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血因子Ⅱ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通过检测PT、APTT可以了解血液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大致变化。用于PT、APTT测定的抗凝血一般要符合109mmol/L枸橼酸钠与全血比例为1:9的要求。当患者表现为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时,由于血浆在全血中的比例发生明显改变,可能需要对枸橼酸钠的量进行纠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不同抗凝比例全血PT测定结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酶原时间 (PT)测定按规定采用 1 0 9mmol/ L的枸橼酸钠比全血 1∶ 9的标准进行抗凝 ,但实际工作中 ,临床护士常不能严格按此比例采取血液标本送检 ,导致 PT测定结果延长 ,出现误差。为此 ,特设计五组不同的抗凝比例全血进行 TP测试结果的比较 ,以说明正规操作的重要性。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0名 2 0~ 38健康体检者肘静脉血按 1∶ 5、1∶7.5、1∶ 9、1∶ 1 2 .5、1∶ 1 5不同抗凝比例进行抗凝 ,以 2 0 0 0 r/min离心 1 0 min,取血浆备用。1 .2 试剂  PT试剂由广东威士达公司提供美国太平洋试剂公司产品 ,批号 362 C0 2 0 …  相似文献   

3.
离心及预温条件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成栋  窦敏等 《江西医学检验》2001,19(4):220-220,227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作为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和Fg缺乏的筛选试验及心脏换瓣病人口服抗凝药物的监测指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临床已将PT作为术前的一项常规检查后,标本量大大增加,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测定其结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标本离心条件及血浆预温时间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正常体检及心脏换瓣病人标本各20例,以0.109mol/L枸橼酸钠19抗凝。 1.2 仪器 COAG-A-MATEminXM型半自动血液凝固仪。 1.3 试剂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的PT试剂盒(ISI=1.41)。 1.4 方法 实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标本…  相似文献   

4.
普利生 C-2 0 0 0 -4血凝仪是采用磁珠法原理 ,通过测定钢珠的检测杯中运动振幅的变化 ,以确定凝固终点。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消除血液中黄疸、溶血、乳糜颗粒、试剂本身浊度等原因造成的干扰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遇到一些问题 ,现分析一下 PT检测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1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穿刺应一针见血 ,避免淤血、气泡和组织液的污染。采血后立即按血液与抗凝剂 9∶ 1的比例充分混匀 ,不能用力振荡。抗凝剂使用 0 .1 0 9mol/ L的枸橼酸钠 ,其它如 EDTA、草酸钠、肝素等不适合检测 PT。若红细胞压积比 >5 5 %或 <2 0 %则需调整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建立磁珠法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参考值。方法对160例排除凝血系统疾病与口服抗凝药物的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采血,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分别测定PT、PTR、APTT、TT、FIB,进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频数分布的正态性检验,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组结果合并,符合正态分布的项目用x士1.96s确定参考值,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项目用2.5~97.5百分位数确定参考值,并与文献报告的手工法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按本法确定的参考值为:PT12.1s(10.2~13.9);APTT34.5s(22.9~46.1);TT12.1s(9.8~17.8);PTR、INR和FIB分年龄组参考值分别为:20岁以下PTR1.02(0.88~1.16),INR1.03(0.85~1.21),FIB2.62(1.90~4.22)g/L;20~40岁PTR1.01(0.84~1.17),INR1.02(0.82~1.22),FIB2.84(2.01~4.30)g/L;40~60岁PTR0.97(0.82~1.12),INR0.97(O.79~1.15),FIB2.80(1.29~4.23)g/L;60岁以上PTR1.00(0.86~1.15),INR1.01(0.83~1.19),FIB3.07(2.06~4.47)g/L。结论仪器法参考值与手工法不同,不能互用。不同仪器、方法应建立各自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凝血4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抗凝剂(109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不同比例分为A(1:7.3)、B(1:6.7)、C(1:6)、D(1:5.3)4组,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与正常参考组(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比较,A、B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测标本中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可接受,这部分标本可让步接受。  相似文献   

7.
不同抗凝剂对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EDTA—K2、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血对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0份分别用EDTA-K2、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的血标本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剩余血液用0.9%NaCl洗涤3次后配成50%红细胞悬液再进行试验;同时进行不加抗凝剂的对照试验。结果EDTA—K2抗凝血标本及洗涤后的渗透脆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血标本对渗透脆性有一定影响,经洗涤后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可以用枸橼酸钠或肝素锂抗凝血标本经洗涤后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不能用EDTA—K2抗凝的标本。  相似文献   

