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莪术炮制品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毛春芹  谢辉  陆兔林 《中药材》2000,23(4):212-213
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小鼠凝血时间测定法对莪术不同炮制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莪术不同炮制品均具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醋制后化瘀作用明显增强,其中以醋炙莪术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9)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含量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广西莪术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姜黄素的含量;比较炮制品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影响。结果:广西莪术各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生品醋炙品醋煮品;各炮制品对体内移植性肿瘤小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醋煮品、醋炙品抗肿瘤作用稍强。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西莪术5种不同炮制品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广西莪术5种不同炮制品体内抗肿瘤作用。 方法 :采用S180细胞、H22细胞制备移植性肿瘤模型,以S180肉瘤小鼠和H22荷瘤小鼠的实体瘤重、抑瘤率、生存延长率为指标,评价广西莪术5种不同炮制品对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计算肝系数、脾系数。 结果 :广西莪术5种炮制品对体内S180肉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莪术醋煮品、莪术醋炙品、环磷酰胺(CTX)的瘤重系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莪术醋煮品、莪术醋炙品、CTX抑瘤率分别为51.9%,41.4%,54.2%。对H22荷瘤小鼠莪术蒸煮品、莪术鲜品也有一定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2.7%,35.3%。 结论 :广西莪术5种不同炮制品对体内移植性肿瘤(肉瘤、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成分及镇痛抗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含量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HPLC测定广西莪术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姜黄素的含量;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染料渗出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广西莪术各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生品>醋炙品>醋煮品;醋制炮制后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莪术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致痛、致炎模型观察莪术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莪术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莪术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为明显.结论:莪术的不同炮制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含量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 方法:用HPLC测定广西莪术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姜黄素的含量;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染料渗出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广西莪术各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生品>醋炙品>醋煮品;醋制炮制后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醋炙蓬莪术不同提取物(水提物、挥发油、油水混合物、醇提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毛细血管法测定凝血时间;建立急性血瘀模型,测定血瘀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卡松粘度等。结果:醋炙蓬莪术水提物5g生药/kg、挥发油5g生药/kg、油水混合物5g生药/kg、醇提物5g生药/kg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醋炙蓬莪术挥发油5g生药/kg能够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醋炙蓬莪术油水混合物5g生药/kg能够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醋炙蓬莪术水提物5g生药/kg和醇提物5g生药/kg具有降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趋势。结论:醋炙蓬莪术能够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和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提示醋炙蓬莪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五月艾总黄酮含量及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不同五月艾炮制品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不同炮制品中广西五月艾总黄酮含量大小为酒炙品>醋炙品>生品.醋炙品中总黄酮含量较生品提高6.60%,酒炙品则提高7.46%;扭体法中,醋炙组镇痛率较生品提高27.11%,酒炙组则提高29.11%;热板法中,广西五月艾醋炙品和酒炙品较生品对热板致痛能大幅提高止痛作用.结论:广西五月艾生品、醋炙品、酒炙品对冰乙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能提高对小鼠不同时段热板致痛的痛阈.  相似文献   

9.
莪术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不同的致痛、致炎模型观察莪术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莪术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莪术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为明显。结论:莪术的不同炮制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广西莪术3种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3 种不同炮制品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结果 广西莪术挥发油得油率在0.96%~1.04%之间,经GC-MS分析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3种化合物,初步鉴定了其中14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桉油精、D-樟脑、β-榄香烯、大牛儿烯 D、β-瑟林烯、τ-榄香烯等.结论 广西莪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差别,醋煮后其组分无变化,仅成分含量下降,醋炙后其部分组分消失.  相似文献   

11.
莪术炮制后对止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汉兰  彭智聪  刘勇  梁永红 《中成药》2000,22(2):135-137
目的:研究莪术醋制后的止痛后及活血化瘀功效;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止痛实验,用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法进行活血化瘀实验,从而探讨莪术炮制后是否能增强止痛和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实验表明,莪术生用能提高小鼠痛阈,增强止痛作用,并能降低血小板粘附性,使血瘀模型动物血液粘、浓、凝性明显减轻。结论:莪术经醋制后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更进上步加强,炮制前后经数理学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茜草与茜草炭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茜草与茜草炭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两者在功效方面的异同。 方法: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云南白药为阳性对照,连续给药7 d,利用此模型观察茜草与茜草炭高、中、低各3个剂量组对血液流变学、凝血酶活性及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结果:茜草能够显著改善不同切变率下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在止血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双向调节,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表现出一定的影响,但弱于茜草炭。茜草炭主要通过影响内、外源性凝血酶以及纤维蛋白原来达到促凝效果,能明显提高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 结论:茜草既能化瘀,又能止血,茜草炭主要发挥其止血作用,进一步论证了茜草、茜草炭“生行熟止”的传统炮制理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姜黄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组、川芎组及姜黄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第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清抗氧化能力、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结果川芎与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主动脉弓部斑块校正面积与最大斑块厚度。川芎、丹参、姜黄均可降低AS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低切全血黏度,川芎可降低AS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川芎、丹参可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丹参还可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较好的抑制AS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15.
A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 Silsosangami (SSG), consisting of seven different herbs of Typhae Pollen, Pteropi Faeces, Paeoniae Radicis rubra, Cnidii Rhizoma, Persicae Semen, Carthami Flos and Curcumae Tuber,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a hypolipidemic effect in human subje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SSG on a thrombosis in rats, induced by endotoxin treatment were examined. The anti-thrombic properties of SSG were also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blood parameters. The extracts of SSG and five of the seven herbs, except Cnidii Rhizoma and Carthami Flos, inhibited both endotoxin-induc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and thrombosis in rats. The extract also inhibited the endotoxin-induced decrease in blood platelets and fibrinogen, and the endotoxin-induced increase in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 o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normal rats. In conclusion, the artificially induced, protective effects of SSG on ischemic infarction might be related to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DIC, platelet coagulation and thrombotic action.  相似文献   

16.
脑复清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王静  丁中华  孙志国 《中成药》2000,22(9):642-644
目的:多角度观察脑复清胶囊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体内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脑复清胶囊可显著抑制肾上腺素-胶原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抑制ADP诱导家兔血小板体外聚集,降低大鼠的血液粘度,并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结论:脑复清胶囊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主要活性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生、醋炙和醋煮莪术饮片中的挥发油,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40%~60%(A),30~40 min,60%~80%(A),40~60 min,80%~90%(A);进样量10μL;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与生品相比,莪术的醋煮品和醋炙品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莪术醋炙品高于醋煮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可用于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为莪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年龄分布及用药规律差异,以扩宽该病保守性治疗的思路。方法 收集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535例,处方数564个,中药信息11002条,影像学资料780条,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在40-49岁的患者最多,约占总患者人数的45.42%;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在20-2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30-3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盐小茴香、益母草;40-4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蒲黄、白芍、益母草、党参;50-55岁的核心处方为益母草、海螵蛸、党参、蒲黄、茜草、三七粉。结论 40-49岁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好发年龄段,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症状表现的不同,佐以理气止痛、益气养血之法。寒凝血瘀者散寒祛瘀,热毒瘀结者清热解毒化瘀,以血瘀出血证为主者则应化瘀止血。  相似文献   

19.
姜黄、莪术、片姜黄和郁金均属于姜黄属中药,是临床常用活血化瘀代表药,多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闭经痛经,胸痹心痛,风湿痹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姜黄属中药中的标识性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及β-榄香烯等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等活血化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