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研究融合表达ESAT6-CFP10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诱导的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以106CFU/0.1 mL重组M.S通过尾静脉途径免疫小鼠。用MTB培养上清滤液蛋白(CFP)作为抗原,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取部分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用ESAT6-CFP10融合蛋白刺激后,以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同时检测免疫小鼠IFN-γ和IL-2水平及脾细胞杀伤效应。结果融合表达ESAT6-CFP10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为1∶6 400。淋巴细胞刺激增殖指数为2.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90);IFN-γ和IL-2的含量分别为2230±11 pg/mL和221±17 pg/m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但不及BCG免疫组;同时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诱导的脾细胞杀伤率为45%。结论融合表达ESAT6-CFP10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结核新型疫苗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结核病DNA疫苗pVAX1/ESAT-6并探讨其诱导的免疫效应。方法将扩增自结核杆菌基因组的ESAT-6基因装入pVAX1载体构建pVAX1/ESAT-6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利用阳离子聚合物介导将重组质粒pVAX1/ESAT-6转染Hela细胞,分别以RT-PCR法检测ESAT-6 mRNA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SAT-6蛋白表达。重组质粒经体内电转染免疫小鼠后,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FN-γ及抗ESAT-6特异性抗体IgG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POT检测产生IFN-γ的淋巴细胞频数。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VAX1/ESAT-6经双酶切于3000 bp和300 bp处各见1条带,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序列与ESAT-6基因序列无差异。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RT-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于约300 bp处见目的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特异性绿色荧光。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血清中抗ESAT-6特异性抗体IgG水平较对照组(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及产生IFN-γ的淋巴细胞数明显均高于对照组(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病DNA疫苗pVAX1/ESAT-6,该疫苗可有效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组热休克蛋白A(rHspA)作为幽门螺杆菌(Hp)口服疫苗成分的效果.方法采用重组Hp保护性抗原HspA与粘膜免疫佐剂(霍乱毒素,CT;大肠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共口服免疫BALB/c小鼠,ELISA分析小鼠血清、胃肠粘液中IgA、IgA抗体水平,体外培养脾淋巴细胞在Hp刺激下的增殖情况以及IL4、IFN-γ的变化.结果单纯口服rHspA组产生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PBS)相差不显著,而rHspA 佐剂组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rHspA 佐剂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在Hp抗原刺激作用下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不加佐剂免疫组分泌IFN-γ水平增加,IL-4水平未发现增加;而加佐剂免疫组除IFN-γ水平增加外,IL-4水平也发现显著增加.结论BALB/c小鼠口服rHspA和CT以及LTB混合制剂能有效激发机体产生全身和局部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小鼠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的防御作用.方法 PCR技术从肺炎链球菌R6标准株扩增PsaA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saA,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质粒在BHK-21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应用PsaA基因疫苗肌肉注射免疫BABL/c小鼠,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IFN-γ分泌,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及其亚型分布(IgG1/IgG2a).利用BABL/c小鼠肺炎链球菌D39株鼻咽部携带模型,鼻咽部灌洗液菌落计数观察免疫小鼠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改变.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重组PsaA蛋白在BHK-21细胞瞬时表达,ELISA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高水平的IFN-γ及特异性IgG抗体(IsG1/IgG2a<1),小鼠攻击实验证明PsaA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D39携带菌落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肺炎链球菌表面毒力蛋白PsaA基因疫苗免疫小鼠激发了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显著减少了小鼠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携带,为肺炎链球菌DNA疫苗理想侯选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疟原虫FCC-1/HN株泉殖子表面蛋白-2(MSP-2)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及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 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MSP-2经骨骼肌注射BALB/c小鼠。小鼠经DNA疫苗免疫8周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的分化,并体外培养脾脏细胞,用夹心ELISA法测定IFN-γ和IL-2的产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疫苗组CD4^ CD8^ 淋巴细胞有显著性的增高,体外培养的脾脏细胞IFN-γ有高浓度的分泌。结论 恶性疟原虫FCC-1/HN MSP-2 DNA疫苗诱导了一个TH1的免疫疫答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含弗氏佐剂的纯化PEB1重组蛋白为疫苗,分别经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含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效应。CJ菌液攻击实验,观察攻击后小鼠的精神状态、病死情况,并做血液、肠道分泌液细菌培养。