8.
冷凝引起血液计数仪错误结果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在进行血液分析时,发现一例异常结果,即;WBC:8.5X109/L、RBC:0.92X1012/L、HGB:123g/L、HCT:0.099、MCV:107.6fI、MCH:133-7Pg、MCHC:1242g/L、PLT:293X109/L、W-SCR:0·353、W-LCR:0·647.从结果看,白细胞及其分类均正常、血红蛋白正常、而红细胞、红细胞比积及其指数却明显异常.出现这种结果,一般是换档器被移到或碰到白细胞位,换到红细胞即可解决。但本次测定,换档器并未移动,仍在红细胞位,连续测定几次,结果均如此。于是我们查看抗凝血液,发现有大小不等的颗粒悬浮.显激镜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血量不足标本,要求血细胞比容在20%~55%,离心后无溶血、脂血及黄疸。按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分为8∶1组与7∶1组两组,再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合格血量(2.7 mL )标本作为各自对照组,检测4个组血样的PT、APTT。结果 PT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8∶1组和8∶1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7∶1组与7∶1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8∶1、7∶1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项目的检测中,PT、APTT 的结果受血液和抗凝剂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0岁,2013年6月5日被发现流浪街头,行为混乱,胡言乱语半天,以精神异常入院。一般检查及处理:(1)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右手虎口皮肤有2cm左右裂伤,全身无其它出血点;(2)心电正常;(3)血常规:SYSMEX-2100血球仪检测得白细胞(WBC)9.93×109/L、血红蛋白(Hb)131g/L、血小板(PLT)251×109/L;(4)用药头孢拉定针2.0静滴bid,破伤风针肌注,清创包扎等外科处理。病人6月15号再次送检血常规SYSMEX-2100血球仪检测得白细胞(WBC)9.05×109/L、血红蛋白(Hb)149g/L、血小板(PLT)9×109/L 仔细检查标本无凝块, SYSMEX-1000i上复查血小板(PLT)8×109/L。发现血小板直方图有血小板(platelet,PLT)聚集现象。另外发现白细胞直方图第一群细胞前出现异常小峰,EDTA抗凝血涂片瑞氏染色可见大量血小板聚集,聚集的血小板数量不等、大小不一,怀疑是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 -PTCP)。让病房分别用枸橼酸钠1:4和EDTA-K2抗凝剂重抽无凝块标本并及时送检,检测得EDTA-K2抗凝剂血小板(PLT)19×109/L,枸橼酸钠1:4抗凝剂血小板(PLT)35×109/L。两种抗凝标本涂片瑞氏染色均发现血小板有聚集现象。怀疑EDTA-K2和枸橼酸1:4抗凝剂敏感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再次采集枸橼酸钠1:4,EDTA-K2,枸橼酸钠1:9抗凝血各一份,同时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小板手工计数,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并且分别于抽血后1min、5min,30min进行计数,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同抗凝剂不同抗凝比例及不同抗凝剂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血小板均正常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2例实习生和进修生为第1组,分别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EDTA-2K及肝素以1∶9抗凝;52例正常体检的门诊病人组为第2组,分别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EDTA-2K以1∶9抗凝;56例肝硬化病人组为第3组和200例正常体检对照组为第4组分别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以1∶7.5、1∶9、1∶12.5抗凝,在相同条件下用Sysmex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组检测结果显示肝素不能作为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抗凝剂,相对于枸橼酸钠,EDTA-2K的PT检测结果相对升高14.9%;其次第2组,50mmol/L的EDTA-2K不能达到抗凝的效果,109mmol/L、150mmol/L的枸橼酸钠和EDTA-2K均随浓度的升高PT值分别升高5.1%和6.2%;最后肝硬化组和正常人对照组,以1∶9作为标准,抗凝比例在1∶7.5时肝硬化组平均升高23.2%,正常人对照组平均升高10.1%,抗凝比例在1∶2.5时肝硬化组平均降低21.5%,正常人对照组平均降低10.7%,...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适合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的抗凝管。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真空采血抗凝管采集18名健康体检者晨空腹血,A组:109mmol/L枸橼酸钠厚壁双倍硅化内壁(无死腔)管,B组:109mmol/L枸橼酸钠塑料管(有死腔),C组:CTAD管。测定PAgT最大聚集率(MA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C组MAR明显低于其它2组;B组72.2%样本MAR低于A组、APTT高于A组;A组与B组MAR和APTT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血栓与止血检测应使用109mmol/L枸橼酸钠厚壁双倍硅化内壁(无死腔)真空采血管;CTAD管不适于PAgT测定;“有死腔”管致PAgT降低,健康人APTT升高。  相似文献   

