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涛  杨国庆 《华西医学》2010,25(1):67-68
目的:探讨MSCT对结肠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且经MSCT检查的结肠癌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纤维结肠镜(FC),钡灌肠对比研究。结果:所有收集的结肠癌患者,MSCT均能多角度,多方法显示病变。结论:MSCT检查对结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临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结肠癌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发生部位:升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4例;组织类型:腺癌26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CT表现为病变肠管增厚,腔内肿块,肠腔狭窄及其浆膜面毛糙,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破裂穿孔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破裂穿孔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回顾性总结了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表现。结果25例破裂穿孔中胃2例,十二指肠球部5例,十二指肠降段1例,空肠6例,回肠7例,盲肠1例,横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MSCT表现有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周围局限性积气、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条纹征”),其中4例直观地显示破口,1例造影剂外溢。结论MSCT有利于显示胃肠道穿孔部位及其管壁周围的变化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记伟 《临床医学》2014,34(10):79-8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及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证实的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腹部CT资料,其中上消化道穿孔42例,下消化道穿孔23例,应用MPR后处理技术从冠状位、矢状位及斜冠状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45例腹腔见游离气体,14例腹腔见游离气体和少量积液,6例腹腔见游离气体和大量积液,并见其他继发性腹膜炎表现。65例中术前正确判断穿孔位置58例,准确率为89.2%。结论多层螺旋CT不仅能准确诊断消化道穿孔,而且还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春梅  李亭  王军  何平 《华西医学》2013,(4):544-546
目的探讨胃肠道穿孔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18例经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胃肠道穿孔及穿孔部位的MSCT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MSCT明确诊断穿孔17例,对穿孔部位准确定位11例。其中术后诊断胃穿孔4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9例、小肠穿孔3例、结肠穿孔1例、阑尾穿孔1例。MSCT表现有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周围局限性积气、腹腔积液及肠袢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条纹征)。结论MSCT有利于显示腹腔游离气体、胃肠道穿孔部位及其肠壁周围的变化情况,对胃肠道穿孔术前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较明显的优势,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 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肠梗阻患者的X线平片和MS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44例行手术治疗,9例行保守治疗。结果:X线平片和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的病例分别为84.9%和100%。4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38例手术结果与MSCT表现相符,包括:肠道肿瘤15例,粘连性肠梗阻15例,肠扭转4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脐疝2例,回盲部憩室炎1例。结论:对肠梗阻的诊断MS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其对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和病变区血供情况的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光明  曾军  刘林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864-865,86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阑尾炎术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99例,术前均行常规盆腔CT扫描和冠状、矢状、平行髂骨和垂直髂骨四个方位的多平面重建(MPR),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阑尾显示率90.9%(90/99);阑尾平均直径14.0(6.2~26.6)mm,显示阑尾的最佳截面:冠状位59例,矢状位19例,垂直髂骨7例,平行髂骨4例,轴位1例;阑尾位置:回肠后位30例,盲肠后位6例,回肠前位11例,盲肠前位4例,盲肠下位39例;阑尾梗阻部位:根部86例,中间4例,可见明确粪石43例,未见明确粪石47例;阑尾周围炎性浸润56例,无炎性浸润30例,脓肿形成13例,合并穿孔1例.[结论]MSCT检查在阑尾炎术前中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急腹症病例的CT图像。结果134例急腹症患者经MSCT检查,充分显示病变及其周围情况。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MS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程度、病变周围情况;MSCT检查还可以明确有无血管栓塞及脏器坏死,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对颅脑急诊检查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是能够连续360°旋转扫描,一次扫描能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的投影数据成像系统,能为感兴趣区域采用螺旋式连续容积扫描并采集数据,获得三维信息.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多功能影像显示,能最大限度检出病变;骨折病变解剖结构清楚,诊断更确切,尤其对急诊救治的患者极其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利用MSCT优势对急诊患者的合理检查和后处理应用及降低误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尿路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中各种CT表现,分析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在诊断尿路结石中的价值.方法182例患者因临床疑为泌尿系结石而行螺旋CT检查,其中128例确诊为结石,25例被确认为结石排石后病例.