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有自动阂值夺获功能的DDD起搏器的节能效果及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病人,其中男21例,女14例,植入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DDD起搏器后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6个月、1年、2年分别检测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及心室刺激除极波振幅和极化电位。结果:心室起搏阈值在术后2周达到最大值,由原来的0.42±0.32V升至1.05±0.82V,以后逐渐下降稳定于0.80±0.58V。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打开后,心室起搏输出电压稳定于1.31±0.46V,明显低于普通起搏器的输出电压(2.5-4.5V),大大节省了能量输出。同时该起搏器由于具有电压4.5V,脉宽0.49ms的保护性起搏,保证了起搏的安全性。结论: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DDD起搏器能自动调整起搏电压,高能量保护性起搏,节能效果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82岁,因多年未调试起搏器,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示DDD工作模式,心室阈值自动管理功能运作时,心室起搏脉冲提前并连续发放,每个心室测试脉冲均夺获心室,直至阈值搜索终止,终止前未见失夺获,备用脉冲连续发放。全览图可见每个128个心搏,起搏器进行一次心室阈值搜索,全天反复无终止。程控显示起搏器型号为Verity ADx XL DR 5356,前次ER波灵敏度数值为49.7 mV,起搏电压为4.5 V,将其程控分别为5.9 mV,1.0 V,每8 h采样1次,复查动态心电图正常,ER波感知良好。  相似文献   

3.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是指起搏器能自动地测定起搏阈值,并根据阈值的变化自动地调整输出能量,即先以较低的起搏输出能量来检测每一个起搏脉冲是否均能夺获心室。若确认起搏脉冲未能夺获心室,则起搏器将以较高的输出能量发放心室备用脉冲,确保夺获心室,借以节约电能和避免心室失夺获。现结合两例患者来介绍DDD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4.
植入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有自动夺获功能起搏器的自动起搏能量测定、能量输出和后备起博功能。方法: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2-8岁.均值入了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心室起搏器(Regency SC+,VVI)。此种起搏器在确认起搏丧失夺获后,自动发放一个高能量的后备脉冲,以确保起搏的安全性。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一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观察后备起搏功能,并通过体外程控的方法调出起搏器储存的阚值曲线观察其能量输出。结果: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总起搏心搏为490450个.后备脉冲为372次,占0.08%,后备脉冲中,融合波和伪融合波是导致其发放的主要原因,共有305个(82%)后备起搏脉冲是由(伪)融合波触发的。未见丧失夺获而无后备脉冲发放的情况。起搏器储存的一周输出能量曲线显示,起搏器阈值在植入后较为平稳,波动在o.6~1.2V之间,起搏器实际输出电压在0.9~1.5V。结论:带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为患者提供了最大的安全性。并节省输出能量。  相似文献   

5.
自动夺获(AutoCapture~(TM))起搏系统是最早的心室自动化阈值管理功能,应用于圣犹达公司的Regency系列(2402L、2400L)和MicronyⅡSR+(2525T)系列单腔起搏器。具有每搏监测,失夺获时发放备用脉冲保证夺获,确认失夺获后自动夺获恢复,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并自动调整心室起搏电压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评价具有心室自动夺获功能的Microny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功效。方法:自1994年11月至1996年9月欧洲国家的16个医学中心,共有113例植入Microny起搏器的患者进入了研究。所有植A的起搏器采用了Pacesetter的低极化、双极电极导线(Membrane 1402T)。患者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3、6、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结果:在植入后1个月的随访中一动态心电图显示所有未夺获的心搏均有后备起搏脉冲(4.5V/0.49ms)出现.植^时测试自身R波高度为14.7±7.4mV,刺激除极渡高度(ER)为10.2±4.8mV。这些数值随时间推移保持稳定,但二者无相关性(r=0.29),植入时,由VARIO功能测试的起搏阈值为0.5±0.2V,由自动夺获功能测试的阚值为0.6±0.3V。两种方法测试的起搏阈值在各次髓访中相关性较好(r=0.79),平均差异为0.11V。后备起搏脉冲占起搏刺激的1.1%。发放后备起搏脉冲的原因为未能夺获(7.1%);(伪)融合波(87.0%);ER感知低下(0.5%)和QRS感知低下(4.1%)。在自动夺获功能打开时,起搏电流总消耗为1.4A。结论:本研究证明了自动夺获功能根据当时的起搏阈值安全和可靠地调节起搏器的输出一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安全性并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的临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腔心室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长期的参数变化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住院植入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20例,观察术中、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ER振幅、阻抗、极化电位及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结果术后早期心室起搏阈值、极化电位轻度升高,2周后趋于稳定,其余参数无明显变化,长期的心室起搏电压平均为(1.26±0.38)V.15例术后即刻可以启动自动夺获功能,4例术后1周可启动自动夺获功能,随访期间功能正常,无起搏脱漏现象,且5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心房颤动时均可发生工作方式转换,未出现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因术中及术后极化电位较高致自动夺获功能不能启动.结论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系统耗能低,安全可靠,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要.但对有心内膜病变患者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对于心室通道具有阈值自动管理功能和逐跳监测功能的起搏器,如果心室电极发生微脱位导致起搏阈值升高,则心室阈值自动管理功能在心室初始脉冲失夺获心室时,能够及时发放高输出的备用脉冲。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心室漏搏的风险,以及心室电极复位致使起搏器囊袋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患者起搏的心室除极波值(evoked response,ER)与自主QRS波振幅及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61例置入ST.JUDE公司生产的、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术中分别测定的自主QRS波R波振幅值、阻抗、起搏阈值及起搏ER值并对ER值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波振幅值13.08±4.82mV,ER值99%可信区间11.90~15.01mV,二者相关系数r值为0.05(P>0.05)。结论置入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时,自主QRS波振幅的高度与ER值之间无相关性,术中应单独进行ER值的测试,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0.
观察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 (Kappa 70 0 )置入后参数的变化和安全性情况。随访 1 3例置入Kappa70 0型起搏器患者 ,观察术中、术后 1周及术后 1 ,3,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输出脉宽、电极阻抗、R波振幅的变化 ,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术后测得的起搏阈值较术中明显升高 ( 0 .71± 0 .2 3Vvs 0 .39± 0 .0 6V ,P <0 .0 5 ) ,术后不同时间测得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R波振幅术中、术后无明显差异。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 ( 62 5 .7± 1 2 3.0Ωvs 894.3± 1 90 .3Ω ,P <0 .0 5 ) ,术后 1个月后的阻抗基本稳定。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打开后 ,平均输出电压为 0 .96~ 1 .1 6V ,平均输出脉宽 0 .32~ 0 .34ms,平均心房感知灵敏度 0 .71~ 0 .83mV ,心室感知灵敏度 3.82~3.91mV。随访期间起搏、感知功能正常 ,无误感知现象。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输出电压低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