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1例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原发性肝癌48例,肝转移癌21例,肝血管瘤1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肝硬化结节8例,不均性脂肪肝6例,肝炎性假瘤2例,肝结核瘤1例,局限性脂肪浸润2例。结果:原发性肝癌中的89.6%(43/48)肿块增强早于肝实质,门脉相和延迟相则多呈低回声,呈“快进快出”特点,在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管瘤中的86.7%(13/15)在动脉相无明显增强,尔后逐渐向内部填充,呈“慢进慢出”特点,造影增强持续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显示早期快速增强,消退缓慢;肝炎性假瘤与肝结核瘤表现为各个时相均无增强;肝硬化结节、不均性脂肪肝与局限性脂肪浸润各个时相与周围肝组织无异,肝转移癌表现多样,大多呈动脉期或门脉期环状强化,消退快慢不一,但均早于肝实质消退。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在不同时相的不同表现,可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准确性,在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造影B超在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肝占位患者42例(50个病灶),回顾其超声常规检查及造影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病灶5个,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灌注,门脉期及肝实质期表现为快速退出;肝转移性肝癌病灶16个,5个表现为动脉期均匀增强,11个表现为不均匀增强,12个在门静脉期及肝实质期表现为快速退出,4个表现为缓慢退出,肝血管瘤病灶13个,表现为动脉期及门脉期缓慢向心性增强,肝实质期也表现为增强,肝囊肿病灶16个,未见明显增强,恶性肿瘤均经过病理证实,肝血管瘤、肝囊肿均术中探查证实。结论超声造影对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较大的指导价值,可指导术中诊疗方案及整体治疗方案,但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或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2例乳腺病灶良性25例,恶性27例,利用第二代造影剂Sono Vue及Technos DU8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造影参数等进行对比。结果:恶性肿瘤增强模式呈现不均匀性的特点,而良性病变的增强模式则相对均匀;良性病灶时间-强度曲线12例为快进快出型,8例为慢进快出型;恶性病灶组19个表现为快进慢出型;造影参数分析,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在斜率、第90s增强比、峰值至90s曲线下面积、增强程度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组高于良性病灶组。结论:乳腺的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实时灰阶造影增强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故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肿瘤穿刺活检诊断率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W  Chen MH  Yan K  Yin SS  Dai Y  Fan ZH  Yang W  Li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6-12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指导肝肿瘤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就诊的性质不明的211例肝占位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6例149灶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超声造影后采用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CEUS组),115例153灶未行超声造影只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us组)。男129例、女82例;年龄16~81岁,平均53.4岁。两组病灶大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cm微小恶性肿瘤计67例75灶(24.8%),CEUS组、us组各占12.9%、11.9%。采用21~18G针手动抽吸活检针或自动活检针穿刺活检,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结合手术、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血管造影术、甲胎蛋白(AFP)检查或临床随访3~6个月等方法紧密随诊,分析对比两组穿刺活检结果。结果穿刺≤2次即获较满意标本者CEUS组明显多于US组(P=0.0007)。CEUS组149灶取材成功率为98.7%(n=147),确诊率为96.0%(n=143);US组153灶分别为91.5%(n=140)、87.6%(n=134)(两组比较分别P=0.0096、P=0.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cm微小恶性肿瘤的确诊率CEUS组(97.4%)明显高于US组(80.6%,P:0.0473)。此外,US组恶性肿瘤112灶中15灶(13.4%)穿刺活检阴性,经超声造影指导再次活检,14个灶被确认恶性,其中7灶≤2.0cm。除US组发生1例气胸外,余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超声造影指导穿刺活检,有助于判断恶性病变及微小肿瘤,并确认坏死及液化区,使定位取材比常规超声更准确,从而大大提高了经皮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和恶性病变的确诊率,明显降低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郑芳  张凯   《中国医学工程》2010,(3):70-7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诊断肝转移癌中的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造影剂(0.8mL)后利用时间~强度分析软件对60例肝转移癌患者(肝转移癌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动脉峰值强度、肝静脉到达时间、肝静脉峰值时间和肝静脉峰值强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肝动静脉渡越时间。结果肝转移癌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静脉到达时间和肝静脉峰值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提前(P0.01),肝动脉峰值强度和肝静脉峰值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动静脉渡越时间较正常对照组缩短(P0.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肝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动态三维超声造影在鉴别肝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1月之间,在该院就诊的肝占位的患者50例,包括病理穿刺或手术证实的恶性组、良性组,采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观察两组患者的占位性病灶的增强方式类型、分布以及病变血管形态,并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成像中,恶性组患者主要以整体增强和环状增强为主,而良性组主要以向心型增强为主;良性肿成像出供血血管走行较平直规则以及内部规则的小血管;恶性肿瘤显示了背部走行扭曲的小血管或血管团、走行杂乱蜿蜒的滋养血管;两组患者的内部小血管的走势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89,P<0.05)、滋养血管的走势、特点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46,P<0.05).结论 针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选择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进行检测,可以很容易区分肿瘤良恶性图像的增强方式差别、供血血管以及内部小血管的走行、形态的特点,能够更加直观、有效的区分肝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筛选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评估参数。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组8例在反相脉冲谐波模式下,经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测定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HAAT),到达门静脉时间(PVAT),到达肝静脉时间(HVAT),计算造影剂达到肝动-静脉时间之差即肝动-静脉渡越时间(VAT),肝-门静脉到达时间之差即肝-门静脉渡越时间(VVT)。结果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的HAAT、PV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VAT、VAT、VVT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缩短(P<0.05),HVAT、VAT、VVT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P<0.01),且VVT相关性最高(r=-0.88)。结论HVAT、VAT、VVT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VAT、VVT可作为间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对同例病例诊断的各种优劣势。为临床选择检查项目时提供佐证。