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测定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8例因呼吸困难住院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等资料分成4组。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再于上述4组内按有无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a、b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间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LVEF〈40%的1组及2组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40%的3组及4组(P〈0.05)。以ROC曲线确定血BNP138.5 ng/L,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77.2%。各组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亚组其BNP水平显著高于无舒张功能不全的亚组(P〈0.05)。结论血浆BNP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根据血浆BNP测定值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心电图、血气、胸片等情况,临床医师可以比较快速的确定呼吸困难的病因,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观察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老年CAPD患者血浆BNP变化,并判断其对心脏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腹膜透析门诊随访的9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浆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BNP的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l)等指标。依据NYHA分级方案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探讨BNP水平与心功能LVEF、LVMI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腹膜透析患者C组的BNP巾位数(908pg/ml)高于B组(290pg/ml)和A组(195.5pg/ml),(P〈0.05)。(2)相关性分析提示BNP与LVMI呈正相关(r=0.3153,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756,P〈0.05)。(3)ROC曲线分析发现BNP诊断CAPD患者心衰的诊断界值(cutoff值)为224pg/ml,其诊断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78.9%。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血浆BNP的浓度与心室重塑以及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其心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作为初步评价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心功能,客观性预测临床心衰发生的实验室指标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左心衰竭患者391例,按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压力增高程度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102),轻度肺动脉高压组(n=94),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n=195)。检测三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及RVD均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三组LV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较肺动脉压力正常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LVRM)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AMI住院患者112例,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69例(开通组)、未开通43例(未开通组).入院时检测心肌损伤指标[CK、CK-MB、肌钙蛋白I(cTnI)],入院第7天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测定入院时、AMI后24 h、入院第7天血浆BNP(记为BNP1、BNP2、BNP3);术后随访2 a,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血清CK、CK-MB、cTnI、TG、LDL-C比较,P均>0.05;入院后第7天,开通组较未开通组LVEF升高(P<0.05);两组BN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2明显高于BNP1、BNP3(P均<0.05),未开通组BNP2、BNP3较开通组明显升高(P均<0.01).AMI患者3个时点血浆BNP与LVEDVI、CK、CK-MB、cTnI均呈正相关(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1).开通组2 a内发生MACE 10例,未开通组16例,P<0.01;BNP2预测AMI急诊PCI患者2 a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P<0.05;其分界值为332 ng/L时,预测MACE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73.3%.结论 AMI急诊PCI术后血浆BNP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IRA开通情况;AMI后24 h血浆BNP水平可预测患者MACE,有助于更早了解LVRM情况,以阻止或减缓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探讨其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相关性,观察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常规应用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和对照组47例(常规应用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大小,评价BNP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2周后LVEF均较前提高,LVDd及血浆BNP均较前下降,观察组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有效率为78.7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Dd大小呈正相关(r=0.536,P<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619,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评价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可作为心力衰竭治疗后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脉隆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儿96例(心力衰竭组)及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血浆CT-1及脑纳肽(BNP)水平,超声心动描记术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心力衰竭组血浆CT-1与BNP、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浆CT-1、BNP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着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分级的递增,患儿血浆CT-1、BNP依次增高,LVEF依次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力衰竭患儿血浆CT-1与BNP呈正相关(r=0.7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儿血浆CT-1水平较高且反应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心力衰竭患儿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并比较60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浆BNP、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 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且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687,P<0.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39,P<0.001). 结论:血浆BNP水平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62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组患者32例,不伴左心室肥厚组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名.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75~150 mg/d,治疗6个月.所有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E/A(二尖瓣舒张期E峰/A峰)比值.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及其试剂盒快速测定血浆BNP水平,对BNP与LVMI、E/A比值作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组的血浆BNP水平(ng/L)明显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54.8±16.9比36.7±15.4,P<0.05;54.8±16.9比16.4±12.7,P<0.05).经厄贝沙坦治疗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组血浆BNP水平(ng/L)明显下降(54.8±16.9比36.8±12.6,P<0.05),E/A比值明显上升(0.86±0.57比1.09±0.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 (r=0.57,P=0.028),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09).结论 血浆BNP浓度能较好地反映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P选择素(PS)、瘦素、脑钠肽(BNP)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维持性HD患者58例(观察组)、正常健康者5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BNP、PS、瘦素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t).结果 观察组血清CRP、BNP、PS、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IVST、LVPW、LAD、LVM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LVE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瘦素水平与LVDd、LVPW、LVMI、CRP、BN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7、0.256、0.309、0.358、0.328,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76,P<0.05),与LVDs、LAD、IVST无相关性;血清PS水平与LVDd、LVMI、CRP、BNP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1、0.315、0.372、0.32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06,P<0.05),与LVDs、LVPW、LAD、IVST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维持性HD患者体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与血清瘦素、PS和BNP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力衰竭患者88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BNP水平;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的关系,比较治疗1周前后血浆BNP水平与病情关系。