另外29例确诊为非结石病例.CT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分别获得皮质期,实质期及分泌期图像.分析CT表现,并记录尿路结石的直接及间接征象.结果对于8种CT表现,两个观察者之间Kappa值分别为0.96、0.94、0.93、0.96、0.89、0.91、0.93和o.84,均显示有极高的判断一致性.在结石的诊断中,直接征象具有最高的诊断准确性(85.2%)和敏感性(83.7%).但间接征象组织环征的特异性高于直接征象为96.6%.当用直接征象结合二个以上的间接征象为诊断结石的标准时,可以得到96.2%的准确性,99.3%敏感性.结论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结石的直接征象结合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间接征象可明显提高结石的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并能诊断结石排出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联合泛影葡胺灌肠在结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53例经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多排螺旋CT图像数据,应用改良Dukes法行CT分期,依据病理分析多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的准确性。结果:53例中多排螺旋CT分期:A期5例,B期11例,C期29例,D期8例,其中误诊8例,分期符合率为84.9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906,P=0.824)。结论:多排螺旋CT联合泛影葡胺灌肠能较精确地对结肠癌进行术前分期,能指导临床制定最佳诊疗计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4月35例行CTA检查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原始数据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进行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进行诊断。结果 35例均可明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Ⅰ型12例,Ⅱ型3例,Ⅲ型20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5例,左颈总动脉2例,无名动脉2例,腹腔干3例,肠系膜上动脉4例,左肾动脉3例,右肾动脉2例,右髂总动脉受累6例,左髂总动脉受累8例,其中双侧髂总动脉均受累4例;合并动脉瘤3例;壁内血肿4例;所有患者均显示了单一或多发破口。结论 CTA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及CT检查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咽旁间隙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位置、与咽旁间隙茎突及颈动脉鞘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28例咽旁间隙肿瘤中,多形性腺瘤5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颈动脉体瘤2例,淋巴瘤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5例。5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咽旁间隙茎突前间隙腮腺区卵圆形或扁块状肿块,4例神经鞘廇均位于茎突后间隙,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有囊变坏死,2例颈动脉体瘤CT上呈圆形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位于颈动脉分叉的内侧,8例淋巴瘤CT见咽旁前间隙多发结节样软组织肿块影,3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咽旁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论:茎突前间隙最常见肿瘤是多形性腺瘤和淋巴瘤,茎突后间隙最常见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和转移瘤,多排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技术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60例鼻外伤病人均行MSCT容积扫描后行多种后处理图象重建并与X线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X线片60例患者中诊断鼻骨骨折者28例,8例可疑骨折,其余未见明显骨折。60例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后行多种后处理图象重建后显示鼻骨骨折56例,其中单侧鼻骨骨折33例,双侧鼻骨骨折23例,伴上颌骨额突骨折40例,伴泪骨骨折8例,伴鼻中隔骨折15例,骨折伴鼻额缝分离13例,鼻骨间缝分离移位18例,并发眶壁骨折12例,伴鼻颌缝分离移位38例,上颌窦壁骨折5例。4例MSCT检查未见异常。结论:MSCT容积扫描检查鼻骨骨折明显优于常规CT和X线平片。MSCT检查能准确地显示鼻骨及周围各骨结构,对鼻骨骨折的类型、部位及其伴发改变显示全面、准确,是当前诊断鼻骨骨折的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MSCTA诊断并由手术或临床证实的23例主动脉夹层的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结果:23例中,按DeBakey分型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16例,其中5例在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后进行了MSCTA复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原始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真假腔、内膜瓣、破口处、夹层旋转方向、内膜钙化、血栓形成及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情况等。结论:MS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安全、快速、有效、无创的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术后疗效及随防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材料与方法:20例病人全部做CT增强.结果:CT平扫和增强扫描能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征,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 3例、主动脉瘤 2例 ,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 2 ,3甚至 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肠系膜脂膜炎是发生于肠系膜脂肪组织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为少见疾病,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坏死和纤维组织形成“假肿瘤肿块”为特征.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结果 GIST发生于小肠8例,胃部4例,肠系膜1例.肿块向腔外生长者居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13例中,良性5例,其中4例直径小于5 cm,密度多均匀,边界清,强化均匀;恶性8例,其中7例直径大于5 cm,密度多不均匀,内部有单发或多发坏死,边界多不清,强化不均匀,4例出现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没有特异性,但MSCT对其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别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