方法:我院72例肝肿瘤病例,对其超声造影检查,经肘静脉弹丸式注射造影剂SonoVue(声诺维)2.4 mL,观察记录病灶大小、形状、血流分布及分析超声造影各时相特征后,再进行CT增强扫描,各自做出诊断后与病理检查结果核对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86.1%,CT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87.5%,超声造影与CT增强在诊断准确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造影及CT增强扫描对肝肿瘤病变的显示都有特异性的表现,但二者在诊断准确率上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检查项目的选择,超声造影优于CT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9例共101个肝内占位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38个病灶,转移性肝癌24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6例18个病灶,肝脓肿2例,硬化结节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腺瘤1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选用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能显示不同肝肿瘤的造影特点,并能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号。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癌和肝良性肿瘤病灶分别为67个(/70)和29个(/31)。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3.5%、95%。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增强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脓肿的超声造影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经CT及其临床诊断的肝脓肿患者11例,12个病灶,均经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开始时间、达峰时间等. 结果 11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均能清晰显示快速增强,4个病灶呈蜂窝状强化,7个病灶呈厚壁环状强化;1个病灶虽呈蜂窝状改变但分隔处为等增强.12个病灶内部均可见多发或单发的片状无增强区域,即液化坏死区. 结论 超声造影能反映肝脓肿的病变特征,提高了对肝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用于肝癌局部消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晓玲  董宝玮 《医学争鸣》2004,25(14):1341-1343
0引言超声造影技术是利用超声造影剂与机体组织间较大的声特性阻抗的差异,人为地增大含造影剂的血液与相邻组织之间的声阻抗差,使获得的相关超声图像反差加大,从而清楚显示含造影剂的细小血流信号及微血管灌注.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具有敏感地显现肝肿瘤,更准确地鉴别诊断,清楚地显示肝脏和肿瘤的血流状况及组织灌注等优势,可以应用于超声引导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曹晓桦  陈春艾  史亚军 《医学争鸣》2004,25(20):1845-1845
1临床资料我科行介入性超声操作患者55例,其中肾囊肿16例,肝囊肿10例,肾穿刺造影8例,肝脓肿8例,肝癌<3 cm 5例,心包积液8例.采用东软NAS2000a、ATL超9-HDI彩超诊断仪及其配套的穿刺导架,探头频率3~7 MHz、2~4 MHz.采用日本八光18~23 G EV针或21~23 G PTC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量化分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后残存血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HCC患者共66个病灶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超声引导下95%医用乙醇消融(PEI)治疗,应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CEUS评价疗效;使用软件检测残留灶内血流灌注信息,并进行时间-强度量化分析。结果 CEUS时间-强度量化分析显示有6个病灶完全灭活,治疗前瘤体直径均在3 cm以下;60个残留灶增强强度及时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治疗前后曲线下面积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量化分析能够准确显示HCC经TACE/PEI治疗后的坏死范围,有助于对残留肿瘤血供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示踪减影透视(TSF)下超选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10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化分组表分为基线资料均衡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分别采用TSF技术超选择栓塞治疗及非TSF超选择栓塞治疗,对2组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和1、2年的生存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采用TSF 技术后肿瘤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治疗成功率为100% (51/51),对照组非TSF栓塞治疗成功率仅为27.4%( 14/51)(P<0.01);观察组患者的AFP水平由术前的(51.5±1.5) μg /L下降至(2.6±0.5)μg/L(P<0.01),肿瘤直径由术前的(10.1±1.5) cm缩小为(5.3±0.5) cm(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0.3±1.3)μg/L、(7.3±1.5) cm,P 均<0.01];观察组1、2年生存率(90.20%、72.55%)高于对照组(41.18%、21.56%,P均<0.01).结论 应用TSF 技术可提高原发型肝癌介入治疗超选择栓塞的成功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吴沛宏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9):2737-2738
微创医学和生物医学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和热点,是肿瘤综合治疗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肿瘤微创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以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为定位、导向,集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药物治疗、生物、基因技术和高新医疗科技(如射频消融、氩氦冷冻消融、粒子植入、激光、超声聚焦、内镜、腔镜、光动力治疗等)为一体,具有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等优点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造影剂推注压力峰值与不同输卵管通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超声医学科行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T-3D-HyCoSy)的70例女性患者,通过造影剂推注装置,测量检查过程中的压力峰值,比较输卵管不同通畅程度的压力差异,同时绘制ROC曲线,确定压力峰值的最佳截断值....  相似文献   

17.
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已获得广泛认可[1,2]。常规超声因其快捷、方便的优点,已成为肝癌消融治疗最常用的引导工具,但常规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肿瘤的检出以及定性诊断、治疗后坏死灶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孔琼  赵晓伟  游箭  钟立明  魏欣  胡鸿 《西部医学》2011,23(11):2246-2247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通过对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干预,及对术后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56例患者介入手术顺利,术后反应较重者31例,经积极护理治疗,29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导管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经微导管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较大的瘤体用明胶海绵颗粒追加栓塞.随访12~36个月,观察CHL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异常血管湖变化、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CHL患者栓塞术后瘤体缩小约36%~65%,异常血管湖消失,总有效率100%,无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LE经微导管注入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水酒精消融术(TACE+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PHC患者98例,分别采用TACE、PEI、TACE+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3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PEI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生存率均较另外两种方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PEI介入治疗PHC,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临床上保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