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玉峰  徐嘉 《甘肃医药》2014,33(1):57-59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治疗组48例,对照组(不熏蒸)48例,观察肢体疼痛麻木与活动能力的变化,观察评价疗效.中药熏蒸辨证施治,选用1号方(湿热型)和2号方(寒湿型).结果:治疗组48例总显效率为:肢体疼痛缓解79.17%.活动能力改善75%.对照组总显效率为:肢体疼痛缓解60.42%,活动能力改善56.25%.结论:采取卧床休息及推拿手法及足部穴位按摩、牵引、中药熏蒸,药物、功能锻炼5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表现:轻者(间歇性跛行)长时间行走后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发凉、苍白、疼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静息性疼痛,即不活动时疼痛及夜间疼痛影响睡眠,甚至肢体坏死.患者自行检查可发现肢体凉、苍白、远端脉搏消失、毛细血管充盈延迟等.如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高淑会  徐树雷 《河北医学》2011,17(4):567-568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d于2009-06—06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ld前患者在从事修盖房屋工作时出现颈背部麻木不适,有疼痛感,但以麻木为主(初诊时未诉疼痛症状)。之后病情逐渐进展,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4.
例1患儿男性,4岁。因右侧肢体失灵伴头痛,头晕,右眼视物不清入院。近1个月四肢抽动伴失神名次,每次持续约半分钟。体检:精神于振,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上下肢肌力IV级,右侧膝腿反应消失。脑电图高度异常;CT:古额、枕、顶叶脑梗塞。显微镜凝集试验();凝溶试验6+、8#。经用青霉素、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酥,地巴隆等药治疗16天,基本治愈出院。例2患儿男性,10岁。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10天,近3天喷射性呕吐,话语,嗜睡1天入院。入院两个月来短暂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已发作20余次。体检:神志优馆,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用自制的抗骨质增生糖浆治疗各类骨质增生病千例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完整资料的100例统计观察如下:本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90岁。100例中,颈椎骨增13例、腰椎骨增41例、胸椎骨增2例、髋关节骨增4例、四肢关节骨增29例、跟骨刺5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坐骨神经痛2例。疗效标准:治愈: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工作者。显效:疼痛麻木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坚持一般轻工作。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46例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患者168条肢体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肢体均行浅静脉手术加股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90.4%(152/168)的患肢静脉性跛行、酸胀、疼痛等症状消失;9.6%(16/168)的患肢症状明显改善。所有肢体静脉曲张消失。经彩超复查92%(155/168)的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重度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患者采用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治疗目的是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及挽救肢体,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和介入联合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发生于严重心脏病,是源于心脏或动脉脱落的血栓斑块成为栓子随血向远端流动,并停顿在相应口径动脉内,堵塞相应口径的动脉,血流中断,导致肢体动脉血流障碍,出现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皮肤苍白、远端肢体脉搏消失,若不及时治疗,则肢体将缺血、坏死、失去功能,导致截肢,将终身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3年1月以来对29例患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透光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37例(386条肢体)。结果 337例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21~54 min,平均(31.2±4.6)min;切口数量3~5个,平均(4.1±0.6)个,住院时间3~15d,平均(4.8±2.5)d。2条患肢术后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坏死,1条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肢出现皮下淤血154条,血肿11条,肢体局部麻木感112条。337例患者共386条肢体随访6~24个月,平均(15±6.7)月。皮下淤血及血肿消退,肢体局部麻木感消失95条,减轻27条。术前存在色素沉着的肢体,术后均不同程度减轻,沉重感缓解,无静脉曲张复发,小腿外观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可行,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采用PCC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2例7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86.5%)58条肢体得到随访。49条肢体(84.5%)静脉性跛行、酸胀、疼痛等症状消失,9条肢体(15.5%)症状明显改善。所有肢体静脉曲张消失。5条合并溃疡肢体,术后2~6周全部愈合。结论PCCS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美观、有效,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牛家兰 《安徽医学》2010,31(3):278-27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1-2周,对照组进行自我功能锻炼,康复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入院及4周时采用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肢体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情况。结果训练后4周时两组患者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患者肢体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恢复明显。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可造成肢体缺血,产生肢体发凉、麻木、苍白、疼痛等症状,导致肢体坏疽甚至危及生命。北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近25%患有下肢慢性缺血。下肢缺血的治疗原则应以努力行血管重建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介入治疗),恢复肢体血供为目的。现将我院2005年至2008年血管腔内治疗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国产真丝线段行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结果:1例术中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死亡,1例出现半身麻木,肢体轻瘫,经治疗短期内恢复。余病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此栓塞材料为永久性,较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方法 2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采用传统弹性粘贴固定绷带压迫止血;观察组104例,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比较两组术后平均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肢体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348.4±18.7) min,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357.1±21.5)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肢体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创口渗血、血肿发生率,患者肢体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与传统弹性粘贴固定绷带均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但前者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增加患者舒适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1978~1982年间,治疗颈椎综合征158例,80%的患者经5~7次推拿后疼痛和麻木感基本消失,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施嘉英  周世召  许坤玉 《当代医学》2022,28(12):181-182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为(89.21±1.82)分,肢体功能评分为(79.23±1.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26±1.03)分、(59.41±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疼痛、麻木及运动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并发DPN60例,与使用VitB1、VitB12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针灸、按摩、理疗为基本治疗,治疗组基本治疗同对照组,加用自制舒筋药酒外敷及辨证内服中药。评价标准采用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结果两组治疗后上下肢MAS评分均明显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BI也明显提高,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程度,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动脉栓塞13例,其中以外伤性(5例)、动脉硬化性(4例)居多。栓塞部位以下肢常见(8例)。作者认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在于突然发生的肢体疼痛、发冷、麻木、皮肤苍白、温度降低、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手术愈早效果愈好,一般宜掌握在12小时以内。栓子摘除术为动脉栓塞首选的手术方式,取栓以后必须达到动脉近端有血喷出,远端动脉充盈方算有效。  相似文献   

20.
袁明武  佟剑平 《柳州医学》2006,19(4):230-231
患者女性,68岁,从事导弹装配工作30年余,反复右桡侧三指麻木,不灵活5年入院,多于做手精细活动时出现,平时有颈肩疼痛,程度轻,无手腕以上肢体放射痛及麻木。查体:右上肢无肌萎缩,手臂各肌肉处无压痛、叩痛,患肢运动无受限,右桡侧三指掌侧痛、触觉减退,以中指末节尤明显,对掌乏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 test)、压头试验(Spurling test)以及霍夫曼征(Hoffmann sign)均为阴性,屈腕试验(Phalen test)、拾物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