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HHV-6)在中国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人群中感染现状及其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相关性,对72例接受HSCT的患者HHV-6DNA血症进行连续监测。收集HSCT患者移植前和移植后1-12周EDTA抗凝的外周血标本共680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HV-6DNA,并利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对HHV-6进行基因分型,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MV抗原血症。结果显示,HSCT后62.5%(45/72)的患者至少1次出现HHV-6DNA血症,首次检出的中位时间为14(7-63)天;除1例患者检出HHV-6A型以外,其余所有HHV-6阳性患者均为HHV-6B型感染。65.3%(47/72)的移植后患者至少1次发生CMV抗原血症,首次检出的中位时间为43(14-105)天。HHV-6与CMV共感染(CMV^+/HHV-6^+)的发生率为52.8%(38/72).HHV-6DNA血症的首次检出时间早于CMV抗原血症(P〈0.0001)。HHV-6DNA血症阳性患者CMV抗原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HHV-6血症阴性患者[84.4%(38/45)vs33.3%(9/27),P=0.0001]。HSCT后的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较高[23.6%(17/72)],其中88.2%(15/17)的HC发生于HHV-6血症阳性患者.82.3%(14/17)发生于CMV^+/HHV-6^+患者。结论:HSCT后HHV-6感染以及HHV-6与CMV共感染状态普遍存在,且发生于移植后早期的HHV-6感染与发生时间相对较晚的CMV感染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性间质性肺炎(IP)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进行HSCT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有6例并发IP、其中移植后+60d内发生4例,+74d1例,+243d1例。2例分别于移植后+68d, 75d死于IP所致急性呼吸衰竭,4例治愈。6例中5例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论 HSCT后IP常见,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GVHD与IP有一定的关系;更昔洛伟合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可行性。对14例MDS患者进行了allo—HSCT治疗,其中同胞供者9例,非血缘供者5例。1例为骨髓移植(BMT),13例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HSCT)。预处理方案为BU/CY11例,TBI+CY2例,减低剂量FB方案1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CsA4-MTX+MMF方案。非血缘及部分相合的HSCT时均加用ATG。结果显示,12例患者顺利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1.0×10^9/L和血小板〉5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11—16)天和移植后13(11—19)天,其中11例患者至今无病存活,移植后最长无病存活时间125个月。1例患者因脑出血早期死亡,1例患者移植后并发Ⅳ度急性GVHD、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不全于移植后66天死亡。1例患者移植后8个月复发,17个月时死于骨髓衰竭。总体生存率(os)78.6%,无病生存率(DFS)84.6%。移植期间发生Ⅰ、Ⅱ度急性GYYID6例。结论:allo-HSCT治疗MDS可行、有效,有HLA相合供者的年轻高危患者宜尽早行allo—HSCT。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5年-2011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接受a110—HSCT的200例ALL患者,分析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分型、BCR/ABL融合基因、移植前疾病状态、HL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CsA减免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891d(367~6212d),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7.5%。死亡82例,总病死率为41.0%。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均显示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及移植时非CR状态是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LL患者预后较差,allo-HSCT后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有Ph染色体和移植时非CR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活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方法移植前以及移植后每周1次连续采集72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HV-6基因序列,HindⅢ酶切对HHV-6基因分型。结果72例患者移植后45例(62.5%)检出HHV-6血症,中位时间为第14(7—63)天;40例(55.6%)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中位时间第26(9~73)天。HHV.6血症发生的中位时间显著早于Ⅰ~Ⅳ度aGVHD发生时间(P=0.018)。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在HHV-6阳性组为68.9%(45例中31例),显著高于HHV-6阴性组的33.3%(27例中9例)(P=0.003)。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HHV-6阳性组为35.6%,显著高于HHV-6阴性组的14.8%(P=0.027)。