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血浆BNP水平与LVEF成负相关,与LVDD成正相关;患者血浆中BNP越高病情越重,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浆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及坎地沙坦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心衰组76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42例;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间血浆脑钠肽的变化.②将心衰患者按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成A组(<50%组)和B组(≥50%组),比较两组血浆脑钠肽值.③将42例Ⅳ级心功能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血浆脑钠肽浓度变化.结果 ①血浆脑钠肽在心功能正常组和NYHA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③坎地沙坦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比较,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水平明显增高.坎地沙坦能显著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作为试验组,测定其血浆BNP和NO、MMP-2含量,同时经心超测量测定LVEDd和LVEF,进行MMPs与BNP,LVEDd和LVEF相关性分析。实验组经缬沙坦80mg/d治疗3周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作治疗前后对比。此外选取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清NO含量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BNP和MMP-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MMP-2与BNP、左心室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验组经3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血清BNP和MMP-2浓度显著降低。结论血清MMPs可能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室重塑,缬沙坦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塑可能与其抑制MMPs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心室功能、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基础的抗心力衰竭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用药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药物疗效、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大小及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更显著提高LVEF值,降低LVDd及血浆BNP水平,并能延长6min步行试验的距离,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室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eartRateTurbulenceHRT)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浆脑钠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间的关系。方法66例CHF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者,均记录临床资料,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轻度CHF组(NYHAⅠ-Ⅱ级)和重度CHF组(NYHAⅢ-Ⅳ级);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非缺血性心脏病组。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同时行动态心电图(Hoher)检查,计算机专用软件自动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Slop,TS),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BNP的浓度。结果CHF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O值高于对照组(P〈0.05),鸭值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CHF患者TS值明显低于轻度CHF患者(P〈0.05),两组间TO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性心脏病和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HRT变化规律无明显差异(P〉0.05);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度CHF患者血浆BNP高于轻度CHF患者(P〈0.05);TO值与LVEDD、LVEF、BNP、TS值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TS与LVEDD、BNP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重度CHF患者TS减弱更为明显,可作为评判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重度CHF患者升高更为明显,CHF患者TS值与血浆BNP间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老年医学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60mg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连续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BNP、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法舒地尔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及Tel指数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8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其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21例选自本院体检中心的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rr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检测血BNP。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rrei指数与血BNP水平逐渐增加,Tei指数均值在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0.40±0.12、0.49±0.09、0.58±0.18和0.69±0.07;BNP均值在心功能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42.19±17.51、297.45±21.92、703.12±15.76和912.75±37.16(pg/m1),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BNP指标在心功能Ⅰ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ei指数对照组0.31±0.08,BNP对照组(33.12±3.15)p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心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血BNP水平升高,并且和Tei指数、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3,0.368,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372,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血BNP水平与Tei指数、心功能以及左室构型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血BNP水平与Tei指数能综合反映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NYHA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治疗的老年心衰患者100例,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8.26±5.23)岁。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4组,A组[(8.0~93.9)pg/mL]22例;B组[(94.0~349.9)pg/mL]30例;C组[(350.0~988.9)pg/mL]21例;D组[(989.0~5000.0)pg/mL]27例。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测量各组患者LVEF、6MWT、心功能分级以及随访出院2个月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135.13±32.24)pg/mL]比较,B组[(323.14±52.37)pg/mL]、C组[(568.47±132.13)pg/mL]、D组[(1687.57±432.66)pg/mL]血浆BNP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49.56±8.63)%]比较,C组[(42.24±4.41)%]、D组[(35.03±3.87)%]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升高,6MWT呈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功能也逐渐下降,MACE发生率增加。老年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93,P0.05),与6MWT呈负相关(r=-0.913,P0.05),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r=0.927,P0.05),与2个月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r=0.909,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心功能分级、6MWT及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断老年心衰以及评估心衰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CHF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32例)和螺内酯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螺内酯组另加螺内酯20mg,2次/d,观察期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NP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螺内酯组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1.3%,P0.05);两组治疗后BNP、LVEDd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1),螺内酯组血浆BNP浓度由(839±67)ng/L降至(359±51)ng/L(P0.01),LVEDd由(66.01±3.7)mm降至(59.1±2.4)mm(P0.05),LVEF由(36±1.2)%升至(49±5.9)%(P0.01),且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