结果用PEB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出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能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加入刺激原的各实验组SI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PEB1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后可诱导出高滴度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能有效保护小鼠免受大剂量空肠弯曲菌的攻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细菌攻击实验结果表明,PEB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使实验动物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力,明显降低动物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并能有效地降低血液和肠道分泌液的细菌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表达幽门螺杆菌((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减毒鼠伤寒杆菌活菌重组疫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的黏膜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表达UreB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61/pTC01-UreB口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检测肠液和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反应。结果疫苗组小鼠的肠液和血清中可分别检测到针对UreB的特异性抗体IgA和IgG,病理学检查显示疫苗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达H.pylori UreB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61/pTC01-ureB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H.pylori的黏膜免疫,可用作抗H.pylori感染的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弓形虫疫苗候选分子-钙离子激活的中性蛋白激酶(Calpain)的保护性免疫力和免疫保护性机制。方法用重组纯化的Calpain抗原免疫BALB/c小鼠,RT—PCR分析Calpain抗原免疫BALB/c小鼠一氧化氮激酶(iNos.eNos.nNos)mRNA的表达;ELISA分析免疫小鼠体外培养脾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动态变化。结果重组Calpain抗原免疫小鼠后,RT—PCR测定重组Calpain抗原免疫1周小鼠iNos mRNA的表达显著性的增强,培养24h免疫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浓度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而IL-4的产生在免役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lpain抗原能够诱导IFN-γ的产生,提示Calpain诱导Th1的免疫应答反应来抗弓形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福氏佐剂疫苗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 kd外膜蛋白福氏佐剂疫苗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效果.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采用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 kd外膜蛋白以不同剂量疫苗组,分别在第0、7、14、21、28天,通过背部及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空白组、对照组分别采用0.4 mL生理盐水(NS)、0.4 mL福氏完全佐剂.在末次免疫10 d(即第38天),分别应用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法、试管凝集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 ELISA检测血清和肠液中的特异性IgG、IgA、.结果 末次免疫10 d后,各疫苗组中,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法、试管凝集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4~1:16和1:320~1:1 280,ELISA法检测血清、肠液中IgG、IgA、的水平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 kd外膜蛋白佐剂疫苗能够诱导BALB/c小鼠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和高水平的肠液抗体,将为空肠弯曲菌亚单位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pGEX-6p载体原核表达沙眼衣原体(Ct)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进一步纯化后免疫小鼠,评价该蛋白作为Ct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Ct D型基因组扩增MIP编码基因,构建pGEX-6p-1/MIP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GST-MIP融合蛋白,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后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MIP的免疫学特性。结果MIP编码基因正确插入pGEX-6p-1载体,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登陆的Ct D型MIP基因完全一致;重组融合蛋白在E.coli中稳定高效表达,酶切后纯度达90%以上;MI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特异性IgG型抗体,亚型以IgG2a为主;MIP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受MIP蛋白刺激,分泌高水平IFN-γ。结论重组表达的Ct MIP 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小鼠产生高特异性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可进一步探讨其作为Ct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ircum-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gen specific Tcells,CCP/AST)分泌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分别设RA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药物;RA CCP组仅加CCP干预(CCP终浓度为20μg/ml);RAMTX组同时加CCP与MTX干预(CCP与MTX终浓度均为20μg/ml);健康对照组培养健康者PBL,不加任何干预药物。体外培养7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4、IFN-γ分泌水平。结果:CCP干预后,RA患者PBL分泌的IFN-γ水平升高,IL-4分泌水平下降,IFN-γ/IL-4比值也明显升高;加入MTX后,RA患者CCP/AST分泌的IFN-γ水平下调,IL-4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MTX对RA患者PBL源CCP/AST分泌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状态有调节作用;MTX可以抑制CCP诱导的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MTX治疗RA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10和IFN-γ的水平。结果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VDNA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HB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Th1/Th2水平失衡可能与HBV持续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平衡状态与IL-2、IFN-γ、IL-12、TNF-β、IL-4、IL-5、IL-6、IL-10、TNF-α和IL-8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0名RA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别进行TH1/TH2和IL-2、IFN-γ、IL-12、TNF—β、IL-4、IL-5、IL-6、IL-10、TNF-α和IL-8检测。