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缺乏特征性,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82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MCA,ACA,PCA,BA,VA血流速度进行检测,经用钙离子阻断剂(尼达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9%,治疗前与治疗后Vm进行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01)。提示尼达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的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通过TCD无创性可复性检测技术,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和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与致残率均很高,因此,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对动脉的检测方法有颈部血管B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nal doppler,TCD)、磁共振血管显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其中TCD主要是对脑血管颅内段血管进行评价,DSA是对血管全面评估的金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减少或推迟脑缺血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繁  江先娣 《广东医学》1997,18(12):841-842
为探讨颞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rCBF变化与临床关系,我们用99mTc-ECD脑SPECT对20例颞叶rCBF减低或缺损患者治疗前后进行rCBF半定量分析,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为1995年10月~1996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6~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天,均在1周内完成治疗前CF及SPECT检查。1.2方法;①仪器:SPECT为SOPHADSX-68040,采用低能通用平行孔型准直器;②显像剂:ECD药盒(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组因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循环系统脱落栓子的栓塞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脑疾病.本病多见于高龄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脑血流障碍者,亦可发生于伴有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缺血管病的疗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民层扫描诊断技术,将72例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益气活血中药)、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各36例,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63.9%),总有效率(91.6%)及改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可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颈动脉狭窄,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这些特征能够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刘杰  李霞  庄慧魁 《当代医学》2014,(20):24-2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2组(n=33)。观察组在调控血糖中使用胰岛素,联合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1次/12h,疗程为15d,同时联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对照组单纯使用口服阿司匹林100mg口服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8%,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得到好转,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治疗过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而言,及时有效控制血糖,并同时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谅 《吉林医学》1991,12(3):139-141
<正>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尤其是对急性期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是否应用血栓溶解药物,尚无结论性的意见。慢性期预防复发而应用阿斯匹林由于阿斯匹林困境(Aspininum dilemma)的剂量仍在探讨中。治疗不能统一的原因,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灯盏花与尼达尔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在63例病人中有40例先单用尼达尔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做脑血流图、血、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检查进行对照。然后,对63例病人联合用药,同样在治疗前、后做脑血流图、血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检查进行分析,最后对两组病人3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结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99m)Tc—HM—PAO脑SPECT结果,并与临床表现及CT分析比较。全部患者的脑SPECT均为阳性,CT阳性率为76.9%。脑SPECT不仅能发现梗塞病灶,且能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缺血病灶,为临床定位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讨论缺血性卒中与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7月-2014年11月该院接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05例,按照检查结果,59例为迂曲组(出现脑血管迂曲);46例为非迂曲组(未出现脑血管迂曲);54例为卒中组(出血缺血);51例为非卒中组(未出现缺血)。比较并分析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结果经比较,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血管迂曲人数所占百分比约为72.22%、非脑血管迂曲人数所占百分比约为27.78%;在脑血管迂曲的患者中,卒中人数所占百分比约为67.79%、非卒中人数所占百分比约为3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统计,脑血管迂曲患者在年龄超过60岁人数、高血压人数、高血脂人数上明显高于非迂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与脑血管迂曲二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高龄、女性、高血脂、高血压诱发脑血管迂曲的可能性高。  相似文献   

13.
李丽华  赵承寅 《北京医学》1995,17(3):154-156
本文报告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结果,同时和CT、血液流变学检查中风的结果相对照。SPECT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阳性率与CT无显著性差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中TIA的诊断和发现高危患者,有其独到之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6例老年人脑血管病进行了病例对照及多种危险因素的分析,是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结果表明高血压是各类脑血管病的最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过咸食、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分别为所有脑血管病、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TIA的主要或次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阐述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来说明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固有的 ,亦贯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过程 ,是导致其发病的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中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内源性高胰岛素的水平 ,对于减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384例患者均行CT全脑灌注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84例患者检出154例血管性病变,其中,60例动脉瘤,64例脑血管闭塞病变或是脑血管狭窄,30例血管畸形。动脉瘤直径在0.7~19 mm之间,其中,位于颈内动脉虹吸段6枚,位于前交通动脉10枚,位于后交通动脉6枚,位于大脑前动脉17枚,位于大脑中动脉21枚。健侧与患侧以及不同溶栓治疗时间患者MTT、rCBF、rCBV等指标差异显著。结论CT全脑灌注成像诊断脑血管病变可靠、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门控心室显像(GCBP)对缺血性心肌病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对79例缺血性心肌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门控心室显像,计算各单项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和两项检查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显像方法单项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准确率分别为78.5%、84.8%,联合诊断的准确性为93.7%,单项之间无显著差异(P>0.1),单项与联合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门控心室显像联合评价对缺血性心肌病诊断治疗的价值优于单项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将138例就诊者分为对照组(25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组(39例)及脑栓塞组(74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ICVD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类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为ICVD提供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脑屏障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丽 《医学综述》2013,19(11):1935-1937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十分复杂。血脑屏障(BBB)是位于脑组织和脑血管之间的一个复杂结构,严密控制着血管两侧的物质交换,从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多种介质(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通道蛋白等)参与破坏BBB的结构及功能,导致脑水肿、出血转化,加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0.
黄文琴  黎红华 《医学综述》2012,(21):3664-3667
作为一种功能成像,CT灌注能够早期发现超急性脑梗死,界定半暗带,评估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风险,为脑梗死的诊治、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还能够反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梗死前期的脑组织进行影像学评价;同时可以预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血管痉挛;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与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