始值,且治疗后2月~3年间SLEDAI值高于其它各时期.SLEDAI值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总量不相关.结论至首诊时病程短的患者,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有效缓解SLE病情活动;而至首诊时病程长的患者病情缓解相对较慢.SLE治疗后2 月~3年病情较活跃,易出现内脏损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4例青少年SLE和446例成人SLE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少年SLE占全部SLE患者的15.8%.青少年SLE患者蝶形红斑(66.7% vs 45.5%;P<0.05),发热( 53.6% vs 36.3%;P<0.05),光敏感(67. 9% vs 51.1%;P<0.05),肾脏受累(71.5 % vs 50.6%;P<0.05)和蛋白尿(60.7% vs 48.0%;P<0.05)情况较成人SLE患者多见 .浆膜炎(8.3% vs 16.8%;P<0.05)和雷诺现象(17.9% vs 31.6%;P<0.05)的发生率低于成人SLE.两组自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 SLE肾脏损害较重,预后较差.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作为细胞信号传递分子,在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JAK/STAT信号通路在细胞因子信号传递中起主导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或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JAK/STAT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意义.方法 对11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有和无雷诺现象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有雷诺现象患者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病变、心包炎、乏力、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雷诺现象患者[ 89.3%( 25/28)比2.4%( 2/84)、57.1%(16/28)比16.7%( 14/84)、75.0%(21/28)比39.3%(33/84)、67.9%( 19/28)比33.3%(28/84)、21.4%(6/28)比4.8%(4/84)、14.3%(14/28)比1.2%(1/84) ](P< 0.05);抗心磷脂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狼疮抗凝物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无雷诺现象患者[46.4%(13/28)比9.5% (8/84)、75.0%(21/28)比33.3%(28/84)、57.1%(16/28)比23.8%(20/84)、17.9%(5/28)比2.4%(2/84)] (P< 0.05),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雷诺现象患者[7.1%(2/28)比45.2%(38/84) ](P=0.001).结论 SLE出现雷诺现象患者易发生心、肺及血管病变,尤其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病变、心包炎、肺栓塞等,且抗心磷脂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狼疮抗凝物试验阳性率高于无雷诺现象患者.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国内对DP、DQ、DR位点等位基因同SLE的相关性已有报道 ,但等位基因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报道较少 ,本研究旨在发现与安徽地区汉族SLE患者相关联的等位基因 ,以及该基因与自身抗体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血标本收集 :①病例组 :对 2 8例SLE患者采集血标本。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 ,其中女性 2 5例 ,平均年龄 (37.14± 13.2 4)岁 ,男性 3例 ,平均年龄 (2 5 .6 7± 8.33)岁。②对照组 :共 2 8名 ,来自与病例相同医院且无血缘… 相似文献
11.
CD13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主要表现为T、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近年来发现,T细胞及其亚群和共刺激分子可能是SLE的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就共刺激分子CD137的结构、配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high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率以及可溶性细胞因子TGF-β及IL-10、IL-12的血清浓度,初步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SLE体内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highT细胞比率,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GF-β及IL-10、IL-12).结果 ①SLE组CD4 CD25highT细胞的比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TGF-β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IL-10、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CD4 CD25highT细胞与IL-12呈负相关;②初发SLE组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highT细胞的比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CD4 CD25highT细胞与IL-10及IL-12均呈负相关.结论 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细胞因子TGF-β、IL-10、IL-12参与SLE的发病机制,但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 ligand,ICO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5年3月1日~2015年8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的风湿科和肾脏科住院治疗的34例活动性SLE、15例非活动性SLE患者和3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可溶性ICOSL(sICOSL)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活动组血清sICOSL水平降低(P1=0.004;P2=0.008;P3=0.003);但血清sICOSL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anti-dsDNA滴度、补体C3、补体C4、血沉、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无相关性(均有P>0.05),并且实验室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sICOSL的血清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此外,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未对血清sICOSL水平产生影响(t=-0.69,P=0.495)。结论 SLE患者血清ICOSL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殊型狼疮细胞对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严重性和活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改良血块法对128例SLE患者特殊型狼疮细胞的观察,同时用SLE疾病活动性经典生物标记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补体及SLE活动指数(SLEDAI)作对照比较。