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师贫困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师贫困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对218名贫困生和21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贫困生生活满意度、快乐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t=4.811,P〈0.001;t=2.504,P〈0.05),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②高师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t=2.117,P〈0.05),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生活满意度年级差异显著(F=3.547,P〈0.05),大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二和大三之间的差异不显著。③高师贫困生自我效能感与生活满意度、快乐感呈显著正相关(r=0.349,P〈0.01;r=0.436,P〈0.01)。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幸福感越强。结论高师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初中生在社会支持的来源、性别和年级方面的特点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问卷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548名初中生(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结果: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社会支持方面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重要社会他人(F=110.2,P〈0.01),是初中生社会支持最主要的来源;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性别(F=2.88,P〈0.05)、年级差异(F=4.43,P〈0.01)显著,成人(主要是母亲)是初一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性朋友是初二、初三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女生感受到的母亲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男生感受到的同性朋友和父亲的社会支持高于女生。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对与教师关系满意度、与父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母亲的肯定与支持和对与母亲关系满意度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的社会关系中有重要意义,从初一到初二是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发生转折的时期;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生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在不同年级、性别之间的差别,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哈尔滨市某医科院校附属医院3个年级848名临床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①女生客观支持分和成熟因子分高于男生(t=-2.393,-2.105;尸〈0;05),②女生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t=-3.596,P〈0.01);男生不成熟因子分和中间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t=4.522,3.088;JP〈0.01);③二年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其他年级(P〈0.01);④二年级学生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其他年级(F=24.976,P〈0.01);社会支持总分和不成熟因子分及中间因子分呈负相关(r=-0.293,一0.103;P〈0.01),和成熟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2,P〈0.叭)。结论女生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优于男生,二年级学生社会支持较低,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较多。社会支持越少,使用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方式越多。  相似文献   

4.
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058,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的差异不显著;②高师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不存在性别差异,支持利用度年级差异显著(F=3.328,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③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高师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显著(F=26.737,P〈0.001),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越低;④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客观支持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6,P〈0.001;β=-0.230,P〈0.01;β=-0.174,P〈0.05)。结论高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客观支持存在差异,高师贫困生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高职院校6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大学生感悟支持水平在性别、成长地之间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女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和家庭支持的程度高于男生,城市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和朋友支持的程度要高于农村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重表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具体探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各个成分的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山西4所大学共28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1男生的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女生。而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2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显著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显著相关;3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最明显;4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作用都不显著,客观支持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以及精神病性作用非常显著,支持利用度对焦虑和敌对的作用非常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支持因素。方法采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并制定出“社会支持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问卷,对480名高校1~4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校女生所获得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高于男生。②除了SSRS中列出的问题,信息获取和自尊实现也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③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社会支持因素也不相同。结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受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均不相同,男生更多受到自尊实现、对前途信心的影响,女生更多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学校有无归属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正负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休闲活动、幸福感总分分别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1);工作与社会适应和经济或身体变坏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幸福感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呈负相关(P〈0.05);③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幸福感总分均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恋爱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P〈0.0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家庭内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休闲活动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④家庭外支持、正性事件总分、独生子女3个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值为37.3%。本研究表明,可以从刺激增加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提供更多的家庭外支持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探索影响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的人格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北京某大学1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t=1.26,P〉0.05);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t=3.17,P〈0.0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宜人性(r=0.215,P〈0.01)、神经质(r=0.387,P〈0.01)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变量对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15,P〈0.01)。结论主观职业障碍不存在性别差异;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高神经质个体面对求职会感受到更多的障碍和心理压力,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学生竞争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大学生竞争心理量表对29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男生在竞争策略、动机、倾向和竞争内容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生(P〈0.05~0.001);年级在竞争意识各个因子和总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文科与理科学生的竞争倾向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P〈0.05);成长于城市的大学生的竞争策略得分明显高于乡镇和农村的(P〈0.05),但前者竞争动机明显低于后者(P〈0.05);除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以外,父母养育方式其他因子均与竞争意识有显著性相关(P〈0.05-0.001);回归分析发现,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等因素对竞争意识做出显著预测(P〈0.05-0.001),它们共同解释了18.3%的竞争意识变异。结论:大学生竞争意识各维度存在性别、年级等显著差异: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竞争意识产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新疆多元文化、多民族背景及开放教育形式下,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广播电视大学179名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全国常模,除躯体化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各因子得分都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t≥3.30,P0.01)。社会支持水平在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的年龄、婚姻状况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中年学生主观支持维度得分(F=4.60,P0.05)及社会支持总分(F=3.83,P0.05)显著高于青年学生。已婚学生主观支持维度得分(t=4.05,P0.001)及社会支持总分(t=3.56,P0.001)显著高于未婚学生。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对心理健康无显著预测作用,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及总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对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社会支持越充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和王才康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广州地区3所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做调查。结果①有效问卷932份,能较好利用社会支持的人数为494人(53.00%);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数为436人(46.78%)。两者比率都接近中等水平。两者得分均值低于中国的常模水平;②不同分类亚群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城镇生、学过心理知识的学生比男生、农村生、未学过心理知识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多(性别t=-5.986,P<0.001;生源地t=-2.176,P=<0.05;心理知识t=5.488,P<0.001);学过心理知识、年长生比无学过心理知识、年幼生自我效能感高(心理知识t=3.957,P=0.007;年龄t=-2.038,P<0.001);③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230,P<0.001)。结论①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②得到的社会支持与性别、生源地、心理知识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知识、年龄有关;③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贫困大学生生396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388名非贫困大学生生为对照组,采用康奈尔健康量表(CM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评。结果贫困生在除抑郁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得分和CMI总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低于非贫困生;自尊水平两组没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健康间两两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自尊和心理健康各维度回归效果显著。结论自尊、社会支持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在社会支持3个维度上评分较低,与其他院校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SCL-90大部分因子分与社会支持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对山东省内两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4个年级共计2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突出表现是行为不当;(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39,P0.05),而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3,P0.01)。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总分在年级上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2.63,P0.05),大一和大三学生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3.84,3.34,P0.05);(3)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各维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支持利用度与成就感低相关不显著外,学习倦怠及其3维度与社会支持及其3维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客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4)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43%。结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其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6.
高师生自我和谐及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高师生自我和谐现状,并进一步揭示高师生自我和谐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23名高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2%高师生表现出自我的不和谐。高师生自我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分数。高师生在自我和谐总分及分量表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理科学生的自我刻板性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学生。领悟社会支持除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并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变异的16.4%。结论高师生自我和谐水平没有降低,但其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对女生、理科学生给予更多关注。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对自我和谐程度有一定的预澳,l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的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4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试.结果:①中学生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20,P=0.002),女生的自我效能较低.②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效能与生活事件、焦虑及抑郁呈显著负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生活事件总分、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分进入焦虑、抑郁的回归方程,β系数分别为-0.402,0.178,0.166.④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在生活事件和情绪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路径系数为0.07-0.08.结论:中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我效能、情绪的关系密切;生活事件对情绪的影响,不仅仅通过生活事件本身,还要通过自我效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毒品依赖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揭示毒品依赖者的社会支持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戒毒所收治的143例毒品依赖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和正常组对照。结果:毒品依赖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等3个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学生),尤以客观支持分为低,毒品依赖者中男性客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高于女性。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分大都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毒品依赖者的社会支持差,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