13.
CA-1500血液凝固分析仪对脂血与溶血抗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1500血液凝固分析仪对血浆标本中血红蛋白和乳脂蛋白影响的抗干扰能力。方法采用混合血浆40名正常体检人员(排除服抗凝药者),取全血1.8ml。加入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剂O.20m1混合,采血后,在1h内完成血浆的分离;以1500—2000r/min离心10min立即上机测定。结果用被检血浆重复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各10次,PT(11.84±0.16)s,变异系数(CV)0.5%;APTT(31.37±0.13)s,CV0.81%。结论CA-1500血液凝固分析仪在-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不但给临床医生对病人的治疗、判断及预后提供了有效的血液凝固指标,而且为设定新的止血和血栓指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标本采样部位、放置时间和温度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中心静脉或动脉留置管采血检测PT、APTT的可行性,并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同时对60名ICU病人的肘静脉、中心静脉留置管和动脉留置管抽取抗凝血标本测定PT、APTT;把24名术前检查的病人抗凝血标本分成两份,分别放置室温和4℃,测即时、1、2、3、4h时PT、APTT值,比较不同部位、时间和温度对结果的差异。结果经中心静脉留置管、动脉留置管所取血标本与肘静脉血标本APTT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1、-3.17,P均〈0.05),而PT测定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9、0.36,P均〉0.05)。室温或4℃放置4h内各时间点PT和APTT测定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室温保存1~4hPT测定值与即刻PT测定值比较,t分别=-1.83、-2.04、2.02、1.45,P均〉0.05;4℃保存1~4hPT测定值与即刻PT测定值比较,t分别=-1.58、-1.39、-1.75、-1.68,P均〉0.05;室温保存1~4hAPPT测定值与即刻APPT测定值比较,t分别=195、1.33、-0.74、-1.71,P均〉0.05;4℃保存1~4hAPPT测定值与即刻APPT测定值比较,t分别=1.26、0.64、-1.25、-2.03,P均〉0.05)。结论本次研究不支持从留置管抽血检测APTT;室温4h内PT和APTT结果基本稳定,PT和APTT的测定应在抽血后4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的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随机采集126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血浆比浊法,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标本室温放置1.5~24h,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75.0±11.O)%~(28.7±11.5)%(F=244.84,P〈0.01),0.5mmol/L和1.0m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分另q为(83.2±8.7)%~(6.7±1O.4)%(F=71.09,P〈0.01),(84.6±8.5)%~(11.2±16.7)%(F=101.90,P〈0.01),都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H值为(7.78±0.07)~(8.43±0.09),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影响。10μmol/LADP和0.5mmol/LAA诱导血小板聚集,标本检测需在4h内完成,血小板聚集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可能与标本老化、pH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戴小辉 《华西医学》2009,(11):3024-3025
目的:与传统魏氏法作比较,探讨用EDTA·K_2抗凝血不稀释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枸橼酸钠和EDTA·K_2两种抗凝剂同时采集标本135例,用手工法及血沉仪同时测定血沉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EDTA·K_2抗凝血不稀释测定血沉,无论是用传统手工血沉架静置1小时测量还是用红细胞沉降仪测量,与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血均具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不能用EDTA·K-2抗凝血不稀释直接测定血沉。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围手术期异常出血 ,手术病人术前常规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的检测。但常出现标本凝血。现将标本凝血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7月— 12月 ,我院耳鼻喉科共收住手术病人 2 99例 ,术前常规空腹抽取血常规、生化全项、APTT、PT。APTT、PT抗凝试管由检验科采购统一发放 ,内加 3 .8%枸橼酸钠 0 .2mL ,抽血 1.8mL ,并注明标记。其中 2 5例病人APTT、PT标本凝血。被化验室退回 ,二次采集血标本 ,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护士工作量 ,甚至会延误手术时间。2 标本凝血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了解和使用好TYXN-96多功能智能血液凝集仪,我们做了有关项目的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方法与步骤 1.1.1 仪器 上海通用机电技术研究所生产的TYXN-96I多功能智能血液凝集仪(以下简称TYXN-96血凝仪) 1.1.2 试剂 上海通用机电技术研究所提供的配套试剂 1.1.3 收集标本 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1∶9抗凝空腹血浆. 1.1.4 测定方法 严格按仪器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线性测定,精密度,交叉污染率的测定试验前用标准参考血浆先进行实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才进行测定.每批试验均带质控血浆测定,做室内质控.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1~3岁健康儿童指血血常规各项参数的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用日本SySmex 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407名1~3岁正常儿童手指血常规,得出17项血细胞参数,将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幼儿末梢血参考范围白细胞(4.7~1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4%~54%,淋巴细胞百分率36%~76%,单核细胞百分率3%~10%,嗜酸细胞百分率男0~9%,女0~6%,嗜碱性细胞百分率0~1%,红细胞(4.0~5.6)×10^12/L,血红蛋白109~142g/L,红细胞比积31.9%~43.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4.7~30.7)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0~365g/L,平均红细胞体积男68~86.5fl,女72~88.7fl,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男10.5%~17.5%,女10.9%~16.3%,血小板计数(147~466)×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5.3~11.0fl,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10.6~19.8fl,血小板比积0.12%~0.36%。结论:幼儿血细胞参数除嗜酸细胞百分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三项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项目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幼儿需建立独立的血常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肝素和枸櫞酸钠两种抗凝方式对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以及用肝素抗凝血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可行性.方法 对100例患者分别用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枸橼酸抗凝)和肝素抗凝法对比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枸橼酸钠抗凝血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比肝素抗凝血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抗凝血对红细胞沉降率有明显加快作用,测定结果约为枸橼酸抗凝法的1.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