结果狼疮细胞(LEC)存在多形态结构异常,均匀体小至笔尖大至巨核细胞出现裂隙不规则,细胞多聚集成片结构清晰可辨,有的似串葡萄、巨核细胞、双叶、多叶及降落伞等特殊形态。70例SLE患者特殊型狼疮细胞的检出与抗dsDNA抗体、AnuA和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0.59,P〈0.05;r=0.76,P〈0.01;r=0.58,P〈0.05),与C3和C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P〈0.05;r=-0.59,P〈0.05)。结论特殊型狼疮细胞是SLE病情发展的特殊产物,经与SLE疾病活动性的经典生物标记抗体和SLEDAI比较研究,对SLE疾病的严重性和活动性判断具有更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经济优于生物抗体标记法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水平变化;25 (OH) D3与体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数量、pDCs的表面分子及SE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相关性.方法 门诊收取符合条件的SLE患者46例和1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LE患者按治疗分为未治疗组、单用激素组、激素加羟基氯喹组,放射免疫法测定25(OH)D3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pDCs水平和pDCs表面CD32、CD40、CD86、CD62L、CXCR4表达和改变,比较SE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EE不同治疗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别.结果 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06,P=0.003);SLE患者不同治疗组间25 (OH)1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 =4.62,P=0.015),未用药组低于激素组;25(OH)D3水平与SEE患者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8,P=0.050);在不同的25 (OH) D3浓度范围下,pDCs的水平、SLED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25 (OH) D3水平与3组SLE患者pDCs水平及表面分子均无明显相关性(均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25 (OH) D3水平低下,25(OH)D3水平对pDCs水平及疾病活动度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次SLE患者妊娠的孕产史、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60例SLE患者妊娠64例次,妊娠时年龄21~39岁,平均(28.4±4.1)岁,SLE病程2~12年,平均(5.5±3.1)年。共有26例次(40.6%)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恶化主要在妊娠中、晚期。妊娠足月产15例次(23.4%),早产23例次(35.9%)。治疗性流产21例次(32.8%),自然流产3例次(4.7%),死产2例次(3.1%)。总活产率59.4%。引起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有24 h尿蛋白定量(OR=15.76,95%CI:2.07~120.31)、妊娠前泼尼松剂量(OR=1.18,95%CI:1.01~1.38)。引起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有补体C3水平(OR=0.002,95%CI:0.000~0.410)、妊娠前疾病活动(OR=8.297,95%CI:1.464~47.029)。结论应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妊娠前病情,并在妊娠期间严密随访,以减少...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SLE患者存在抑郁情绪.抑郁与患者的疾病活动、累积损害、激素用量以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 P protein antibodies,anti-P)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各不相同;抑郁与患者的睡眠质量、疲乏症状、纤维肌痛和偏头痛、认知功能、焦虑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者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 9,IL-9)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859430,rs2069868)的等位基因的差异以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从而探讨IL-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两个SNP位点(rs1859430,rs2069868)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和SLE患者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狼疮肾炎患者组(lupus nephritis,LN)和非狼疮肾炎患者组(non-lupus nephritis,Non-LN)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未发现IL-9基因的rs1859430和rs2069868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探讨激素及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为SLE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现况研究方法对广州市SLE患者进 行研究,经实验室确诊发生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者为感染组,没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运用Epi Data 3.02双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2例SLE患者中发生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34.23%.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SLEDAI评分、受累系统数量等方面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有关(均有P<0.05).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与SLE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无关(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为贫血(OR(95% CI):4.17(1.33~13.16))、病程长(OR(95% CI):2.35(1.07~5.18))、SLEDAI评分(≥10) (OR(95% CI):15.88(5.83 ~43.22))等.激素治疗(>40 mg/d)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1.07(0.49 ~2.35),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0.96(0.50~ 1.85)(均有P>0.05).结论 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无关.积极控制感染和贫血,减少受累器官的数量是改善SLE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