移植后Ⅰ-Ⅳ度aGVHD的发生率在巨细胞病毒(CMV)和HHV-6共感染(CMV^+/HHV-6^+)组、CMV阳性HHV-6阴性(CMV^+/HHV-6^-)组、CMV阴性HHV-6阳性(CMV^-/HHV-6^-)组和CMV与HHV-6均阴性(CMV^-/HHV-6^-)组分别为78,9%,55.6%,14.3%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在CMV^+/HHV-6^+、CMV^+/HHV-6^-、CMV^-/HHV-6^+和CMV^-/HHV-6^-组分别为42.1%.22.2%,0%和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HSCT后HHV-6感染以及HHV-6和CMV共感染与aGVHD发生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后受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104例HSCT受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移植前后及恢复期受者的抗凝血标本,用CMVpp65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V早期抗原,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04例HSCT受者中29例移植后检出CMV pp65抗原阳性,检出率27.88%,其中16例为CMV血症,13例为CMV病。29例经抗病毒治疗后25例抗原转为阴性,有效率86.21%,死亡4例,病死率13.79%。CMV感染患者中,受非血缘或单倍体相合异基因HSCT的患者与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HSCT的患者CMV感染率分别为39.29%和14.58%,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Ⅰ度急性GVHD组CMV感染的发生率为19.44%,而Ⅱ-Ⅳ急性GVHD组为46.88%,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MV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急性GVHD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CMV pp65病毒抗原检测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病的监测指标,用于指导移植后抗病毒的治疗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复发。采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激活骨髓(ABM)自体移植治疗白血病11例。10例预处理用MAC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环已亚硝脲)方案、1例用全身照射+环磷酰胺方案;移植后当天开始用rIL-2(2~4)×10 ̄5U/d×(15~30天),0~+5天开始用G-CSF300μg/L×(5~15天)。结果:所有患者造血都得到重建,时间缩短;移植前5例未缓解患者移植后均获完全缓解(CR),2例在移植后10个月与132天复发,其它9例持续CR至1996年3月,CR期为56天~30个月。2例出现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样表现;移植中感染发生率为36.4%。结论:ABM自体移植治疗白血病有效,并可能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降低ABMT的复发率,联合应用G-CSF和IL-2能加速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韩利杰  马红霞  董秀娟  赵晓武 《临床荟萃》2011,26(24):2126-2129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VOD)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HSCT的124例患者VOD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防治效果。结果124例患者中6例发生VOD,发生率为4.8%;其中中型3例,重型3例;6例患者中4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VOD中位持续时间29天。对于VOD发生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显示,移植前有肝炎病毒感染者VOD发生率42.9%(3/7),高于无感染者2.6%(3/117)(P〈0.01);移植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VOD发生率25.0%(2/8),也明显高于肝功正常患者3.4%(4/116)(P〈0.05)。对于VOD的预防,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组VOD的发生率为2.8%(3/108),低于未使用前列腺素E1组18.8%(3/16)(P〈0.05)。在疾病不同阶段、异基因HSCT和自体HSCT、是否含马利兰的预处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全相合方面,各组间VO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OD是HSCT中危及生命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毒性肝炎及移植前肝功异常均明显增加HSCT后VOD的发生率,是发生VOD的高危因素。加用前列腺素E1预防,可降低VO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HLA配型技术的进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采用,减低移植预处理剂量/非清髓移植等预处理方法的改进,以及对各类感染等并发症防治手段的增加,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明显下降,急性白血病缓解期行allo—HSCT后和3~5年生存率达到50%~70%,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移植后的3~5年生存率达到60%~85%,但移植后原发病的复发仍然是影响治疗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根据国际外周血和骨髓移植登记研究中心(CIBMTR)的资料,1998年~2002年间所进行的自体移植患者死亡原因中,复发占75%,而HLA相合同胞供体(MSD)移植和非血缘关系供体(MUD)移植后死亡原因中,复发分别占38%和32%,均居各类致死因素之首。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移植后的复发,仍然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