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评价其放射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对19例鼻咽低分化鳞癌伴颈部淋巴转移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进行了多次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其血供变化情况。结果(1)血供好的淋巴结退缩率高。(2)在上颈部淋巴结直径大于4厘米的患者的中下颈测得多个血流分级Ⅲ或Ⅳ级的直径小于1厘米的淋巴结。放疗60Gy时,血流均为Ⅱ级以下。(3)颈部淋巴结接受76-80Gy照射后残存的无血流的淋巴结中未见肿瘤细胞。结论(1)血供是影响放射效应的重要因素。(2)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帮助判断是否有触诊未及和CT扫描观察不到的小的颈部淋巴结。建议:若上颈淋巴结直径大于4cm,中下颈剂量应达60Gy为好。(3)颈部淋巴结接受剂量70Gy后,若淋巴结残存,局部补量6-10Gy。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多普勒血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永红  郑成位  李陶 《重庆医学》2000,29(5):390-391
目的:研究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多普勒血流信号特征。方法首程放疗的52例鼻咽癌患者的134枚颈转移淋巴结,分别于放疗前、放疗2周、4周、6周和放疗后1月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查,分析其血流信号特征,结果放疗前颈转移淋巴结以周边型(76.92%)血流,Ⅰ、醇级(42.31%)、36.54%)血流强度为主;放疗后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值辊放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鼻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评价其放射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对 19例鼻咽低分化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在放疗前、中、后进行了多次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重点观察其血供变化情况。结果(1)血供好的淋巴结退缩率高。 (2 )在上颈部淋巴结直径大于 4厘米的患者的中下颈测得多个血流分级III或IV级的直径小于 1厘米的淋巴结 ,放疗 6 0Gy时 ,血流均为II级以下。 (3)颈部淋巴结接受 76~ 80Gy照射后残存的无血流的淋巴结中未见肿瘤细胞。结论 (1)血供是影响放射效应的重要因素。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帮助判断是否有触诊未及和CT扫描观察不到的小的颈部淋巴结。建议 :若上颈淋巴结直径大于 4cm ,中下颈剂量应达 6 0Gy为好。 (3)颈部淋巴结接受剂量 70Gy后 ,若淋巴结残存 ,局部补量 6~ 10Gy。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550例临床和病理确诊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 550例患者中419例(76.2%)伴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转移区域为Ⅱ区,占95.9%;转移淋巴结大小(横经)为5~56 mm;转移淋巴结的形态多趋向于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淋巴结的纵经与横径之比(L/T)<2.0,占86.9%;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占86.9%,液化坏死者中央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淋巴结门结构消失占74.0%,淋巴门结构呈偏心性、模糊不清占21.7%;转移淋巴结的边界大部分较清楚;血流分布主要为混合型;RI值较高,平均为0.70.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部位、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等方面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根据二维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韦彩芬  林灿洁  黄江涛 《广西医学》2010,32(10):1195-1196
目的探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56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对112个肿大淋巴结的大小长短径比(L/S)、血供类型(BST))、阻力指数(RI)等进行观察。结果放疗前112个淋巴结L/S〈2,血流分型无Ⅰ型,Ⅱ型12个(10.7%),Ⅲ型34个(30.4%),Ⅳ型66个(58.9%);RI〉0.6。放疗结束后消退95个(84.8%),残留17个(15.2%),表现为:1.5〈L/S〈2,血流分型:Ⅰ型11个(64.7%),Ⅱ型4个(23.5%),Ⅲ型2个(11.8%);RI〉0.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判断治疗效果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二维灰阶声像和血供变化及MRI跟踪鼻咽部肿瘤消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放疗补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放疗后(65 Gy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情况与MRI检测鼻咽部肿瘤的消退程度。结果4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前转移淋巴结血流强度以2~3级为主;放疗后血流强度以0~1级为主,有显著差异(P<0.05)。放疗前,收缩期峰值流速(SPV)20.63±9.36 cm/s,阻力指数(RI)0.59±0.08;放疗后SPV 13.88±9.60 cm/s,RI 0.73±0.14,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及消退程度与鼻咽部肿瘤的消退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大小变化,可初步判断放疗效果和作为增加放疗剂量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超声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部超声检查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OSHIBA-350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 MHz和7.5 MHz;患者仰卧位或向对侧偏斜,以7.5 MHz探头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甲状腺、腮腺;以3.5 MHz探头取下颌角和乳突间的耳垂下斜横断面和下颌骨升支旁的斜冠状切面显示鼻咽部,测量并记录检查部位的声像表现,并对其作出超声诊断.所有肿大颈淋巴结均经活检取材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50例肿大的颈淋巴结病理诊断中,33例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7例淋巴瘤,2例肺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结结核,2例炎性淋巴结.超声诊断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79.8%.结论 经颈超声检查鼻咽部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提供了简捷、方便的鉴别方法 ,提高了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94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东芝-6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声像图特点为,(1)肿大的淋巴结呈低回声(占84.0%)或等回声(占16.0%);(2)结节间相互融合(占81.9%);(3)结节内可见液性暗区(占67.0%);(4)结节内可见寒性脓肿(占22.3%);(5)结节内可见钙化(占9.6%);(6)结节内或结节周边可见彩色血流显像(占47.9%)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淋巴结结核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能够为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提供帮助,且较易与其他颈淋巴结肿大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的定量评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150 例临床怀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数据及手术后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高频彩超提示转移性淋巴结癌42.67%(64/150),而病理结果提示转移性淋巴结39.33%(59/150),诊断准确率为87.33%.