结果IFN-γ(120.69±39.66)pg/ml和TNF-β(22.59±13.99)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5(336.42±255.54)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几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TNF—β和IL-5对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帮助,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免疫后7、14、28、42d小鼠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中IL-4和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免疫组小鼠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增高,IL-4和IFN-γ水平亦升高,直至免疫后42d;而CD4^+/CD8^+ 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希望成为预防旋毛虫病有前途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异品系(Wistar→SD)皮肤移植模型,以SD大鼠自体皮肤再植为对照。分别于术后0d、4d、8d、10~13d(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脏取血,分离血浆,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异品系皮肤移植后血浆IFN-γ和IL-4水平不断升高,在排斥时显著高于各自0d、4d和8d水平,自体皮肤再植术后两因子水平保持较稳定的低水平;异品系移植组大鼠排斥反应发生时血浆IFN-γ和IL-4均显著高于自体皮肤再植同时间点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且IFN-γ/IL-4比值也显著高于自体皮肤再植对照组(P<0.01)。结论:IFN-γ和IL-4参与了皮肤移植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发生与两者的相对含量有关,排斥反应时Th1类细胞因子IFN-γ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泽桂癃爽(Zegui Longshuang)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FN-γ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EAP模型阳性对照组、泽桂癃爽干预组(0.9g·kg^-1)和阴性对照组。以Wistar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完全弗氏佐剂和百白破疫苗制作EAP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电镜观察前列腺细胞及细胞周围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法捡测前列腺组织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与EAP阳性对照组比,泽桂癃爽干预组大鼠的前列腺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前列腺组织的IFN-γ降低(p〈0.01),IL-4升高(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泽桂癃爽可降低前列腺组织IFN-γ含量,提高IL-4的含量,减轻EAP的前列腺组织炎症浸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木蹄层孔菌多糖(Fomes fomentarius polysaceharides,FFP,木蹄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环磷酰胺(15 mg/kg)皮下注射,连续7d,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碳粒廓清法检测...  相似文献   

18.
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春分(VE)、夏至(SS)、秋分(AE)、冬至(WS)4个实验日分为VE组、SS组、AE组、WS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CD3^+,CD4^+,CD8^+,CD56^+进行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唾液中sIgA,IgG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水平.结果:CD4+VE组高于WS组(P〈0.05);IL-2,IL-6高于AE组[(5.39±1.17)vs(4.02±0.89),(106.79±62.98)vs(95.87±39.43),P〈0.05];IFN-γ(3.82±0.18)高于WS组(2.72±0.92);CD3^+和CD4^+/CD8^+比值SS组高于VE组、AE组、WS组(P〈0.05或P〈0.01);CD8^+而则低于后者,CD4^+高于WS组(P〈0.01);IL-1β,IL-2及IFN-γ高于AE组[(0.21±0.15)vs(0.14±0.23),(6.47±1.82)vs(4.02±0.89),(4.58±0.21)vs(2.72±0.92),P均〈0.05];IL-2,IFN-γ高于WS组[(6.47±1.82)vs(3.55±1.02),(4.58±0.21)vs(2.58±3.79),P〈0.05或P〈0.01];sIgA,IgG高于WS组[(95.98±56.35)vs(84.99±39.82),(21.05±10.11)vs(18.03±9.27),均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存在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节律,季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可能是通过T淋巴细胞及其免疫网络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受体拈抗剂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月收治人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平喘、抗炎、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选择性CysLTs受体拈抗剂孟鲁司特片4~5mg/,每天1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白细胞介素4(IL-)和γ-扰素(IFN-γ)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选择性Cys LTs受体拮抗剂治疗后,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5、4.16、3.26,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t=3.18、3.47、2.64,均P〈0.05)。两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2.92、3.02,均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行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CysLTs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提高哮喘患儿IFN-γ和IL-4水平,尤以前者为著,在促进Th细胞成熟的同时上调Th1功能,改善哮喘患儿Th1/Th2功能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疗效与Th细胞因子的变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90例的患者均采用IFN-α治疗(HBeAg阳性组),以9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HBeAg阴性组。ELISA法检测治疗1年后患者外周血HBV-DNA及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结果:HBeAg阳性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均值明显升高(P〈0.05),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5);HBeAg阳性组治疗前血清IL-2、IFN-γ与HBeAg阴性组比较均值明显升高(P〈0.001),IL-4、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01)。HBeAg阳性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与HBeAg阴性组比较均值明显升高(P〈0.01),IL-4、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抑制HBV-DNA复制;治疗后有效组免疫状态可由以Th2型为主向以Th1型为主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