结论 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可作为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丰富程度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前共计94枚,放疗后40枚淋巴结消失, 52枚缩小,2枚大小不变。所有残留淋巴结血流减少或消失,淋巴结内动脉血流频谱由高速高阻变为低速低阻。临床疗效与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大小及血流丰富程度相关(P<0.05)。结论:E-Flow成像技术可观测放疗前后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血供变化,对放疗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在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残余淋巴结显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和超声造影增强观察放疗后36例鼻咽癌患者共计50枚颈残余淋巴结血流情况,比较颈部残余淋巴结血流丰富程度。结果:50枚颈残余淋巴结中,超声造影增强后40枚血流信号增加,10枚血流信号未见明显变化。超声造影增强显示的血流较彩超血流信号丰富,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9.172,P<0.01)。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有助于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残余淋巴结血流显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4例长期存在中耳积液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采用χ2检验和优势比方法,分析患者的鼻咽原发灶T分期、性别、鼻咽原发灶侵及鼻咽侧壁或咽旁间隙等因素与放疗后产生中耳积液的关系。结果:患者性别、鼻咽原发灶T分期对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无影响(P>0.05);而鼻咽肿瘤侵及鼻咽侧壁、咽旁间隙与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关系密切(P﹤0.05、P<0.01)。结论:放疗前有肿瘤侵犯鼻咽侧壁而导致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鼻咽侧壁的4.33倍,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而出现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咽旁间隙的3倍,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与性别、鼻咽原发灶T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和20例甲状腺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状腺癌表现的周边无声晕、低回声及微钙化检出率分别为80%、76.7%、63.3%,甲状腺癌的血供以高阻力为特征,与甲状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图及CDFI表现,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7例因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行颈清扫术的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54.8%﹑34.7%。多因素分析表明,放疗后至手术之日的间隔时间超过24个月,复发或残留淋巴结再分期较晚,淋巴结外侵犯预后差。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为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放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40例作为放疗组,对照组30例为新诊断还未实施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颈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主要检测指标有: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及颈动脉血流情况,同时分析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颈动脉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发生狭窄情况远远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率>50%仅见于放疗组。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可导致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形成斑块继而发生狭窄,而超声检查在颈动脉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勤  邹雅  李小丽  李琦  张颖  夏婷婷  范兵  韩奇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9):711-713,F000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NCP组(19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测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夹角θ,左肾静脉近肾端最宽处内径a及其血流峰值速度Va,经过夹角处左肾静脉内径b及其血流峰值速度Vb,通过简化柏努利方程计算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差(AP)。【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NCP的解剖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NCP组与对照组θ无显著性差异,a/b、△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P≥3.5mmHg为临界值诊断NCP准确性达97.4%o【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NCP的首选方法,△P与a/b内径比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NCP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放疗后合并鼻咽出血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鼻咽部痂皮坏死肉芽出血60.87%(14/23),鼻咽癌局部复发出血21.74%(5/23),鼻咽部假性动脉瘤出血17.39%(4/23);患者救治期间由于大出血死亡5例,止血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鼻咽癌(NP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NP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长径和短径之比L/S<2占80.3%,边界多模糊欠清,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髓质偏心或消失,CDFI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分型为Ⅲ型、Ⅳ型,RI>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海南地区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9例海南地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本组79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8.5%、66.7%、92.8%、74.1%。30例治疗失败病例中有5例复发,22例远处转移,3例致死性治疗相关并发症。转移部位为骨、肺、肝,以骨转移最多见。20例死亡病例中死于远处转移15例,颅内复发2例,治疗并发症3例。远处转移占失败病例的73.3%,占死亡病例的75.0%。T分期是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期放化疗组和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5%、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7,P>0.05)。结论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N分期是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同期放化疗基础上,加辅助化疗并未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